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溫故知新,開創康復醫學新時代

勵建安

光陰荏苒, 日月如梭。 溫故知新, 恰適其時。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8月26日召開會議, 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由國務院於2016年10月25日印發並實施,2017年1月9日公佈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通知, 1月10日公佈了《“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 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進一步強調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的思想, 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也為中國康復醫學打開了跨越式發展的大門。

臨床-康復一體化得到重視和發展。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早診斷,

早治療, 早康復”的思想, 以縮短醫療過程, 提升療效, 減少無效醫療行為, 從而把康復醫療的入口前移, 康復早期介入逐步形成常態。 同時在醫改大潮中, 由於藥品和耗材的零差價政策, 臨床科室的收入結構出現新的變化, 促使臨床醫務人員意識到發展早期康復的複合價值。 臨床學科與康復醫學科以各種形式緊密合作的骨科康復、神經康復、兒童康復、老年康復、心臟康復、呼吸康復、重症康復、腫瘤康復、產科康復等都逐步開始在各級醫院出現。 這種局面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臨床效果, 而且有利於減少無效醫療, 改變醫療結局的觀念, 同時也為全面實現預防-治療-康復三結合的醫療方針提供基礎。

功能成為關鍵臨床結局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提出, 臨床結局的關鍵指標不僅是死亡率(mortality)和發病率(morbidity) , 而且必須包括功能。 此處所指的功能不是靜態的(function), 而是動態的(functioning)。 功能可以惡化, 也可以改善。 好的醫療應該是致力於改善功能, 而不是功能惡化, 或者不變。 由於大部分疾病無法治癒而成為慢病, 成為醫療資源消耗的主體, 因此慢病合併功能障礙的康復必須得到高度重視。 康復醫療通過改善-代償-替代的路徑, 可以使大部分慢病患者的功能得到改善, 提升生活品質和回歸社會。 其價值不僅在於減少疾病加重和再次發作的幾率, 也在於減少相應的醫療費用。 例如國際多中心研究已經證明, 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康復訓練,
可以有效地減少藥物使用, 提升運動能力和生活品質, 減少併發症, 並降低再發作率。

功能評定工具正在深入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頒佈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的臨床應用研究正在深入進行, 特別是萬用群組合(generic set)和康復組合(rehabilitation set)可望成為有效的臨床功能評價工具。 由我國學者編制的萬用群組合指南和相應的臨床研究取得積極進展, 可望成為醫院通用性療效評價, 醫療品質管制與控制、醫保給付、失能評價和社會保險給付等方面有價值的指標。

有氧能力成為新的生命體征。 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T, P, R, BP)已經使用多年, 可以代表一個是活著, 但是無法代表生命的能力和價值。 因此, 國際上提出將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作為新的生命體征。

有氧能力是指人體進行氧化代謝的能力, 與心肺、血液、組織代謝、內分泌等功能密切相關, 是綜合反映人體持續活動能力的關鍵指標, 也是人生出彩的基礎。

運動鍛煉是提升有氧能力的關鍵路徑。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特別提出要發展體醫融合, 正是看到了將體育運動與醫療結合的價值。 康復醫療是體醫融合最好的結合點。 自發性增長的馬拉松熱潮證明人民群眾對運動鍛煉認識的提升。 中國田徑協會註冊備案的馬拉松賽事近年來急劇增長(圖1), 涵蓋了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33個城市, 參賽人次近280萬, 2017年預計超過600場, 參賽人次超過500萬。 隨之而來的運動安全和科學訓練正是我們需要積極面對的新挑戰。

由此催生的各類運動與康復訓練營已經開始出現, 成為醫體融合的新業態。

大健康產業是推動康復醫療發展的強勁動力。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大健康產業的概念, 指出其規模在2020年達到8萬億, 2030年達到16萬億, 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超過20%GDP)。 這個產業不僅包括健康相關的各類醫療機構,還包括以藥品和食品、器械和器材、用品和用具、康復輔具,也包括康養融合、醫體融合、醫教融合、醫工融合等新業態。21世紀湧現的各類先進科技都將融入這個新興的產業範疇,例如康復機器人,虛擬情景,可穿戴裝備、移動醫療,智慧化診斷、評定和訓練設備以及新興材料等。國家康復機器人研究項目正在為我們開創人機共融、多模態控制、軟體、輕便、適用的機器人時代。可穿戴裝備將成為發展社區和居家康復的重要抓手,並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使我們的醫療進入大資料分析的時代。各種形式的移動醫療手段將極大地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實現和完善,從而協助醫療體制改革進行到底。

