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回顧2017:中國醫療界的14個重磅政策!在職醫師可申辦醫院、診所

2017, 是醫改的落實年。 這一年, 出臺了諸多醫療改革政策, 這些政策, 正在影響著每一位醫護人員。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2017醫療圈都出臺的這些大政策,

這些政策將直接影響著我們明年的工作, 身在圈子裡我們都不得不知。

國家醫保目錄更新, 26類中藥注射劑基層被限

2017年2月, 人社部公佈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 目錄對26類基層常用的中藥注射劑做了限制——只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才能使用。

具體藥物包括:雙黃連注射液注射用雙黃連(凍幹)、清開靈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苦黃注射液、193參附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參注射液、丹紅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紅花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三七皂苷注射製劑、燈盞注射製劑、冠心寧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銀杏葉注射製劑、瓜蔞皮注射液、腎康注射液。

在職醫師可以申請開辦醫院、診所

今年2月, 衛計委修訂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的部分條款, 取消“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限制。

修改後, 《實施細則》關於醫療機構設置申請人的條件, 將重點圍繞醫療品質和安全, 注重審查申辦者的辦醫條件和資質, 有利於充分發揮醫師專業技術優勢, 調動醫師自主創業積極性。

醫師“一次註冊、區域有效”

2017年2月28日,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了《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並於4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

其中突破性的改革就是將醫師執業地點由過去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修改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所在地的省級或者縣級行政區劃”, 執業醫師的註冊地點為省級行政區劃, 執業助理醫師的註冊地點為縣級行政區劃, 實現“一次註冊、區域有效”。

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執業以合同(協議)為依據, 確定一家主要執業機構進行註冊, 其他執業機構進行備案, 執業機構數量不受限制。

24省試點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2017年, 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等24個省開展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點, 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按有關規定報考。

鄉村全科助理醫師考試分數線非固定分數線, 2017年鄉村全科助理醫師合格線為180分。

鄉村全科助理醫師考試是村醫向醫師身份轉化的重要途徑, 且2018年有望全面鋪開, 值得所有鄉村醫生關注。

醫學教育精英化, 逐步取消二本、中職招生

2017月3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就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發展作出部署。

其中提高生源品質為重點改革。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逐步實現一本招生;根據行業需求,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重點為農村基層培養助理全科醫生;2020年後,逐步停止中職層次農村醫學、中醫專業招生。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增至14項

2017年3月,國家衛計委發佈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2011年版)》基礎上,組織專家對規範內容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隨之,下半年又發佈《關於做好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工作的通知》,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也將“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和健康素養促進 ”兩項列入公衛服務專案中,公衛項目正式由12項變成14項。

這一變化影響了所有基層醫院,這意味著所有基層醫生都要學習、並執行新版公共衛生規範。

家庭醫生簽約人群覆蓋率達到30%以上

2017年5月,國家衛計委下發了《關於做實做好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2017年,以省(區、市)為單位要在85%以上的地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30%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力爭實現全部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95%以上的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超過5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人群覆蓋率超過35%,重點人群覆蓋率超過65%。

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為了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凡符合規劃條件和准入資質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明確規定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醫師可以按規定申請設置醫療機構,鼓勵醫師到基層開辦診所。

中醫診所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2017年11月15日,國家衛計委正式公佈了《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並於12月1日起施行。

從此,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開辦只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中醫診所由審批制正式改為備案制,且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經註冊後有3年執業經驗即可申請開辦診所。

民間中醫大轉正!

