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內蒙古有哪些不是很火但值得一去的地方?(上)

內蒙古地方很大, 風景也美, 而且草原文化歷史悠久, 如果你來內蒙古可以玩出很多新花樣。

內蒙古有哪些不是很火但值得一去的地方?關於這個問題,

我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角度, 這次我打算做個長篇, 先講四個景點。

在內蒙古旅遊, 大家都喜歡去熱門的景點, 如呼倫貝爾大草原, 烏蘭布統草原, 胡楊林, 響沙灣, 成吉思汗陵, 阿爾山天池等等, 這些景點很美, 也是內蒙古最有代表性的景點。 但是個人覺得內蒙古還有一些地方, 雖然不是很火卻很美, 同時也散發著濃郁的草原文化氣息。

阿爾寨石窟是內蒙古境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石窟建築群, 是中國西夏至蒙元時期較大的石窟寺。 僅此一座, 被譽為“草原敦煌”。

阿爾寨一詞, 蒙古語意為“隆起的”、“平地突起的”。 阿爾寨石窟, 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鄂托克旗公卡漢鄉西南30公里處, 它至今還是一個“謎”。

據傳阿爾寨山上原有100多眼石窟, 當地人又把它俗稱為“百眼窯”。

在茫茫大漠草原懷抱之中的一塊丘陵地上, 聳立著一座孤零零的紅砂岩石小山, 即是蘇默圖阿爾寨山, 沿山體周圍鑿有眾多的石窟。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 由於風吹雨打自然風化侵蝕,

岩石疏鬆, 山崖坍塌, 部分古窟已遭到破壞。

目前, 還能看到的石窟尚存49座, 石窟的構造規模, 有大、中、小三種, 均為方形。 阿爾寨山頂上的廟宇和敖包遺址, 傳說是為了紀念成吉思汗而修建的, 數百年來人們禮佛、祭祀的活動一直延續著。

阿爾寨石窟是中國長城以北草原地區“碩果僅存的晚期佛教石窟遺跡”,

窟內現存近千平方米的彩繪壁畫, 大部分壁畫屬藏傳佛教系統, 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極高。

阿爾巴斯山和阿爾寨石窟寺附近是成吉思汗晚年行軍之地, 阿爾寨石窟寺裡面的壁畫, 它反映了很多有關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一些內容,

正因為這點它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有一處石窟傳說是當年成吉思汗養傷住過的窯洞, 近期內蒙古文物局在考察“草原絲綢之路”中, 對石窟進行綜合考察, 專家認為成吉思汗及其大軍確實到過阿爾寨石窟。

➊➋❸❹❺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精巧的藝術,都足以令今天的人們驚奇、感歎不已。是不是值得你去一看看?

▲白鹿島

內蒙古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人們稱“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

在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激流河注入額爾古納河入河口上游處,有兩個修長小島相偎而臥,河水呈“ Ω ”形回環於兩個小島之間,白鹿島像一顆鑲嵌在森林之中的明珠,坐落于大興安嶺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島上野花叢生、紅豆遍地,松黛樺橙,山光水色,美不勝收。這就是為當地山民講述著許多傳說的蒼狼、白鹿島。

▲圖片來源於「九陽真人 攝」

公園森林風景資源獨具北國特色,保存著我國最後一片寒溫帶明亮針葉原始林景觀,且地理位置優越,南鄰呼倫貝爾大草原,北接中俄額爾古納界河,山巒起伏,古木參天,植被豐富,溪流密佈,處處展現幽、野、秀、新的風采,以其林海、松風、藍天、白雲的夏季風光和冰峰、雪嶺、嚴寒、霧凇的冬季風韻、為人們提供清涼避暑、休閒度假、生態考察和體驗寒冷、挑戰極限、體味人生的理想境地。

森林晨曦,走在月光松林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遊。

▲圖片來源於「騎馬尋馬 攝」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裡處處是景。

▲圖片來源於「陳永巨集 攝」

➊➋❹ 圖片來源於網路

森林觀光小火車慢慢悠悠在鬱鬱蔥蔥的林海中穿行。

阿貴為蒙古語,意為“山洞”。在內蒙古有兩個阿貴廟,一個位於鄂爾多斯市准旗境西南的納日松鎮,另一個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保護區內。它們都屬於內蒙古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群,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神靈的敬畏,對研究內蒙古地區的宗教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今天說巴彥淖爾的阿貴廟。

