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作為明代出名皇帝,為何他卻沒能進十三陵?

北京城有條中軸線, 首尾兩端即是著名文化景區明十三陵和故官。 來到北京的遊客, 一定會吃烤鴨, 也一定會去這兩個地方。 故官坐落在北京城中心, 而明十三陵位於北京郊區昌平區境內, 坐落在燕山山麓的天壽山, 是中國明朝皇帝的慕州群。

明成祖朱棣移都北京後, 歷代的明朝皇帝仙逝後都葬在這片墓群。 明朝共有16位皇帝, 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 朱由檢即是明朝的亡國皇帝: 崇禎帝, 他被迫吊死在煤山, 之後被人埋葬在十三陵。 朱元璋葬在當時的帝都南京的明孝第二任皇帝朱允蚊被朱棣奪權後不知影蹤。

除了這兩位, 其餘的皇帝皆應埋葬在十三陵: 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宜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嘉宗)、思陵(思宗)。 然而, 第七任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 沒被葬入十三陵。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 這源于明代宗與其哥哥明英宗之間的矛盾。 明代宗朱祁鈺及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帝) 都是明宣宗(宣德帝) 之子, 哥哥朱祁鎮繼承帝位, 成為明英宗, 本來沒有朱祁鈺什麼事, 但是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中, 明英宗被瓦刺所俘。 明朝與其多次交涉無果, 由於“國不能日無君”, 弟弟朱祁鈺就被擁立為帝, 年號景泰, 成為明代宗。 代宗朱祁鈺即位後, 戰勝了瓦刺軍隊, 並成功地迫使瓦刺放回了英宗。

英宗回來了, 但是應該怎麼安置他呢? 代宗為此十分頭疼。 其實, 代宗在做監國時並沒有取代哥哥的想法, 但是正如“由儉人奢易, 由奢人儉難”, 如今走上高位的代宗也很難下來了。 而且他比哥哥有才幹, 更加善於納諫。

他覺得自己是更適合治國的人, 而且也萌生了將皇位傳給自己後代的私心。

代宗想了一個辦法來防止英宗復辟, 鞏固自己的皇權。 英宗一回來便變成了虛設的太上皇, 被軟禁在冷僻的南官裡, 並且一步不能離開。 代宗絲毫不顧及兄弟之情, 對英宗不理不睬,

太監官人們也順著代宗的意思行事, 根本不盡心侍奉太上皇。 到後來, 太上皇就連日常衣食都變得難以維持了。 生活艱苦的英宗困在南宮中愁悶焦躁, 度日如年, 他對弟弟的仇恨越加深。

七年後, 英宗終於等到了機會。 景泰八年(1457 年) 正月, 代宗突然病危, 英宗在心腹黨羽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的策劃下, 發動奪門之變, 復辟成功, 重新當上了皇帝。

代宗病重期間, 英宗不准太醫幫他看病, 讓他最終病發死亡。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說是英宗命太監用白綾將代宗勒死。 他死後, 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 不讓他埋在十三陵, 而是以“王”的身份將他非於北京西郊玉泉山英宗死後, 其子朱見深繼位, 成為明憲宗。 朱見深對叔權代宗的仇恨不深, 而且他念及代宗打敗瓦刺、迎還英宗有功, 於是又承認了代宗的皇帝地位, 恢復景泰年號, 並重新為其修翦, 以皇帝之禮重新佈置。 不過, 他並沒將代宗位於北京西山的景泰陵遷至十三陵。 所以, 代宗最終還是沒能進明十三陵, 成為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 唯一一位未能葬人明十: 三陵的大明皇帝。

唯一一位未能葬人明十: 三陵的大明皇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