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就算沒有賀涵,羅子君這樣的家庭主婦也可以找到滿意的工作

(Arley 繪圖)

最近有個全職媽媽來找我吐槽, 說自從當了主婦, 就老被人說 “不賺錢, 不獨立, 靠老公”。

明明自己整天看孩子、做輔食、搞衛生、去親子班,

已經夠累了, 還要被人這麼說, 真的很喪!

聽完我只想說, 那些人真的可以閉嘴了, 這個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偏見太深了, 她們的勞動價值, 真的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概念。

有個美國人專門算過老婆在全職期間的勞動工資折算, 包括清潔、做飯、採購、保姆,

甚至還有老公的工作助理, 大概是七萬美元。

如果折算成中國市場, 算下來並不比白領的月薪低多少, 看看現在請個月嫂多少錢!(案例引用自好奇心研究所-「這世界」全職媽媽一年的勞動值 7 萬美元!)

可能有人會說, 那乾脆老公也一起辭職創造價值好了。 OK, 我們無話可說, 所以全職媽媽們還是會複出的啊, 我們也知道“羅子君”們的下場啊!

但有的媽媽會很焦慮, 也有不少親身遭遇了滑鐵盧, 但我們身邊正面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當把情況類似的正反面例子對照著看, 還是可以總結出不少心得:

一不小心我就全職了10年

39歲的莉莉, 大娃8歲、小娃6歲, 丈夫收入不錯但很忙, 莉莉的媽媽已經去世, 婆婆性格好但不會做飯,

莉莉除了自己帶別無選擇。

大寶出生兩年後小寶又來了, 直到去年小寶也上學了, 才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

但這一晃就是10年。 莉莉出去找工作屢屢碰壁。

一是用人單位嫌十年太久, 二是小寶根本離不開她。

現在莉莉只能一邊賦閑在家、一邊觀望著渺茫的工作機會。

生娃前我就預設時間、制定計劃

32歲的元元給自己設定的期限是兩年, 並把它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懷孕的時候, 元元會接一些文案私活, 偶爾還幫老公搭把手, 還會看看母嬰號學習;

第二個階段是孩子出生後的大半年, 基本上就是看孩子、做家務、看看母嬰知識;

第三個階段就是最後的過渡期, 先是斷百天奶(保留早晚親喂), 開始刻意“溜號”讓孩子適應, 然後提前兩個月接婆婆過來, 磨合育兒代溝。

元元花了三周時間順利上崗, 從服裝編輯跨界母嬰號編輯, 現在她每週末會凍好輔食, 工作日早上在公車上想好選題和計畫, 爭取晚上能按時回家。 元元從全職媽媽到複出, 一直保持著清醒的時間規劃。

莉莉十年有她的無奈, 元元相較之下沒有二胎壓力, 但從懷孕到生娃也是自己全權負責, 婆婆會做輔食也是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 也挺不容易。

但從預見性和規劃力上來講, 元元就表現得更有譜一些, 也更積極的去協調爭取, 最終和預期一樣按時複出。

老媽子+保姆+護工,

我真的沒空做職業準備!

瑪奇朵的寶寶一歲多的時候被診斷出某種疾病, 需要經常去康健, 而老公在這之後對母子倆態度大變, 公婆也不支持她的努力, 瑪奇朵只能一個人帶娃去醫院、一個人負責娃的飲食起居, 日子過的分外艱難。

現在孩子兩歲多了,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 已經有了明顯好轉, 她開始打算著自己的複出之路, 即使以後離婚一個人帶孩子也能有經濟保障。

但這兩年多,她真的沒丁點精力去做職業準備,雖然她學歷優秀,但家庭牽制和知識老化,都讓她非常的焦慮。

把娃帶好,也是一門職業哲學

嘉嘉的兒子有先天性哮喘,發起病來臉都憋得慘白,小傢伙很內向,喜歡黏著媽媽,嘉嘉基本不敢離開孩子,在將近四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有了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體質強健了許多,也很懂事樂觀。

去年,嘉嘉想複出了,剛好有一個朋友來家裡做客,發現嘉嘉教小孩還蠻有一套,小孩雙商也很高,就推薦給了他開教育機構的同學,加上本身師範畢業考取過教師資格證,嘉嘉很順利的上崗了。

瑪奇朵和嘉嘉的情況比較類似,這樣的媽媽除了全心全意照看孩子,確實很難再有精力為自己做打算,這就是母性的無私了。

嘉嘉因為會教孩子會帶孩子去當了幼教老師,那麼瑪奇朵是不是也可以借鑒相應的思路,從高級護理或者說康復訓練師這一塊出發,找准自己的就業新契機?

