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只用一條腿發力,就別羡慕別人兩條腿的人生

日前, 智聯招聘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月薪為7376元, 平均每個崗位的競爭人數為35.8個人。

從線上職位的薪酬分部情況來看:多數職位薪酬仍在4k-6k之間徘徊, 占比為32.8%;緊跟其後的為薪酬8k以上的高薪職位, 占比為25.6%。

報告發佈後不少網友對自身所在地區的“高薪”表示不可思議:

我所在的地區7k?你真的不是在逗我?對不起我又拖大家後退了。

但是自已查看這份調查報告就不難發現所謂的“高薪”恐怕只是假像:

領跑全國的北京, 平均薪酬為9791元。 對比參考一下北京高達30萬一平米的學區房, 不知道還有沒有覺得“薪酬過高”的朋友。

同理, 對於在北上廣深之外的其他城市打拼的人們, 競爭壓力和房價對比雖然會有所緩和但是卻比不過現實上的巨大鴻溝。

以我老家三十八線的小縣城為例, 15年縣城最好的地段房價也不過2k每平, 但是截至目前房價已經飆升到8k。

而當地普通公務員的薪酬每月不足4k.

作為重要的生活基礎, 若是僅靠工資為收入來源, 即使是看起來不可思議的高薪距離擁有自個自己的小窩也是遙遙無期。

而且在平均職位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情況下, “一不小心就失業”絕不是一句鬧著玩的玩笑話。

好像有點負能量了, 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在不依賴他人的情況下, 假如只有一份工資作為全部收入來源的話, 是不足以支撐我們自身的生活的。

之所以跟大家說這些, 還是想提醒大家一件事情:

時代不斷在進步, 只靠“一條腿”的我們已經跟不上了。 想要不掉隊, 必須要“兩條腿”甚者“幾條腿”同時跑起來。

我們都知道, 一條腿的人雖然也能夠在很多地方通行,

但是卻遠遠比不上兩條腿的走的快, 走的穩, 走得遠。

假如把收入比作支撐我們生活的兩條腿, 只靠工資作為收入的那個人就好像只有一條腿。 假如只是待在家裡可能沒什麼影響, 但是像現在這樣到了“賽跑”的時候一條腿再粗壯都是不夠用的。

或許我們已經過了太久緩慢安逸的單腿生活, 久到已經忘記“兩條腿奔跑的”方式。 但是回想我們不算短的人生, 兩條腿奔跑的案例絕不再少數:

我們都經歷過高考, 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次面臨高壓力的競爭。 但是在你全心全意備考的時候一定知道還有一種人:特長生。

在我們剛剛邁入高中的校門, 就有一大批同學開始了自己兩條腿人生的計畫:準備藝考、準備各種奧賽、準備體育考級……

普通高考的知識儲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用來競爭的“一條腿”, 而藝考、奧賽、體育特長等則是少數人才意識到的“另一條腿”。

像這樣的“另一條腿”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是原本一條腿發揮到極致的700分可以加分加到750分的滿分, 是原本650分的最低要求降到500甚至四百。

同樣的,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 本職工作只是對於我們自身能力的一半考量, 並不能代表我們的全部水準。

就像被鵝卵石填滿的杯子, 我們並沒有達到我們最真實的重量級。

那教師的例子來舉例吧, 我們從小到大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老師。 同樣的職業甚至同一個專業同一個學校任職的老師, 但是他們的收入水準可能是天差地別。

為什麼?因為很多老師的工資不過是“拿來買菜的零花錢”。 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他們課餘時間做的項目。

傳統的工薪水平雖然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但是時代的變化同樣給了我們“用兩條腿奔跑”的條件: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皆可是公司。

朝九晚五的工作只佔據了我們三分之一的時間,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看似不可企及實則是我們尚未盡力。

或許我這樣說,會有很多的朋友發出質疑:

哪有什麼真正的朝九晚五,誰不是天天加班?

就算是準時下班也累死了,你還要我去兼職?

找到這份工作已經快把我折磨死了,我哪有那麼大的能力?

OK,對於那些總是很忙的朋友我想問一句你真的是每天從開始工作之後就一直在專心忙工作,並且直到下班後還要忙碌很久才能結束當天的工作嗎?

忙碌一天后確實很辛苦,但是請問那些對著電腦一整天說眼睛酸脹的朋友你們此刻為什麼不在睡覺而是拿著手機刷公眾號打王者榮耀?

找到這份工作是你花費了很大的經歷代價,但是同樣的你在這個崗位已經工作了這麼久。你已經完全勝任了這份工作。所以請你拿出當初戰勝這份工作時的努力,重新來戰勝兩條腿的工作模式,這和當初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在發出質疑之前,請先自覺丟開你的惰性。我們是在為生存而掙扎,享受暫且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為什麼說我們可以“兩條腿”奔跑?

