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奔跑 · 這一年|把方向、謀全域,未央區委集中精力抓了“五件大事”!

奔跑吧 · 未央

2017年是“大西安”極不平凡的一年, 未央區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 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工作主線, 突出抓好迎接十九大召開、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 聚焦“五個走在前列”, 奮力爭先進位, 全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党的建設取得新進展, “建設國際化中心城區、打造高品質幸福未央”邁出堅實步伐, 為大西安建設作出了未央貢獻。

一年來, 區委常委會充分發揮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把方向、謀全域, 集中精力抓了五件大事。

01

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認真踐行新思想。

精心策劃“喜迎十九大、永遠跟黨走”系列主題宣傳活動, 引導全區黨員幹部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優異成績迎接十九大勝利召開。

十九大閉幕後, 第一時間召開學習傳達會, 原原本本傳達學習十九大報告,

制定學習宣傳貫徹方案, 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發揮“關鍵少數”作用, 常委同志先學一步、深學一層, 帶頭到分管部門、黨建聯繫點宣講, 示範帶動各級把學習宣傳貫徹引向深入。

將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必學內容, 307名教育輔導員到712個基層黨組織督導, 確保學深學透、入腦入心。

廣泛開展“九進”活動, 組建區委宣講團和7個行業宣講組, 開展宣講400餘場, 組織2300餘人次誦讀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之江新語》和《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推動党的理論創新成果走進基層。

多形式、分層次開展培訓教育, 真正用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把十九大精神凝聚成為全區上下“追趕超越”的共同思想基礎。

02

堅持把“補齊短板”作為關鍵舉措, 開創“追趕超越”新局面。

召開區委十二屆三次全會, 對照市委提出的“十個短板”, 制定補齊發展短板《實施意見》, “補齊短板、追趕超越”成為全區工作的主題。

軍民融合、創新轉化能力、民營經濟、生態環境、民生服務5個短板率先突破, 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軍民融合上, 聯合西航集團建立軍民融合產業園, 推動西北工業集團北遷打造軍工特色小鎮, 促進資源潛力向產業動力轉換。

在創新轉化能力上, 舉辦西安硬科技大會新材料協同創新發展論壇, 西安新材料創新中心掛牌運營, 建設北京大學“一帶一路”新興產業基地, 打造“硬科技”之區。

在民營經濟上,以“三到”標準做好服務,做大做強民營企業,全年淨增民企5200戶,非公經濟占比預計達53.7%。

區委主要領導走訪轄區民營企業

在生態環境上,植樹增綠90余萬株;全面完成幸福河綜合治理(一期)及漕運河、皂河提升等8個工程項目,生態宜居建設步伐加快。

在民生服務上,以“六大民生計畫”和“十個一”民生工程為抓手,系統解決“十難”問題,提前完成經九路拆遷,打通老二環規劃路、永全路等“斷頭路”。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262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39700元,讓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老二環規劃路

永全路

對工業經濟、文化產業、金融產業、開放經濟、區域發展5個短板中的短板,加強頂層設計,持續用力推進。

西成客專開通,高鐵經濟“蝴蝶效應”初顯;啟動“文化產業倍增計畫”,三季度文化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中國航發中航動力總部落戶未央,全區融資完成96.45億元、排名全市第一,為我區“追趕超越”開了好頭。

03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實現招大引強新突破。

圍繞“五資”精准招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抓,帶隊上門招商;與華僑城集團簽訂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

成功舉辦絲博會、首屆世界西商大會未央專場活動,絲博會簽約專案29個、總投資953.7億元,其中中信建設區域總部等4個專案投資過百億,兩會簽約項目數和投資額創歷史之最。

全年實際引進內資預計達198億元、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預計達9717.5萬美元、增長12.8%。

更新理念謀劃招商,圍繞創新配置輕資產,突出改造優化重資產,啟動實施“百億重大專案”五年行動計畫,以大專案、大招商為長遠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

| 國機集團西部研發基地專案 |

健全機制推動招商,對招商專案集中管理審核,提高專案落地效率;配強工作力量,“一對一”跟蹤服務,全力推進簽約專案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

04

堅持把“三大革命”作為破題之策,打造行政中心新形象。

以“煙頭不落地、未央更美麗”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煙頭革命”,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認真落實“路長制”,建立“巡查、回饋、協調、處置、督查”五步法,實現了城市管理精細化。

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夯實“所長制”責任,以公廁管理水準的提升,實現城市形象“文明蝶變”。