我是out的老媽子,早被後浪打到沙灘上

開心媽很幸運,她全職了三年,前公司依然歡迎她回歸。可當她真的回歸,卻發現公司早已大換血,來了好多新面孔還有95後!

吃午飯的時候,小鮮肉們談論她不知道名字的明星八卦,她感覺自己都插不上嘴,而在公司事務方面,她已經跟不上節奏,當他們談論起AI和扁平化的時候,開心媽默默拿起了手機搜索。

現在她感覺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大姐”,有一次還被小姑娘指導怎麼卷空氣劉海,因為“你現在的看上去有點像蟑螂須”,雖然小姑娘是好意,但她還是被深深的刺激到了。

當了媽媽後,我開始勇敢追夢了

小雪是原創蛋糕廠牌的老闆娘,開有三家分店,今年計畫再開400平的烘焙教室。

很難想像,五年前她還是個按部就班的國企員工,大寶兩三歲的時候特別愛吃蛋糕,和很多媽媽一樣,她覺得外面的用料不好,就開始琢磨著自己做烘焙。

那時候剛好懷著二寶,也就研究的多了起來。在蛋糕身上,她總是有好多的創作靈感和熱情。身邊朋友也非常捧場,紛紛找小雪訂,結果到後來訂單越來越多,於是她就萌生了辭職開店的想法。

全職的兩年時間裡,基本就是帶孩子之余接一些散單練手,更多的是學習國內外烘焙知識。

那時候的日常是早早起來,送老大去學校,然後帶著老二在工作間做蛋糕。等老二長大一點,她的技能也成熟了,便真的開起了蛋糕店。

本身是學財經的,小雪研究了很多成功的蛋糕品牌,學習了行銷管理知識,還去競標很多單位的蛋糕券定點,現在89年的小雪正帶領一批95後的員工擴展著事業版圖。

全職媽媽的這段時間,真的就是職業空白期麼?小雪用“一萬小時天才定律”diss了這個觀點。

在開心媽感歎自己被95後碾壓的時候,小雪正以師傅的身份帶領95後創業,靠著興趣和行動力,從一個玩烘焙的媽媽,積年累月,變身成了甜品大師。

當然,這其中的艱辛和執著,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過成功從來就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啦。

面試官有話說:這個全職媽媽木木的。

凡仔是某母嬰公司HR:“那時在招幼兒產品文案,就看到一個全職媽媽,時間在兩年左右,她簡歷上的工作經驗還挺不錯,之前是女裝公司的文案。軟文組剛好缺媽媽編輯,就叫過來面試了,結果卻發現這個媽媽還沒有轉換好狀態,整個人木木的,然後會過於坦然的跟面試官說一些’我在家狀態很不好,感覺一定要出來找工作了’之類的話,把我們當成了吐苦水的物件。”

“基於她這種狀態,公司覺得如果招這個媽媽進公司,需要花在磨合上的成本太高了。其實全職媽媽對我們來說並不是減分項,可惜她既沒轉換好狀態,也沒做好相應的專業準備——比如我問她有沒有繪本推薦,她就說給了孩子很多識字卡?當時我就震驚了。”

他們歡迎媽媽員工,也鼓勵媽媽們創業

而非母嬰、幼教領域的HR表示,在某些特定崗位,如行政管理、客服、人事等,全職媽媽的經歷其實是一個加分項,因為她們往往更有耐心和條理,一般人會炸毛的局面,她們也能淡定處之。

另外在英國,《每日郵報》去年贊助了一項“阿佛洛狄忒’企業家媽媽’獎”,這項榮譽的候選人都是不滿12歲的孩子的媽媽們,她們為英國創收了超過70億英鎊。

有個主婦就運用自己超強的收納能力設計了一款多功能洗漱包,賣斷貨。

而在日本,也有主婦用不符合銷售規格的蔬果研磨成粉,加上米油製作成南瓜色、板栗色、萵苣色的野菜蠟筆,成了文具店的暢銷商品。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這團火焰所蘊藏的能量,不僅可以照亮孩子、照亮家庭,其實,也可以照亮女性自身。全職媽媽們,不要喪!有了積極的準備、合理的規劃、做一個有心人,你一定可以閃亮複出。

但這兩年多,她真的沒丁點精力去做職業準備,雖然她學歷優秀,但家庭牽制和知識老化,都讓她非常的焦慮。

把娃帶好,也是一門職業哲學

嘉嘉的兒子有先天性哮喘,發起病來臉都憋得慘白,小傢伙很內向,喜歡黏著媽媽,嘉嘉基本不敢離開孩子,在將近四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有了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體質強健了許多,也很懂事樂觀。

去年,嘉嘉想複出了,剛好有一個朋友來家裡做客,發現嘉嘉教小孩還蠻有一套,小孩雙商也很高,就推薦給了他開教育機構的同學,加上本身師範畢業考取過教師資格證,嘉嘉很順利的上崗了。

瑪奇朵和嘉嘉的情況比較類似,這樣的媽媽除了全心全意照看孩子,確實很難再有精力為自己做打算,這就是母性的無私了。

嘉嘉因為會教孩子會帶孩子去當了幼教老師,那麼瑪奇朵是不是也可以借鑒相應的思路,從高級護理或者說康復訓練師這一塊出發,找准自己的就業新契機?