康復醫療機構建設迅速發展。北京、上海、天津、江蘇等積極推動二級醫院向康復醫院轉型,要求所有三級醫院全部建立康復醫學科。上海2018年1月1日實施《上海市基本醫療保險醫療康復專案醫保支付規範》,康復專案增加至43項,收費標準大幅度提升。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會資本對醫療的投入大幅度增長,特別是對康復醫療相關的領域。關注的焦點包括康養融合方向(養老、康復、護理一體化)、康復專科醫院、康復護理院等。

康復醫療人才培養走向多層次、多管道、多元化的軌道。在康復醫療機構迅速發展的時代裡,人才成為最主要的瓶頸。康復醫學學歷教育迅速發展,包括大專、本科、碩士和博士層次。2017年康復治療學碩士和博士點終於設立,歸置於醫學技術(專業代碼1010),就此意味著高校招生專業目錄可以看到醫學技術(康復治療學)的招生資訊。從管道看,除了學歷教育之外,由國家衛計委主持的康復住院醫師規培已經逐步走上軌道;由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委會主導的康復護士規培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各地的康復治療師規培也在不同程度地推進,例如江蘇省的康復治療師規培(2個月/期)已經連續3年,兒童康復治療師的規培已經開始;山東省等也進行了治療師規培工作。由於大量臨床醫學專科和醫院轉型,臨床人員的康復醫學能力培訓也開始進行,例如北京市和江蘇省等地。此外,國家衛計委下屬的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中心成立了康復醫療專家委員會,正在從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教育的角度發展康復專業人才的終身教育,強調這類教育不僅要關注醫學知識和技能,還要關注職業素養、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領導力的維度。康復醫學教育的多元化投資熱潮在悄然興起。各類社會資本開始關注各類康復醫學的培訓空間。照護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趨向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其內涵包括康復護理、康復治療、文體治療、心理治療、社會工作等,在養老、醫院、護理院等機構將取代護工,成為新型的職業。

康復醫學相關的科研資助力度大幅度增長。見圖2,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康復醫學方向資助53項(面上27項,青年26項),其中資助6項的單位:復旦大學;資助5項的單位:中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資助4項的單位:中南大學,山東大學;資助2項的單位是:溫州醫科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大、南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國家科技部機器人重點項目“腦卒中康復機器人”為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院獲得。

全國各類學術交流活動空前踴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規模超過千人的學術活動近十場,除了中國康復醫學會年會之外,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山東、河南等地都舉辦過多次大型的學術活動。如何精煉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層次和效率已經成為當前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中國在國際的學術影響力如何保持和發展也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挑戰。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品質正在跨越新臺階。本刊編委會換屆以來進行了相關改革,採用副主編分審、稿件雙審、主編終審制,編輯部優化了審稿流程,為確保本刊的品質提供了有效保障,據《2017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的資料,本刊的影響因數和總被引頻次等主要期刊評價指標再創新高。影響因數為1.034,總被引頻次為2860,綜合評價總分為88.6。影響因數、總被引頻次、綜合評價總分均居國內同類期刊之首(表1),其中綜合評價總分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資料庫收錄的2008種期刊中排名居第22位。2017年本刊出刊12期,發表論文327篇,流覽次數排在前五名的文章見表2。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康復醫學開創新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回顧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本刊編委會和編輯部的全體成員將立足于創新,努力夯實這個學術交流平臺,努力提升雜誌品質和影響力,助推我們學科的高速發展。

