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人生故事之 很多事並非天經地義所以需謙虛

三國的故事中還有一段很有意思。 便是劉備將死, 白帝城托孤諸葛亮。 說的卻是“如嗣子可輔, 輔之, 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很多研究的人, 說劉備這是亂語, 也有人由此推論劉備其實一直戒備諸葛亮, 此刻不過以反話激之而已。 但東吳孫策死時, 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 也說了一模一樣的話, 道“若仲謀不任事, 君可自取之。 ”可見亂世之中, 這些雄主們也自知身後既然不可控制, 不妨說點人情話。

話說三國中, 雖然也發生了一些下克上的事情。 但這種君王一死, 大將便取而代之的事情, 其實倒沒發生多少。

拿五代十國比起來, 簡直不可比擬。 你以為是千秋大業, 在他人眼中, 實際不過彼可取而代之。

後來的人哪裡是不懂這個道理, 只是不願意往這方面想而已。 也可能是某些觀念深入人心, 到了自以為是不可動搖的程度。 所以, 在可以留一步的時候, 非要把事情做絕。 曹操不貪圖權貴, 因為看情況不對, 自己趕緊跑了即是。 劉備孫策無力于身後之事, 不妨和權臣們好好說話, 留的對其繼承人的善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