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喂了這口飯,寶寶半夜送急診!只因一個經常會犯的壞習慣!

浙江金華市一位2歲的小女孩, 因半夜吐血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 經檢查, 發現僅2歲的小孩已感染幽門螺桿菌, 原因是奶奶經常用嘴咬肉給孩子餵食, 最終導致小孩胃潰瘍, 引起飲食不振、吐奶甚至出現吐血。

無獨有偶, 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科收到一名8個月大的患兒, 也是因為家長經常用嘴巴試奶溫, 導致寶寶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樣的新聞每年都不勝枚舉, 當前我國已有超7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胃出血、胃潰瘍患者越來越趨於低齡化, 令人咂舌.

防不勝防的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也稱幽門螺旋桿菌/胃幽門螺旋桿菌), 簡稱Hp, 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夠在人的胃液中生存的細菌, 呈螺旋形, 被認為是感染力最高的細菌之一。 世界上超過50%的人口都有感染。 它長期存在於我們的胃裡, 逐步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 乃至胃癌。

它的主要傳播途徑為人與人之間的唾液傳播,

包括共用餐具、嘴對嘴餵食、接吻等;其次, 家裡有寵物的也要注意, 接觸被糞便污染的不潔物, 通過糞口傳播, 也會導致感染。

絕大部分寶寶感染幽門螺桿菌, 都是因為帶菌的家長嘴對嘴餵食或餐具混用造成的。

食欲不振、吐奶、腹痛嘔血

警惕幽門螺桿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 有些寶寶會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嘔血便血等情況, 發現此類現象, 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若無上述表現, 也不代表寶寶未感染幽門螺桿菌!部分受到感染的人群, 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如果家裡有“老胃病”成員, 可以去醫院做個C13呼氣檢測或血液檢測, 一旦確診感染幽門螺桿菌, 那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員都應該去做個檢測, 早發現早治療。

別慌!幽門螺桿菌可治癒

確診感染後, 可遵醫囑服用多種抗生素, 並配合使用鉍劑或質子泵抑制劑, 以降低胃內酸度, 保護胃黏膜, 殺滅細菌。 吃藥一段時間後, 再去醫院複查即可。

小心預防, 避免交叉感染

幽門螺桿菌其實很容易被藥物殺死, 但讓人頭疼的是, 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如——不用公筷、大人小孩喜歡嘴對嘴餵食等, 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① 家庭成員最好每人都有專用的碗筷, 不混用, 吃飯時使用公勺公筷;

② 避免和寶寶嘴對嘴親吻、嘴對嘴餵食和用嘴替寶寶嘗試食物的溫度;

③ 飯前便後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④ 有寵物的家庭, 要做好寵物的清潔工作。

寶寶的養育需要全家人齊心協力配合,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 最好堅持做到潔具、餐具專人專用, 別讓自己後悔莫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