這個產業不僅包括健康相關的各類醫療機構,還包括以藥品和食品、器械和器材、用品和用具、康復輔具,也包括康養融合、醫體融合、醫教融合、醫工融合等新業態。21世紀湧現的各類先進科技都將融入這個新興的產業範疇,例如康復機器人,虛擬情景,可穿戴裝備、移動醫療,智慧化診斷、評定和訓練設備以及新興材料等。國家康復機器人研究項目正在為我們開創人機共融、多模態控制、軟體、輕便、適用的機器人時代。可穿戴裝備將成為發展社區和居家康復的重要抓手,並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使我們的醫療進入大資料分析的時代。各種形式的移動醫療手段將極大地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實現和完善,從而協助醫療體制改革進行到底。

康復醫療機構建設迅速發展。北京、上海、天津、江蘇等積極推動二級醫院向康復醫院轉型,要求所有三級醫院全部建立康復醫學科。上海2018年1月1日實施《上海市基本醫療保險醫療康復專案醫保支付規範》,康復專案增加至43項,收費標準大幅度提升。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會資本對醫療的投入大幅度增長,特別是對康復醫療相關的領域。關注的焦點包括康養融合方向(養老、康復、護理一體化)、康復專科醫院、康復護理院等。

康復醫療人才培養走向多層次、多管道、多元化的軌道。在康復醫療機構迅速發展的時代裡,人才成為最主要的瓶頸。康復醫學學歷教育迅速發展,包括大專、本科、碩士和博士層次。2017年康復治療學碩士和博士點終於設立,歸置於醫學技術(專業代碼1010),就此意味著高校招生專業目錄可以看到醫學技術(康復治療學)的招生資訊。從管道看,除了學歷教育之外,由國家衛計委主持的康復住院醫師規培已經逐步走上軌道;由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委會主導的康復護士規培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各地的康復治療師規培也在不同程度地推進,例如江蘇省的康復治療師規培(2個月/期)已經連續3年,兒童康復治療師的規培已經開始;山東省等也進行了治療師規培工作。由於大量臨床醫學專科和醫院轉型,臨床人員的康復醫學能力培訓也開始進行,例如北京市和江蘇省等地。此外,國家衛計委下屬的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中心成立了康復醫療專家委員會,正在從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教育的角度發展康復專業人才的終身教育,強調這類教育不僅要關注醫學知識和技能,還要關注職業素養、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領導力的維度。康復醫學教育的多元化投資熱潮在悄然興起。各類社會資本開始關注各類康復醫學的培訓空間。照護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趨向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其內涵包括康復護理、康復治療、文體治療、心理治療、社會工作等,在養老、醫院、護理院等機構將取代護工,成為新型的職業。

康復醫學相關的科研資助力度大幅度增長。見圖2,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康復醫學方向資助53項(面上27項,青年26項),其中資助6項的單位:復旦大學;資助5項的單位:中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資助4項的單位:中南大學,山東大學;資助2項的單位是:溫州醫科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大、南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國家科技部機器人重點項目“腦卒中康復機器人”為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院獲得。

全國各類學術交流活動空前踴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規模超過千人的學術活動近十場,除了中國康復醫學會年會之外,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山東、河南等地都舉辦過多次大型的學術活動。如何精煉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層次和效率已經成為當前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中國在國際的學術影響力如何保持和發展也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挑戰。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品質正在跨越新臺階。本刊編委會換屆以來進行了相關改革,採用副主編分審、稿件雙審、主編終審制,編輯部優化了審稿流程,為確保本刊的品質提供了有效保障,據《2017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的資料,本刊的影響因數和總被引頻次等主要期刊評價指標再創新高。影響因數為1.034,總被引頻次為2860,綜合評價總分為88.6。影響因數、總被引頻次、綜合評價總分均居國內同類期刊之首(表1),其中綜合評價總分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資料庫收錄的2008種期刊中排名居第22位。2017年本刊出刊12期,發表論文327篇,流覽次數排在前五名的文章見表2。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康復醫學開創新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回顧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本刊編委會和編輯部的全體成員將立足于創新,努力夯實這個學術交流平臺,努力提升雜誌品質和影響力,助推我們學科的高速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