時間上:我們看似已經被現有工作和生活沾滿的時間中,其實有一大半的時間是被我們虛度的。工作中的閒聊發呆和下班後的遊戲等。

技術上:自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優質平臺。理論上我們能夠通過平臺與任何人建立聯繫和合作關係。

能力上:你能夠通過自身的付出來換取薪酬本身就說明你已經掌握一定的技能,並且這個技能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具有價值的。

我們真正欠缺的,是發現自己一直被擱置的這條“腿”。並且學會如何使用它,找到和另一條腿合作的平衡點。

“另一條腿”是什麼?

是你自身的產品或者產品力。

因為知識付費的興起,現在國內各種類型的平臺已經基本健全。不管是微信公眾號、分答、在行還是各種直播平臺等,都為不同擁有產品裡的人提供了非常好的變現平臺。

所以不管你是任何職業,其實你都是在提供價值而不是在做重複的工作。找到你的價值所在便找到了你的“另一條腿”。

“另一條腿”要怎麼用?

目前在職場上比較容易轉化為產品的多為:諮詢、培訓和寫作等相關行業。但是因為大眾的接受度攀升和資本市場的關注,各類其他職業也逐漸有了自身的專業平臺。比如線上醫院就為醫療行業的從業者提供了專業施展的平臺。

但是其實不管是任何行業的從業者,只要你能夠注意總結積累同時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可以將其以諮詢和培訓的方式化作最簡單的價值輸出。

在我看來想要用好“另一條腿”必須要做好兩點:

第一:學會自我行銷、學會說話、學會書面表達。

自媒體時代為每個人都提供了機會,但同樣的也剝奪了每個人的機會。原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不在了,現在在香的酒也耐不住深巷子。

自媒體的林子太大,人們對你的所有瞭解都來源於你寫的東西以及你的知名度。雖然人們有需求,但是同樣的他們也害怕風險。

你會什麼、能幹什麼你要能夠準確又真誠的表達出來,要讓人們能夠相信你。

互聯網最大的弊端,大概就是在於怎麼去表達自己的真誠。因為騙子永遠比你畫的心思更多。所以學會一定的自我行銷技巧以及語言表達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第二: 學會自律

不管是你要用“另一條腿”和原本那條腿配合還是乾脆完全依賴另一條腿,對於這條額外的腿都是沒有人監督和管束的。沒有打卡,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

但是想要想要(持續)輸出就必須要保證自己的輸入,除了要抽時間來輸出價值外你還要分出更多的時間來充實提升自己,保證自己的產品力。

另外即使是能夠得到直接回報的輸出環節,在沒有監督的環境下人們也會因為拖延和惰性不能保持穩定。但是一個不穩定的ID是不能成為人們信賴的IP的。

所以要學會自律,學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學會劃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學會調整工作地點和工作狀態以及學會獨處。

1、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比如早上做好案例分析,中午整理資料和客戶溝通等,晚上寫文章。提前做好每週的工作計畫、每月的工作計畫,不讓自己陷入迷茫的狀態。

2、劃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

以前工作時間充裕,你可以拖延到下班後剛剛把事情做好甚至到加班。你可以很困了再繼續看一集電視劇因為你可以睡到八點還可以午休。

但是你現在多了很多的工作量,你需要把原本散漫的時間都收拾好。做好自己的時間安排,保證自己在緊張的工作的同時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又不能使得“另一條腿”跑的太慢。

3、工作地點和工作狀態

以前離開辦公室只要沒接到BOSS電話就可以安心的追劇打遊戲,但是現在你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由”的時間。

前兩天有個看到朋友發了條動態:“和一個有幾十萬粉絲的人一起看電影是什麼體驗?看一半他掏出手機來回復粉絲私信。”

想要得到必須要先付出,選擇了這條路可能你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把地鐵和公交也要當成辦公室。洗澡的時間也要用來理清自己的思路……

任何可以的時間和可以的地點都可能是你的新辦公室,這一點越早認識到越好。

4、學會獨處

同樣的因為你變得非常忙碌,你會減少很多和朋友相處的時間,會減少很多和同事閒聊的時間。你的人際關係會受到一次考驗和洗禮,會有一段時間你會很孤單。

但是獨處的時間能夠讓你對自己有更深的認知,能夠讓你深入思考。排除外界的干擾的同時更好的思想獨立,這對你進行價值輸出是十分有利的。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你想要保證自己現有的生活甚至更上一層樓的前提。假如你甘心得過且過甚至寧願降低生活水準來獲得安逸,那麼很抱歉我浪費了你七分鐘的睡覺時間。

朝九晚五的工作只佔據了我們三分之一的時間,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看似不可企及實則是我們尚未盡力。

或許我這樣說,會有很多的朋友發出質疑:

哪有什麼真正的朝九晚五,誰不是天天加班?

就算是準時下班也累死了,你還要我去兼職?

找到這份工作已經快把我折磨死了,我哪有那麼大的能力?

OK,對於那些總是很忙的朋友我想問一句你真的是每天從開始工作之後就一直在專心忙工作,並且直到下班後還要忙碌很久才能結束當天的工作嗎?

忙碌一天后確實很辛苦,但是請問那些對著電腦一整天說眼睛酸脹的朋友你們此刻為什麼不在睡覺而是拿著手機刷公眾號打王者榮耀?