我是out的老媽子,早被後浪打到沙灘上

開心媽很幸運,她全職了三年,前公司依然歡迎她回歸。可當她真的回歸,卻發現公司早已大換血,來了好多新面孔還有95後!

吃午飯的時候,小鮮肉們談論她不知道名字的明星八卦,她感覺自己都插不上嘴,而在公司事務方面,她已經跟不上節奏,當他們談論起AI和扁平化的時候,開心媽默默拿起了手機搜索。

現在她感覺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大姐”,有一次還被小姑娘指導怎麼卷空氣劉海,因為“你現在的看上去有點像蟑螂須”,雖然小姑娘是好意,但她還是被深深的刺激到了。

當了媽媽後,我開始勇敢追夢了

小雪是原創蛋糕廠牌的老闆娘,開有三家分店,今年計畫再開400平的烘焙教室。

很難想像,五年前她還是個按部就班的國企員工,大寶兩三歲的時候特別愛吃蛋糕,和很多媽媽一樣,她覺得外面的用料不好,就開始琢磨著自己做烘焙。

那時候剛好懷著二寶,也就研究的多了起來。在蛋糕身上,她總是有好多的創作靈感和熱情。身邊朋友也非常捧場,紛紛找小雪訂,結果到後來訂單越來越多,於是她就萌生了辭職開店的想法。

全職的兩年時間裡,基本就是帶孩子之余接一些散單練手,更多的是學習國內外烘焙知識。

那時候的日常是早早起來,送老大去學校,然後帶著老二在工作間做蛋糕。等老二長大一點,她的技能也成熟了,便真的開起了蛋糕店。

本身是學財經的,小雪研究了很多成功的蛋糕品牌,學習了行銷管理知識,還去競標很多單位的蛋糕券定點,現在89年的小雪正帶領一批95後的員工擴展著事業版圖。

全職媽媽的這段時間,真的就是職業空白期麼?小雪用“一萬小時天才定律”diss了這個觀點。

在開心媽感歎自己被95後碾壓的時候,小雪正以師傅的身份帶領95後創業,靠著興趣和行動力,從一個玩烘焙的媽媽,積年累月,變身成了甜品大師。

當然,這其中的艱辛和執著,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過成功從來就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啦。

面試官有話說:這個全職媽媽木木的。

凡仔是某母嬰公司HR:“那時在招幼兒產品文案,就看到一個全職媽媽,時間在兩年左右,她簡歷上的工作經驗還挺不錯,之前是女裝公司的文案。軟文組剛好缺媽媽編輯,就叫過來面試了,結果卻發現這個媽媽還沒有轉換好狀態,整個人木木的,然後會過於坦然的跟面試官說一些’我在家狀態很不好,感覺一定要出來找工作了’之類的話,把我們當成了吐苦水的物件。”

“基於她這種狀態,公司覺得如果招這個媽媽進公司,需要花在磨合上的成本太高了。其實全職媽媽對我們來說並不是減分項,可惜她既沒轉換好狀態,也沒做好相應的專業準備——比如我問她有沒有繪本推薦,她就說給了孩子很多識字卡?當時我就震驚了。”

他們歡迎媽媽員工,也鼓勵媽媽們創業

而非母嬰、幼教領域的HR表示,在某些特定崗位,如行政管理、客服、人事等,全職媽媽的經歷其實是一個加分項,因為她們往往更有耐心和條理,一般人會炸毛的局面,她們也能淡定處之。

另外在英國,《每日郵報》去年贊助了一項“阿佛洛狄忒’企業家媽媽’獎”,這項榮譽的候選人都是不滿12歲的孩子的媽媽們,她們為英國創收了超過70億英鎊。

有個主婦就運用自己超強的收納能力設計了一款多功能洗漱包,賣斷貨。

而在日本,也有主婦用不符合銷售規格的蔬果研磨成粉,加上米油製作成南瓜色、板栗色、萵苣色的野菜蠟筆,成了文具店的暢銷商品。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這團火焰所蘊藏的能量,不僅可以照亮孩子、照亮家庭,其實,也可以照亮女性自身。全職媽媽們,不要喪!有了積極的準備、合理的規劃、做一個有心人,你一定可以閃亮複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