持續深化“行政效能革命”,“瘦身”權力清單,“強身”責任清單,公佈了796項“最多跑一次”事項,建立了群眾辦事資料“容缺機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新華社協力廠商行政效能及投資服務環境評估中位元列全市第二,作為全市唯一區縣被列入全國100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

05

堅持把打造未央鐵軍作為核心保障,掀起幹事創業新熱潮。

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研究制定了未央鐵軍建設《實施意見》和追趕超越《十項措施》。搭建競技舞臺,舉辦7期“五個走在前列”擂臺賽和3次季度點評彙報會,通過互看互比互學,提振了精氣神,煥發出新活力。

提供“充電”機會,選派導幹部到成都、杭州“走出去”掛職學習,到扶貧攻堅、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維穩“四個一線”掛職鍛煉,幫助幹部更新理念、開闊視野、提升能力。

踐行“五種”情懷,宣導“不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覺”,爭當五星級服務的“店小二”,“事不過夜,馬上就辦”“幹就幹最好、幹就幹第一”等成為幹部的座右銘。

認真落實“三項機制”,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綜合研判、動態管理,營造了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在民營經濟上,以“三到”標準做好服務,做大做強民營企業,全年淨增民企5200戶,非公經濟占比預計達53.7%。

區委主要領導走訪轄區民營企業

在生態環境上,植樹增綠90余萬株;全面完成幸福河綜合治理(一期)及漕運河、皂河提升等8個工程項目,生態宜居建設步伐加快。

在民生服務上,以“六大民生計畫”和“十個一”民生工程為抓手,系統解決“十難”問題,提前完成經九路拆遷,打通老二環規劃路、永全路等“斷頭路”。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262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39700元,讓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老二環規劃路

永全路

對工業經濟、文化產業、金融產業、開放經濟、區域發展5個短板中的短板,加強頂層設計,持續用力推進。

西成客專開通,高鐵經濟“蝴蝶效應”初顯;啟動“文化產業倍增計畫”,三季度文化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中國航發中航動力總部落戶未央,全區融資完成96.45億元、排名全市第一,為我區“追趕超越”開了好頭。

03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實現招大引強新突破。

圍繞“五資”精准招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抓,帶隊上門招商;與華僑城集團簽訂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

成功舉辦絲博會、首屆世界西商大會未央專場活動,絲博會簽約專案29個、總投資953.7億元,其中中信建設區域總部等4個專案投資過百億,兩會簽約項目數和投資額創歷史之最。

全年實際引進內資預計達198億元、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預計達9717.5萬美元、增長12.8%。

更新理念謀劃招商,圍繞創新配置輕資產,突出改造優化重資產,啟動實施“百億重大專案”五年行動計畫,以大專案、大招商為長遠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

| 國機集團西部研發基地專案 |

健全機制推動招商,對招商專案集中管理審核,提高專案落地效率;配強工作力量,“一對一”跟蹤服務,全力推進簽約專案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

04

堅持把“三大革命”作為破題之策,打造行政中心新形象。

以“煙頭不落地、未央更美麗”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煙頭革命”,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認真落實“路長制”,建立“巡查、回饋、協調、處置、督查”五步法,實現了城市管理精細化。

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夯實“所長制”責任,以公廁管理水準的提升,實現城市形象“文明蝶變”。

持續深化“行政效能革命”,“瘦身”權力清單,“強身”責任清單,公佈了796項“最多跑一次”事項,建立了群眾辦事資料“容缺機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新華社協力廠商行政效能及投資服務環境評估中位元列全市第二,作為全市唯一區縣被列入全國100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

05

堅持把打造未央鐵軍作為核心保障,掀起幹事創業新熱潮。

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研究制定了未央鐵軍建設《實施意見》和追趕超越《十項措施》。搭建競技舞臺,舉辦7期“五個走在前列”擂臺賽和3次季度點評彙報會,通過互看互比互學,提振了精氣神,煥發出新活力。

提供“充電”機會,選派導幹部到成都、杭州“走出去”掛職學習,到扶貧攻堅、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維穩“四個一線”掛職鍛煉,幫助幹部更新理念、開闊視野、提升能力。

踐行“五種”情懷,宣導“不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覺”,爭當五星級服務的“店小二”,“事不過夜,馬上就辦”“幹就幹最好、幹就幹第一”等成為幹部的座右銘。

認真落實“三項機制”,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綜合研判、動態管理,營造了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