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有一門手藝多重要?虞世南一出手,就抓住唐太宗軟肋,最終封丞相

“一藝傍身保一生”的道理, 梨園行最明白。 別看有些角兒靠臉火了, 來聽戲的多, 但等將來人老了, 臉塌了, 還有沒人再來聽曲兒, 那就是個未知數了。 所以, 自古就有很多人明白掌握一門手藝的重要性, 初唐重臣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一。

年少的擔憂

虞世南, 字伯施, 出生于南北朝時的梁國, 從小過繼給叔父虞寄。 雖然家世顯赫, 父親和叔父都是朝廷大臣, 但虞世南並不是紈絝子弟, 對學習十分上心, 拜在著名文學家顧野王(顧炎武祖先)門下, 苦讀十多年, 勤奮努力, 終日不怠, 有時候讀書入迷, 一連半個月不洗臉不梳頭。

後來, 他又轉學去了著名文學家徐陵門下, 深得其真傳。 當時, 虞世南在經學和文學兩方面都十分出色, 馳名四方, 可他還是有一種危機感, 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學成一藝走天下

當是時, 南朝反覆運算頻繁, 城頭變換大王旗, 皇帝說換人就換人,

而北方的北周比較穩定, 大有統一天下之勢。 在這種不穩定氣氛的影響下, 虞世南覺得有必要繼續深造一門學問。 他一個文人, 另起爐灶去學兵法, 肯定不行, 再加上虞世南長得很柔弱, 身材矮小, 衣服都撐不起來, 還是適合在文學領域發展, 思來想去, 他選擇了書法。

虞世南臨摹的蘭亭集序

打定主意, 虞世南拜入智永和尚門下。 智永和尚來歷不凡, 俗名王法極, 是王羲之的七世孫, 他妙傳家學, 在書法上造詣極深, 對後世影響深遠。 虞世南跟著智永苦學書法, 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 圓融遒麗, 外柔內剛, 從此名聲大噪。

得遇英主

虞世南成名後, 曾在隋朝為官, 後來跟著隋煬帝去了揚州, 江都之變後, 被宇文化及擄走。 宇文化及失敗後,

進入竇建德陣營, 任黃門侍郎。 秦王李世民消滅了竇建德, 在眾人裡發現了虞世南, 拜他為秦王府參軍, 不久轉任記室, 並授任弘文館學士。 等到李世民即位為唐太宗, 虞世南已經快七十了, 他多次上表請求告老還鄉, 都被唐太宗否決。 因為唐太宗喜愛書法, 尤其喜歡虞世南的字, 經常臨摹, 不捨得虞世南退休。 虞世南與當時的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唐初四大書法家。

因為自己的特長正好是君王的喜好, 虞世南跟太宗相處的時間比別人更多, 深得太宗喜愛。 唐太宗由書法而賞識虞世南, 由賞識到相知, 瞭解到虞世南博學多識的一面, 把他作為自己的參謀和智囊。 太宗在重大決策的間隙, 常召喚虞世南, 他們共同研究經學、史學和書法, 通過討論歷史, 太宗獲得了建議, 通過交流書法, 太宗獲得了放鬆, 虞世南的存在, 對李世民十分重要。

剛烈不屈

虞世南雖然外形怯懦, 但性情剛烈不屈, 他經常批評太宗:不要以為自己的功勞高, 就驕傲自負;也不要因為天下太平而神思懈怠,

希望陛下慎始敬終。 唐太宗虛懷若谷, 每次聽到這話, 都積極自省:朕確實有自負自滿的一面, 看輕天下人才, 這是我的過錯。 虞世南勸諫剛直不阿, 因此太宗對他更加親近敬重。 太宗曾對人說:如果群臣都能像世南那樣, 天下何愁治理不好呢?

極盡哀榮

貞觀十二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一。太宗大哭,將他陪葬昭陵,賜禮部尚書,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後,唐太宗常歎息:“世南死後,無人可以論書。”幾年後,太宗曾在夜裡夢見虞世南,醒來後下令在虞世南家設五百僧齋,並為他造了一尊天尊像,以緬懷他的美德及君臣之情。

你對虞世南學成一藝,終得貴人相助,位極人臣的一生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極盡哀榮

貞觀十二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一。太宗大哭,將他陪葬昭陵,賜禮部尚書,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後,唐太宗常歎息:“世南死後,無人可以論書。”幾年後,太宗曾在夜裡夢見虞世南,醒來後下令在虞世南家設五百僧齋,並為他造了一尊天尊像,以緬懷他的美德及君臣之情。

你對虞世南學成一藝,終得貴人相助,位極人臣的一生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