巴彥淖爾市的阿貴廟位於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境內的狼山山脈中,坐落在漢代古城雞鹿塞西邊的溝內,是內蒙古地區紅教喇嘛的唯一寺廟,占地1500畝,清朝定名為“宗乘寺”。為典型藏式建築,順山勢建成大雄寶殿及陪殿,共981間。阿貴廟奉其創始人印度僧蓮花生為祖師。

▲圖片來源於「呼畢勒汗 攝」

阿貴廟建于清德宗光緒三年(1877年),藏名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貴”,清朝改為“宗乘寺”,並于民國元年(1912年)懸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大匾一塊。殿內供奉釋跡牟尼像。陪殿內供有紅教派本尊達不仁和生象。

在阿貴廟北溝的格爾敖包溝內,有一眼泉水,長流不止。這泉水晶瑩透徹,甘甜爽口。相傳是蓮花生賜泉水于百姓,甘泉水噴湧不涸。

➊➋❹❺ 圖片來源於網路

阿貴廟依山臨隔水而建。山上青蠻迭翠,清溪瀉玉;寺前清流緣漪,碧波蕩漾;周圍山花繽紛,芳香醉人,綠樹成蔭,百鳥和鳴,一派天然風水寶地。它以其宏偉壯麗的建築,美好的傳說和仙境般的自然地理環境,吸引了無數宗教僧侶、遊人和考古學者。

說起居延,很多人對它都非常陌生,但居延自漢代以來,直到清朝,都是一個極為有名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地區的代表,而且是一種文化的代表,居延地區承載著中華民族色彩極為豔麗和濃重的文化。

早在三千年以前,居延地區就是一個水草豐美、牛羊遍地的遊牧民族的“天堂”。居延海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尾閭湖。發源于祁連山深處的黑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800餘公里後,匯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緣兩片戈壁窪地,形成東、西兩大湖泊,總稱居延海。

▲圖片來源於「布林鐵 攝」

如果去了居延海,沒有看到“紅草地”,那就是白去了居延海。

▲圖片來源於「布林鐵 攝」

居延海是一個奇特的遊移湖。它的位置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時大時小,時時變化著。“居延”是西夏語,為“流動的沙漠”之意。此湖後因湖面縮小分裂成兩個湖泊,西湖名嘎順諾爾,亦稱嘎順湖,蒙古語意為“苦海”,即西居延海。東湖名蘇古諾爾,也稱蘇古湖,蒙古語意為“苔草湖”,即東居延海。兩湖之間相距約35公里。

居延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北部,形狀狹長彎曲,有如新月,額濟納河匯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補給水源。

因主要補給水源額濟納河注入湖中的水量減少,居延海已逐漸乾涸,後來經過國家的治理,2017年10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透露,居延海面積達到66.3平方公里,已成為近一百年來最大面積,生態出現不斷向好跡象。

▲圖片來源於「綠洲 攝」

湖中生長著鯉魚、鯽魚、大頭魚、草魚等魚類,天鵝、大雁、鶴、水鴨等常來此棲息。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上,碧水邊,有過許多傳說,也曾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水,讓居延海重生,讓額濟納綠洲的命運隨之改變,煥發出勃勃生機。

➊➋❸❹❺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精巧的藝術,都足以令今天的人們驚奇、感歎不已。是不是值得你去一看看?

▲白鹿島

內蒙古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人們稱“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

在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激流河注入額爾古納河入河口上游處,有兩個修長小島相偎而臥,河水呈“ Ω ”形回環於兩個小島之間,白鹿島像一顆鑲嵌在森林之中的明珠,坐落于大興安嶺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島上野花叢生、紅豆遍地,松黛樺橙,山光水色,美不勝收。這就是為當地山民講述著許多傳說的蒼狼、白鹿島。