找到這份工作是你花費了很大的經歷代價,但是同樣的你在這個崗位已經工作了這麼久。你已經完全勝任了這份工作。所以請你拿出當初戰勝這份工作時的努力,重新來戰勝兩條腿的工作模式,這和當初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在發出質疑之前,請先自覺丟開你的惰性。我們是在為生存而掙扎,享受暫且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為什麼說我們可以“兩條腿”奔跑?

時間上:我們看似已經被現有工作和生活沾滿的時間中,其實有一大半的時間是被我們虛度的。工作中的閒聊發呆和下班後的遊戲等。

技術上:自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優質平臺。理論上我們能夠通過平臺與任何人建立聯繫和合作關係。

能力上:你能夠通過自身的付出來換取薪酬本身就說明你已經掌握一定的技能,並且這個技能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具有價值的。

我們真正欠缺的,是發現自己一直被擱置的這條“腿”。並且學會如何使用它,找到和另一條腿合作的平衡點。

“另一條腿”是什麼?

是你自身的產品或者產品力。

因為知識付費的興起,現在國內各種類型的平臺已經基本健全。不管是微信公眾號、分答、在行還是各種直播平臺等,都為不同擁有產品裡的人提供了非常好的變現平臺。

所以不管你是任何職業,其實你都是在提供價值而不是在做重複的工作。找到你的價值所在便找到了你的“另一條腿”。

“另一條腿”要怎麼用?

目前在職場上比較容易轉化為產品的多為:諮詢、培訓和寫作等相關行業。但是因為大眾的接受度攀升和資本市場的關注,各類其他職業也逐漸有了自身的專業平臺。比如線上醫院就為醫療行業的從業者提供了專業施展的平臺。

但是其實不管是任何行業的從業者,只要你能夠注意總結積累同時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可以將其以諮詢和培訓的方式化作最簡單的價值輸出。

在我看來想要用好“另一條腿”必須要做好兩點:

第一:學會自我行銷、學會說話、學會書面表達。

自媒體時代為每個人都提供了機會,但同樣的也剝奪了每個人的機會。原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不在了,現在在香的酒也耐不住深巷子。

自媒體的林子太大,人們對你的所有瞭解都來源於你寫的東西以及你的知名度。雖然人們有需求,但是同樣的他們也害怕風險。

你會什麼、能幹什麼你要能夠準確又真誠的表達出來,要讓人們能夠相信你。

互聯網最大的弊端,大概就是在於怎麼去表達自己的真誠。因為騙子永遠比你畫的心思更多。所以學會一定的自我行銷技巧以及語言表達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第二: 學會自律

不管是你要用“另一條腿”和原本那條腿配合還是乾脆完全依賴另一條腿,對於這條額外的腿都是沒有人監督和管束的。沒有打卡,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

但是想要想要(持續)輸出就必須要保證自己的輸入,除了要抽時間來輸出價值外你還要分出更多的時間來充實提升自己,保證自己的產品力。

另外即使是能夠得到直接回報的輸出環節,在沒有監督的環境下人們也會因為拖延和惰性不能保持穩定。但是一個不穩定的ID是不能成為人們信賴的IP的。

所以要學會自律,學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學會劃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學會調整工作地點和工作狀態以及學會獨處。

1、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比如早上做好案例分析,中午整理資料和客戶溝通等,晚上寫文章。提前做好每週的工作計畫、每月的工作計畫,不讓自己陷入迷茫的狀態。

2、劃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

以前工作時間充裕,你可以拖延到下班後剛剛把事情做好甚至到加班。你可以很困了再繼續看一集電視劇因為你可以睡到八點還可以午休。

但是你現在多了很多的工作量,你需要把原本散漫的時間都收拾好。做好自己的時間安排,保證自己在緊張的工作的同時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又不能使得“另一條腿”跑的太慢。

3、工作地點和工作狀態

以前離開辦公室只要沒接到BOSS電話就可以安心的追劇打遊戲,但是現在你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由”的時間。

前兩天有個看到朋友發了條動態:“和一個有幾十萬粉絲的人一起看電影是什麼體驗?看一半他掏出手機來回復粉絲私信。”

想要得到必須要先付出,選擇了這條路可能你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把地鐵和公交也要當成辦公室。洗澡的時間也要用來理清自己的思路……

任何可以的時間和可以的地點都可能是你的新辦公室,這一點越早認識到越好。

4、學會獨處

同樣的因為你變得非常忙碌,你會減少很多和朋友相處的時間,會減少很多和同事閒聊的時間。你的人際關係會受到一次考驗和洗禮,會有一段時間你會很孤單。

但是獨處的時間能夠讓你對自己有更深的認知,能夠讓你深入思考。排除外界的干擾的同時更好的思想獨立,這對你進行價值輸出是十分有利的。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你想要保證自己現有的生活甚至更上一層樓的前提。假如你甘心得過且過甚至寧願降低生活水準來獲得安逸,那麼很抱歉我浪費了你七分鐘的睡覺時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