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83國召回1200萬箱法國問題奶粉 “洋奶粉”還值得信賴嗎?

轉自:中國之聲

圖片來自網路

歐洲生產的嬰幼兒奶粉一貫口碑不錯, 但就在一個月前, 法國食品巨頭拉克塔利斯集團生產的嬰兒食品,

包括嬰幼奶粉, 查出感染了沙門氏菌, 被勒令召回。 由於產品召回的工作效率不盡如人意,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近日宣佈, 受污染工廠生產的所有嬰兒食品, 不受生產日期的限制, 全部召回。 我們先來聽新華社駐法國記者張雪飛的介紹。

張雪飛: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指出, 這一擴大版“召回令”, 是為了避免因生產批號區分困難、人員操作失誤等因素拖累召回工作進程, 當務之急是保障公民的健康安全。 勒梅爾還表示, 已要求拉克塔利斯集團儘快與有關部門緊密合作, 查清污染原因並向公眾做出解釋。

法國公共衛生監督機構公佈的資訊顯示, 去年8月中旬至12月, 法國先後有35名平均年齡為4個月的嬰兒被確認感染沙門氏菌,

調查證實這些嬰兒出現症狀前曾食用拉克塔利斯集團位於法國西北部馬耶訥省克朗市的工廠生產的嬰兒食品。 去年12月,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簽署一份決定, 要求暫停該集團自2017年2月15日起生產的600余批嬰兒食品的銷售與出口, 並對已售產品進行召回, 同時公佈了全部召回產品的名稱、生產批號及保質期。 清單中涉及大量供嬰幼兒使用的一段和二段乳製品、近母乳型奶粉和嬰兒米粉等。

更讓消費者失望的是:勒克雷爾、家樂福、歐尚等多家法國大型連鎖超市也承認, 仍在少量售出這些問題產品。 公眾紛紛質疑:法國相關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上, 為何如此漫不經心?“國際嬰兒食品行動聯盟”政策主管佩蒂·朗德爾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對此深感憂慮。

佩蒂·朗德爾:我們非常關注此事。 政府必須嚴肅對待, 對嬰兒食品的售後市場進行嚴格的獨立監管, 而不是指望著和企業一起合作調查出臺一個聯合聲明了事。

圖片來自網路

面對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危機,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只能出重招了。 未來一周, 將針對法國2500個超市、商場、醫院、藥店等嬰兒食品的銷售網站進行檢查, 核實召回工作的實際成效。 法國司法部門也將展開調查。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承諾, 將懲罰問題食品事件的責任方。

食品安全危機的多米諾牌,正在一一倒下。 截至目前, 被列入清單的問題產品已經分別售往83個國家, 召回總量已高達1200萬箱。 除法國以外, 西班牙已有一名嬰兒, 在食用拉克塔利斯集團的產品後, 被確認感染沙門氏菌, 而希臘也發現一個疑似病例, 相關檢查結果還在等待當中。 拉克塔利斯公司執行長貝斯尼爾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則承諾將補償所有受波及的家庭。

拉克塔利斯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商之一。

去年12月召回的嬰幼兒奶粉, 包括其旗下的 “法國牛欄”“喜麗雅”和“貝果”等品牌。 該集團中國負責人表示, 報關單顯示, 中國內地市場涉及召回的產品有42個批次, 共需召回4萬多箱, 合計27萬罐奶粉。

事情發生後,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立即對拉克塔利斯公司生產日期為2017年2月15日之後的“產品對華出口情況”, 進行了核查。 確認產品進口時, 進口商都提供了檢測報告, 沙門氏菌的檢測結果均為 “未檢出”。 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抽取部分批次產品進行檢測, 也沒有檢出沙門氏菌。 但作為預防措施, 檢驗檢疫機構已敦促相關產品進口商, 對屬於法方召回範圍的產品進行召回。

標榜擁有世界上最嚴格食品安全制度的歐盟, 為何食品安全危機不斷?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沙門氏菌是常見的食品污染源,在生產管理中對這類細菌已經有很好的處理機制。在他看來,這次法國嬰幼兒乳品安全事件反映出,其安全監管已經嚴重滯後於產能擴張的步伐。

宋亮:之所以在法國出現了這樣非常低級的問題,我們認為根本上是由於他們的管理存在很大缺陷。這些年由於中國等國家的乳品消費需求劇增,他們的生產超負荷,它的生產管理已經跟不上產能擴張的步伐。

從以往的食品安全危機中可以看出,歐盟國家原有的食品安全制度過於關注終端上市產品,嚴重忽視了產品的原料安全、動物防疫安全和生產過程安全。宋亮認為,這次法國乳品爆出的低級問題很可能就是原料安全問題。

宋亮:乳製品通常要進行加熱處理,比如嬰兒奶粉、常溫奶基本都在100度以上加熱,低溫巴氏奶在70度以上。通常這種細菌在60度以上加熱可以殺死,法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使用了一些受到污染的原料,可能是牛糞或相關的糞便進入奶裡面,沒有及時處理。此次法國奶粉事件反映出法國相關生產企業在安全管理上的手段非常低、非常差,歐洲、美國的產品並不是絕對安全的

為何食品安全危機不斷?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沙門氏菌是常見的食品污染源,在生產管理中對這類細菌已經有很好的處理機制。在他看來,這次法國嬰幼兒乳品安全事件反映出,其安全監管已經嚴重滯後於產能擴張的步伐。

宋亮:之所以在法國出現了這樣非常低級的問題,我們認為根本上是由於他們的管理存在很大缺陷。這些年由於中國等國家的乳品消費需求劇增,他們的生產超負荷,它的生產管理已經跟不上產能擴張的步伐。

從以往的食品安全危機中可以看出,歐盟國家原有的食品安全制度過於關注終端上市產品,嚴重忽視了產品的原料安全、動物防疫安全和生產過程安全。宋亮認為,這次法國乳品爆出的低級問題很可能就是原料安全問題。

宋亮:乳製品通常要進行加熱處理,比如嬰兒奶粉、常溫奶基本都在100度以上加熱,低溫巴氏奶在70度以上。通常這種細菌在60度以上加熱可以殺死,法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使用了一些受到污染的原料,可能是牛糞或相關的糞便進入奶裡面,沒有及時處理。此次法國奶粉事件反映出法國相關生產企業在安全管理上的手段非常低、非常差,歐洲、美國的產品並不是絕對安全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