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位民國軍閥頗受好評,曾親自帶兵剿匪,可惜一時大意成千古罪人

清朝滅亡之後, 中國進入民國時期, 這段時期其實是比較亂, 不亞于東漢末年的三國, 各方軍閥相互攻伐, 直到張學良東北易幟後, 才讓蔣統一了中國, 不過這種統一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 當時南京政府的政令基本只在江浙一帶生效, 偏遠的地方根本沒人理會蔣介石, 比如山西、山東、四川等。

在這種複雜的國內形勢中, 山東有個軍閥比較特殊, 他就是韓複榘。 韓複榘原本是馮玉祥麾下將領, 蔣介石為了籠絡他, 便讓他管理山東地區, 於是韓複榘成為山東省主席, 不過山東並非那麼好管, 因為當地土匪太多了, 自古以來山東是出“響馬”最多的地方, 比如隋唐時期的秦瓊、程咬金, 北宋時的梁上好漢, 都是來自于山東的土匪。

韓複榘上任之後,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剿匪, 雖然韓複榘是個粗人, 但對於剿匪工作還是很認真的, 他曾多次親自上陣指揮,

用軍隊把山東大大小小的土匪剿滅, 在韓複榘的治理之下, 山東倒也過了一段和平日子, 至少對於老百姓而言, 相對比較安穩了,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七年, 正因為韓複榘在山東治理的這七年, 所以當地人對他評價非常不錯。

然後這樣的好日子沒持續多久,

盧溝橋事變爆發了, 中國正式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山東靠近東北一帶, 是日軍的重點進攻對象, 日軍侵佔天津之後,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山東和山西, 並企圖南北夾擊, 最終在徐州會師, 日軍的狼子野心讓山東的韓複榘壓力山大, 作為山東省主席, 按理說他應該奮力抵抗, 但他卻犯了一個錯誤。

站在國家大義角度而言, 韓複榘應該抵禦日軍的進攻, 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而言, 韓複榘也應該抵禦日軍保住自己山東省主席的位置, 不過他看到山東閻錫山的做法, 一下子犯了糊塗, 當日軍進攻山西時, 閻錫山為了保全自己的權利, 不允許中央軍進入抵禦日軍, 而韓複榘做得比閻錫山更加誇張, 為了保住實力,

面對日軍的進攻, 他直接下令不抵抗。

韓複榘不抵抗的結果非常嚴重, 日軍兵不血刃就佔領了山東, 當時韓複榘剿匪那一股狠勁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正因為韓複榘的一時大意, 沒有把問題的關鍵點想清楚, 所以丟失山東韓複榘難辭其咎, 山東百姓跟東北一樣,

淪為日軍鐵蹄下的俘虜, 說韓複榘是民族罪人一點不為過。

後來蔣召集各地軍閥開會, 旁敲側擊的批評韓複榘一槍不放丟失山東, 韓複榘本就是個粗人, 說話不經過腦子, 他突然冒出一句:“山東丟了我負責, 那南京丟了誰負責?”蔣聽後二話不說, 很快找了個機會, 把他給槍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