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親子對抗如何打開僵局?神奇魔法一招見效

遊戲育兒具有神奇效果, 瞬間變幻出無數個解決問題方案, 讓桀驁不馴的孩子秒變羔羊, 對峙雙方化干戈為玉帛, 將難以進行的教育圓滿完成。

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歲月

寶媽帶孩子最尷尬最氣急敗壞的情景是什麼?

時間緊, 任務急, 大庭廣眾, 出發前夕, 你這裡火要上房了, 他還在那裡哭鬧撒潑, 越哄越來勁, 那個時間恨不能一巴掌扇飛他, 一頓老拳叫他知道老娘的厲害。

可是不能啊, 對外的體面, 對內的教養, 還有, 說好的佛性養育呢?

別急, 辦法總會有的。 今天就介紹一個處理親子對抗緊急情況的妙招。

先聽故事。

故事一:商場內, 已經買了《鋼甲卡卡龍》系列的寶寶, 又看上了《變形金剛》系列, 非纏著媽媽買。 媽媽給他講, 一次只買一個玩具, 不是我們約好的嗎?要不就用卡卡龍換?我們要跟爸爸會合, 沒時間了。 磨破嘴皮就是不答應, 哭鬧著賴在玩具區不走了。

媽媽靈機一動, 拿起電話:“喂, 猴王孫大聖嗎?你家猴孩兒不守信用, 擾亂商場秩序, 該如何處置?什麼, 壓在五行山下?那可就見不著媽媽啦, 求求你換個辦法吧。 道歉, 立即起來跟媽媽走?好吧。 ”媽媽一抬頭, 小夥子抹幹眼淚拉著媽媽往外就走, 一邊走, 一邊小聲道歉:“對不起, 我錯了。 ”

一物降一物, 再難剃的頭, 也會找到制約的那一招。

故事二:媽媽接寶寶從幼稚園返家。 路上寶寶耍賴, 非要媽媽抱著。 可是媽媽上了一天班很累, 也不想慣孩子。 就對兒子說:“我買了一輛‘無敵魔法車, ’要不要試試?”孩子歡呼雀躍。 媽媽讓兒子閉上眼睛, 媽媽在背後推著他, 一邊走一邊報告:“現在到了天安門, 好美的花壇呀!”, “現在到了北京站, 裡面好多旅客”。

兒子還沉浸在美妙幻想中, 該換班了。 兒子推著媽媽如法炮製, 歡聲笑語中, 不知不覺到了社區門口。

轉移法, 讓孩子不知不覺中離開原有思維, 進入新的境界, 母親的意圖圓滿實現。

故事三:自從生了二寶, 大寶的心理總是不平衡, 常常偷偷打二寶, 還不止一次問媽媽:“媽媽,

你還愛我嗎?”媽媽知道, 自己過多精力照顧二寶, 導致大寶很失落。 這個問題不解決, 孩子內心會留下陰影。

這天, 媽媽把大寶抱在膝頭, 溫柔地說:“我大寶就是懂事, 給媽媽捶腿, 送水, 還把最喜歡吃的魚香肉絲給媽媽留著。 怎樣表達對你的愛呢?我倆建立一個秘密管道可好?”說完, 閉上眼睛雙手向空中做迎接狀, 然後, 雙掌合起, 放置女兒心口位置, 嘴裡念念有詞:“媽媽愛大寶, 大寶是媽媽最愛的人。 ”然後睜開眼, 問大寶收到了沒?大寶被神秘的儀式吸引了, 她激動地使勁點頭。 媽媽告訴她, 這是屬於我們兩人之間的遊戲, 你也可以給我輸送愛, 每天一次。

借助儀式表達愛, 斷裂的關係重新聯結, 這是最好的情感治癒,

沒有之一。

故事四:寶寶吃飯磨蹭還挑食, 媽媽頭痛不已。 這天媽媽對寶寶說:“我們玩一個假如遊戲吧。 假如你是媽媽, 我是寶寶。 ”媽媽扮演的寶寶刁鑽調皮, 不好好吃飯。 寶寶變身媽媽, 給寶寶夾菜, 講膳食平衡道理, 跟寶寶比賽, 還把肚子比作小精靈, 對寶寶磨蹭挑食進行吐槽抱怨。 遊戲完畢, 寶寶感慨地說:“為了讓寶寶吃飯, 媽媽好辛苦!”從此吃飯自覺了很多。

角色互換, 將心比心, 是教育孩子最佳方法。

這些故事有共同特點:

創設一種情境, 主人公是親子雙方;

借助想像的力量, 進入情境之中, 完成跟孩子的情感聯接;

用偶像或情節, 完成對孩子行為的矯正引導。

整個過程, 沒有強制, 貶斥, 抱怨, 親子間始終處於親密, 信任同心同德的氛圍中。

這個神奇魔法,叫“遊戲育兒法”。一種風靡全球的科學養育方法,專門解決親子之間常見的哭鬧,對抗,打人,爭吵,破壞規則,膽怯退縮,拒絕溝通,沉迷遊戲,失去學習動力等問題,相當於“情緒急救站”。

有人會質疑,孩子還是需要教育說服的,靠玩遊戲就能解決那些棘手問題嗎?

遊戲力育兒法之父科恩博士說:“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用他們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讓孩子知道,我們聽懂了他的心聲,我們讚賞他的努力,我們相信他們能合作。”

遊戲育兒具有神奇效果,瞬間變幻出無數個解決問題方案,讓桀驁不馴的孩子秒變羔羊,對峙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將難以進行的教育圓滿完成。

很多成年人不願放下身段,扮傻賣乖,在孩子面前失了尊嚴。因此,遊戲育兒一般不容易做到。

要有先進的理念,號准孩子情緒脈搏;

要有彈性思維,尷尬抓狂時,不急不怒,換個方法;

需要有想像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一旦需要立即進入遊戲角色,毫無違和之感;

尤其是還要表現出平等謙卑的姿態。

惟其稀缺,方顯珍貴,才值得我們為此不懈努力,

只為孩子長大後那句話:

“父母給了我一個天堂般的童年。”

作者:教育達人,頭條號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這個神奇魔法,叫“遊戲育兒法”。一種風靡全球的科學養育方法,專門解決親子之間常見的哭鬧,對抗,打人,爭吵,破壞規則,膽怯退縮,拒絕溝通,沉迷遊戲,失去學習動力等問題,相當於“情緒急救站”。

有人會質疑,孩子還是需要教育說服的,靠玩遊戲就能解決那些棘手問題嗎?

遊戲力育兒法之父科恩博士說:“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用他們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讓孩子知道,我們聽懂了他的心聲,我們讚賞他的努力,我們相信他們能合作。”

遊戲育兒具有神奇效果,瞬間變幻出無數個解決問題方案,讓桀驁不馴的孩子秒變羔羊,對峙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將難以進行的教育圓滿完成。

很多成年人不願放下身段,扮傻賣乖,在孩子面前失了尊嚴。因此,遊戲育兒一般不容易做到。

要有先進的理念,號准孩子情緒脈搏;

要有彈性思維,尷尬抓狂時,不急不怒,換個方法;

需要有想像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一旦需要立即進入遊戲角色,毫無違和之感;

尤其是還要表現出平等謙卑的姿態。

惟其稀缺,方顯珍貴,才值得我們為此不懈努力,

只為孩子長大後那句話:

“父母給了我一個天堂般的童年。”

作者:教育達人,頭條號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