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充滿水上情趣的裡下河婚俗什麼樣?

裡下河平原的雨季來了。

雨不停地下著, 河、湖、蕩、泊, 因為有了新鮮的滋潤而變得越發靈動。 這是梅雨, 像極了江南的“一川煙草, 滿城風絮, 梅子黃時雨”。 這裡雖然屬於江北, 可是她的靈魂卻分明來自江南。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這就是裡下河的雨季, 青磚小巷石板街, 撐著紅傘的鄰家姑娘。 雨落在青色屋瓦的“貓頭滴水”上, 跌落下去, 在屋簷上匯成一條條白亮的水線, 就有少女將目光系在水線之上, 看它上上下下, 來來回回, 不一會兒就迷離了。 裡下河的雨季是詩,

每一滴水都是這首詩的注腳。

裡下河興化水鄉

雨落到河面, 就像魚兒回到了水裡。

有人出嫁了, 她是漁家女, 有一雙顧盼有神的眼睛, 健康的麥色皮膚, 因為經常泡游在水中, 線條健美而勻稱。

裡下河地區漁民通婚範圍較小, 程式相對簡化, 充滿水上情趣。

裡下河漁民

同邦漁民通常有幾條、十幾條甚至幾十條船, 他們一起打魚賣魚、停泊休息。 親朋好友當然少不了“碰頭打腦”, 酒酣耳熱之後, 雙方妻子都有身孕的, 常會“指腹為媒”;或有哺乳中嬰兒恰好一男一女, 便相約日後聯姻, 也就是漁家常見的“做奶親”。

碰到認真的, 由男方出面請個中間人做媒“說親”, 女方如有意向, 便選個吉日喝頓酒, 男方買件銀鎖片之類的小首飾送給女方。 到了雙方小孩十五六歲正式“定親”, 男方給女方送上“一對布”——兩件衣料, “四式禮”——肉、魚、水面、果子各二斤, 還要請一桌酒。 清人劉廷璣《漁家》詩即記此事:“一家一個小漁舟, 結得姻盟水上浮。 有女十三郎十五, 朝朝相見只低頭。 ”定了親的男女青年一般十八九歲結婚。 結婚前要先“顧禮”, 主要內容是男方將選定的結婚喜日寫在紅紙上交給女方, 叫“送日子”, 同時商定彩禮、封兒、婚禮舉行的具體地點以及出席的人數等一應事宜。

漁民的婚期較為寬泛, 一年中除了農曆三月, 其他月份均可婚嫁, 具體日期一般逢六。

漁民分散, 因而舉行婚禮的具體地點是雙方協商的主要內容, 一般定在女方及其親屬活動範圍內的某一村莊或集鎮的某個碼頭、某個水面。 迎娶的時間分“早親”“晚親”兩類, 早親是在早晨出太陽之前將新娘迎回, 晚親則于晚上將新娘接回過夜, 一般依男方習規而定, 總體上早親多於晚親。 迎親的方式也分“守親”“領親”兩種, 新郎在自家等候的為守親, 新郎隨轎子船前往女方處迎娶的為領親, 而以領親的居多。

高郵北澄子河

男女雙方以及各自的親朋好友, 全部集中到商定的地點, 伙食全由男方招待, 而女方親友的賀禮也要在“點朝”時悉數交給男方。 “水上喜宴”極具漁家風情, 十幾條甚至幾十條大小漁船船頭相對, 分兩排泊定, 中間留下一定寬度的水面空當, 好讓小船穿行其間;桌席設在船上, 每船一個。 雖說陣勢大、人數多, 但漁家辦事簡捷, 客人過一天, 吃三頓——頭天一頓晚飯, 正日一頓早飯、一頓中飯, 飯後散客。 酒席間的菜肴也不複雜, 品種少而分量足。

漁民都是一船一灶,主家會弄上幾條船組成一個“水上廚房”,分工負責。另外安排兩三條小船專人劃著,將“廚房”燒好的菜肴,沿著兩排船中間留下的“水巷”,挨次送上客船。

按漁家的習俗,新娘子在一個月之內是不能上別家船的。滿月之日的早晨,小倆口劃著船,帶著二斤水面、兩塊肉到娘家“回門”,在娘家船上吃頓中飯,帶上娘家裹的一百零一個糯米粽子打道回府。

漁家人的婚姻基本都在漁民家庭之間進行,與外界很難通婚。

作者:汪夕祿

文章首發於:《江河》雜誌微信平臺

文章轉載需注明@江河雜誌

選題合作與投稿

連絡人:劉豔飛

郵箱:jianghebjb@163.com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連絡人:劉曉晨

郵箱:jianghechuanmei@163.com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漁民都是一船一灶,主家會弄上幾條船組成一個“水上廚房”,分工負責。另外安排兩三條小船專人劃著,將“廚房”燒好的菜肴,沿著兩排船中間留下的“水巷”,挨次送上客船。

按漁家的習俗,新娘子在一個月之內是不能上別家船的。滿月之日的早晨,小倆口劃著船,帶著二斤水面、兩塊肉到娘家“回門”,在娘家船上吃頓中飯,帶上娘家裹的一百零一個糯米粽子打道回府。

漁家人的婚姻基本都在漁民家庭之間進行,與外界很難通婚。

作者:汪夕祿

文章首發於:《江河》雜誌微信平臺

文章轉載需注明@江河雜誌

選題合作與投稿

連絡人:劉豔飛

郵箱:jianghebjb@163.com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連絡人:劉曉晨

郵箱:jianghechuanmei@163.com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