2017年11月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並於12月20日起實施。

符合一定條件的師承和確有實踐專長的中醫者,可報名參考考核,考核內容更加考試的專長領域單獨制度,考核合格者獲得《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證書》,此證即可在註冊的執業範圍內,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者在醫療機構內從事中醫醫療活動。

可以說此項考核辦法為民間中醫執業打開一扇大門。

衛計委批准制定十類獨立醫療機構

2017年8月8日,衛計委出臺了《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醫療領域投資活力的通知》,推出了衛生計生領域多項重點改革措施,在獨立醫療機構設置方面在已經批准、制定五類獨立設置機構基本標準及管理規範的基礎上又設立了五類單獨設置的機構。

從此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寧療護中心、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中小型眼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都可以作為獨立醫療機構開辦了。

而隨著社會辦醫的起步,這十個專業的人才也畢竟更加緊俏。

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只需備案

11月1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機構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要求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收到備案材料後,對材料齊全且符合本通知要求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公立醫院藥品、耗材零差價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於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補償。

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又發佈了《關於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要“鞏固取消藥品加成成果,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繼若干地方零散地取消耗材加成之後,耗材零差價將要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國務院批復設立醫師節,尊醫時代來臨!

11月,國務院批復了衛計委《關於申請設立“中國醫師節”的請示》(國衛辦報〔2017〕138號),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

這將是繼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之後,我國第四個行業性節日,也體現了醫生職業的特殊、高尚性,有利於營造全民尊醫、重醫的社會氛圍。

可以說,2017年這些重磅政策實施後,我國的醫療格局將會發生很大變化,2018年我們所有醫務人員也必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就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發展作出部署。

其中提高生源品質為重點改革。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逐步實現一本招生;根據行業需求,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重點為農村基層培養助理全科醫生;2020年後,逐步停止中職層次農村醫學、中醫專業招生。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增至14項

2017年3月,國家衛計委發佈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2011年版)》基礎上,組織專家對規範內容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隨之,下半年又發佈《關於做好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工作的通知》,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也將“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和健康素養促進 ”兩項列入公衛服務專案中,公衛項目正式由12項變成14項。

這一變化影響了所有基層醫院,這意味著所有基層醫生都要學習、並執行新版公共衛生規範。

家庭醫生簽約人群覆蓋率達到30%以上

2017年5月,國家衛計委下發了《關於做實做好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2017年,以省(區、市)為單位要在85%以上的地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30%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力爭實現全部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95%以上的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超過5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人群覆蓋率超過35%,重點人群覆蓋率超過65%。

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為了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凡符合規劃條件和准入資質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明確規定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醫師可以按規定申請設置醫療機構,鼓勵醫師到基層開辦診所。

中醫診所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2017年11月15日,國家衛計委正式公佈了《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並於12月1日起施行。

從此,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開辦只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中醫診所由審批制正式改為備案制,且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經註冊後有3年執業經驗即可申請開辦診所。

民間中醫大轉正!

2017年11月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並於12月20日起實施。

符合一定條件的師承和確有實踐專長的中醫者,可報名參考考核,考核內容更加考試的專長領域單獨制度,考核合格者獲得《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證書》,此證即可在註冊的執業範圍內,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者在醫療機構內從事中醫醫療活動。

可以說此項考核辦法為民間中醫執業打開一扇大門。

衛計委批准制定十類獨立醫療機構

2017年8月8日,衛計委出臺了《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醫療領域投資活力的通知》,推出了衛生計生領域多項重點改革措施,在獨立醫療機構設置方面在已經批准、制定五類獨立設置機構基本標準及管理規範的基礎上又設立了五類單獨設置的機構。

從此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寧療護中心、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中小型眼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都可以作為獨立醫療機構開辦了。

而隨著社會辦醫的起步,這十個專業的人才也畢竟更加緊俏。

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只需備案

11月1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機構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要求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收到備案材料後,對材料齊全且符合本通知要求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公立醫院藥品、耗材零差價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於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補償。

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又發佈了《關於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要“鞏固取消藥品加成成果,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繼若干地方零散地取消耗材加成之後,耗材零差價將要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國務院批復設立醫師節,尊醫時代來臨!

11月,國務院批復了衛計委《關於申請設立“中國醫師節”的請示》(國衛辦報〔2017〕138號),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

這將是繼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之後,我國第四個行業性節日,也體現了醫生職業的特殊、高尚性,有利於營造全民尊醫、重醫的社會氛圍。

可以說,2017年這些重磅政策實施後,我國的醫療格局將會發生很大變化,2018年我們所有醫務人員也必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