▲圖片來源於「九陽真人 攝」

公園森林風景資源獨具北國特色,保存著我國最後一片寒溫帶明亮針葉原始林景觀,且地理位置優越,南鄰呼倫貝爾大草原,北接中俄額爾古納界河,山巒起伏,古木參天,植被豐富,溪流密佈,處處展現幽、野、秀、新的風采,以其林海、松風、藍天、白雲的夏季風光和冰峰、雪嶺、嚴寒、霧凇的冬季風韻、為人們提供清涼避暑、休閒度假、生態考察和體驗寒冷、挑戰極限、體味人生的理想境地。

森林晨曦,走在月光松林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遊。

▲圖片來源於「騎馬尋馬 攝」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裡處處是景。

▲圖片來源於「陳永巨集 攝」

➊➋❹ 圖片來源於網路

森林觀光小火車慢慢悠悠在鬱鬱蔥蔥的林海中穿行。

阿貴為蒙古語,意為“山洞”。在內蒙古有兩個阿貴廟,一個位於鄂爾多斯市准旗境西南的納日松鎮,另一個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保護區內。它們都屬於內蒙古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群,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神靈的敬畏,對研究內蒙古地區的宗教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今天說巴彥淖爾的阿貴廟。

巴彥淖爾市的阿貴廟位於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境內的狼山山脈中,坐落在漢代古城雞鹿塞西邊的溝內,是內蒙古地區紅教喇嘛的唯一寺廟,占地1500畝,清朝定名為“宗乘寺”。為典型藏式建築,順山勢建成大雄寶殿及陪殿,共981間。阿貴廟奉其創始人印度僧蓮花生為祖師。

▲圖片來源於「呼畢勒汗 攝」

阿貴廟建于清德宗光緒三年(1877年),藏名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貴”,清朝改為“宗乘寺”,並于民國元年(1912年)懸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大匾一塊。殿內供奉釋跡牟尼像。陪殿內供有紅教派本尊達不仁和生象。

在阿貴廟北溝的格爾敖包溝內,有一眼泉水,長流不止。這泉水晶瑩透徹,甘甜爽口。相傳是蓮花生賜泉水于百姓,甘泉水噴湧不涸。

➊➋❹❺ 圖片來源於網路

阿貴廟依山臨隔水而建。山上青蠻迭翠,清溪瀉玉;寺前清流緣漪,碧波蕩漾;周圍山花繽紛,芳香醉人,綠樹成蔭,百鳥和鳴,一派天然風水寶地。它以其宏偉壯麗的建築,美好的傳說和仙境般的自然地理環境,吸引了無數宗教僧侶、遊人和考古學者。

說起居延,很多人對它都非常陌生,但居延自漢代以來,直到清朝,都是一個極為有名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地區的代表,而且是一種文化的代表,居延地區承載著中華民族色彩極為豔麗和濃重的文化。

早在三千年以前,居延地區就是一個水草豐美、牛羊遍地的遊牧民族的“天堂”。居延海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尾閭湖。發源于祁連山深處的黑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800餘公里後,匯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緣兩片戈壁窪地,形成東、西兩大湖泊,總稱居延海。

▲圖片來源於「布林鐵 攝」

如果去了居延海,沒有看到“紅草地”,那就是白去了居延海。

▲圖片來源於「布林鐵 攝」

居延海是一個奇特的遊移湖。它的位置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時大時小,時時變化著。“居延”是西夏語,為“流動的沙漠”之意。此湖後因湖面縮小分裂成兩個湖泊,西湖名嘎順諾爾,亦稱嘎順湖,蒙古語意為“苦海”,即西居延海。東湖名蘇古諾爾,也稱蘇古湖,蒙古語意為“苔草湖”,即東居延海。兩湖之間相距約35公里。

居延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北部,形狀狹長彎曲,有如新月,額濟納河匯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補給水源。

因主要補給水源額濟納河注入湖中的水量減少,居延海已逐漸乾涸,後來經過國家的治理,2017年10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透露,居延海面積達到66.3平方公里,已成為近一百年來最大面積,生態出現不斷向好跡象。

▲圖片來源於「綠洲 攝」

湖中生長著鯉魚、鯽魚、大頭魚、草魚等魚類,天鵝、大雁、鶴、水鴨等常來此棲息。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上,碧水邊,有過許多傳說,也曾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水,讓居延海重生,讓額濟納綠洲的命運隨之改變,煥發出勃勃生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