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晁蓋死後,吳用為何不讓宋江攻打曾頭市

晁蓋去世, 梁山泊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山寨不可一日無主, 林沖與公孫勝、吳用並眾頭領商議, 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 諸人拱聽號令。 宋江半推半就的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進行了一次臨時性的排名。 從嚴格意義上講, 此次算不上排名, 只是對山寨進行新的部署。

一切完畢之後, 宋江聚眾商議, 欲要與晁蓋報仇, 興兵去打曾頭市。 就在此時, 吳用蹦出來說了這樣一番話, 原著道:“哥哥, 庶民居喪, 尚且不可輕動。 哥哥興師, 且待百日之後, 方可舉兵, 未為遲矣。 ”

吳用這話說的對嗎?不對, 完全是一句屁話。 難道兩軍交戰, 死了主將, 這場仗就不打了嗎?不可能。 再說了, 接下來他們也打了大名府。

所以, 吳用說出這些話另有目的。 有何目的呢?

一、助宋江坐穩第一把交椅

晁蓋死了, 他的遺囑是:“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 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晁蓋明知道宋江武藝不行, 不可能捉得射死他的人,

卻留下了這樣的遺囑。 這是對宋江的不信任, 更是向梁山好漢傳達“宋江不能做梁山之主”的訊息。

這話, 宋江和吳用很清楚, 其他喜歡動腦子且不是宋江鐵杆心腹的好漢也是清楚的。 假如此時去打曾頭市, 與宋江不是一條心的好漢便會拼了命的搶著殺史文恭。 假如某位不具備做梁山之主條件的好漢殺死史文恭, 那這第一把交椅給不給他做呢。 給他座, 宋江不能當老大;不給他座, 宋江便是不仁不義, 兩難。

因此, 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不打曾頭市, 讓宋江先坐上第一把交椅, 讓江湖和梁山泊的兄弟習慣了宋江。 等到百日之後, 江湖上都知道梁山泊老大是宋江, 梁山泊好漢也都認為宋江最合適坐第一把交椅的時候,

再去攻打曾頭市, 那時候不管誰捉得史文恭, 也不會搶宋江的位置。

二、避其鋒芒以及躲避官軍

曾頭市剛打了勝仗, 正是士氣最旺的時候。 一旦現在去打, 梁山泊付出的代價會很大。 並且, 曾頭市是大的家族, 他們與官府的關係很好。 晁蓋已經打了曾頭市, 官府聞風而動, 定與曾頭市聯合, 等待梁山泊自投羅網。 沒有了水泊特殊的地理優勢, 梁山泊大軍必敗無疑。 因此, 此時不能打曾頭市。 怕的不是曾頭市, 而是官府。

百日之後, 官軍早已離去, 曾頭市也放鬆了警惕。 屆時,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曾頭市唾手可得。

當然, 這不是絕對的, 只是打與不打的一種選擇。

三、為何打曾頭市

晁蓋打曾頭市是為了挽回自己在梁山泊的危局, 可對外宣稱的是替宋江搶回段景住進獻的照夜玉獅子馬以及曾頭市對梁山泊的不敬。 宋江馬上去打曾頭市, 恰恰證明了晁蓋是為他搶馬而死。 宋江不去打, 證明他對馬不感興趣, 其他人便會對晁蓋為何去打曾頭市產生疑問。 是晁蓋有私心呢?還是真去替宋江搶馬呢?

那麼, 吳用就不怕宋江擔上不仁不義的駡名?不怕, 他不動武的原因是出於對晁蓋的尊重。 僅就這一個理由, 江湖人也不會罵宋江。

四、有比報仇更重要的事

對梁山泊而言, 替晁蓋報仇, 遠遠不如在短時間內增強梁山泊的實力。 之後, 北京大名府在城龍華寺僧人大圓提起盧俊義, 宋江和晁蓋的表現證明了這一點, 原著道:“宋江問起北京風土人物, 那大圓和尚說道:頭領如何不聞河北玉麒麟之名?宋江、吳用聽了, 猛然省起, 說道:你看我們未老, 卻恁地忘事!北京城裡是有個盧大員外, 雙名俊義, 綽號玉麒麟, 是河北三絕。 祖居北京人氏, 一身好武藝, 棍棒天下無對。 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時, 何怕官軍緝捕, 豈愁兵馬來臨!”

迅速增強梁山泊的實力,抵禦官軍的緝捕才是正事。為晁蓋報仇,只是些許小事。

五、等待招安

打華州的時候,宋江便與宿太尉有了聯絡,且提出了招安。招安一事是梁山泊的大事。假如能在短時間內將招安一事提上日程,且能成功招安。到時候,拿史文恭只是宋江一道政令的事。

只可惜,還沒來得及招安,鬱保四便搶了馬匹送給了曾頭市,讓宋江和吳用不得不去攻打。去打之前,從宋江的話中也可以看出,替晁蓋報仇其實不重要,原著道:“段景住備說奪馬一事,宋江聽了,大怒道:前者奪我馬匹,今又如此無禮!晁天王的冤仇未曾報得,旦夕不樂。若不去報此仇,惹人恥笑!吳用道:即目春暖,正好廝殺。前者進兵失其地利,如今必用智取。”

晁蓋被殺之仇在宋江心裡只排第三,第一是照夜玉獅子馬的仇,第二是此次二百余匹好馬的仇。

吳用出於以上五點的考慮,說出了那句屁話,將為晁天王報仇一事壓下。這就是所謂的兄弟,人情薄如紙。假如沒有丟失二百餘匹戰馬,攻打曾頭市也不會提上日程。晁蓋的時代已經過去,明天書生跟大家講一下盧俊義。

萌書生解讀《西遊記》、《水滸傳》、歷史與傳統文化等持續更新。不媚俗、不借鑒,觀點獨特,耐人尋味。看更多精彩文章,請及時關注。

豈愁兵馬來臨!”

迅速增強梁山泊的實力,抵禦官軍的緝捕才是正事。為晁蓋報仇,只是些許小事。

五、等待招安

打華州的時候,宋江便與宿太尉有了聯絡,且提出了招安。招安一事是梁山泊的大事。假如能在短時間內將招安一事提上日程,且能成功招安。到時候,拿史文恭只是宋江一道政令的事。

只可惜,還沒來得及招安,鬱保四便搶了馬匹送給了曾頭市,讓宋江和吳用不得不去攻打。去打之前,從宋江的話中也可以看出,替晁蓋報仇其實不重要,原著道:“段景住備說奪馬一事,宋江聽了,大怒道:前者奪我馬匹,今又如此無禮!晁天王的冤仇未曾報得,旦夕不樂。若不去報此仇,惹人恥笑!吳用道:即目春暖,正好廝殺。前者進兵失其地利,如今必用智取。”

晁蓋被殺之仇在宋江心裡只排第三,第一是照夜玉獅子馬的仇,第二是此次二百余匹好馬的仇。

吳用出於以上五點的考慮,說出了那句屁話,將為晁天王報仇一事壓下。這就是所謂的兄弟,人情薄如紙。假如沒有丟失二百餘匹戰馬,攻打曾頭市也不會提上日程。晁蓋的時代已經過去,明天書生跟大家講一下盧俊義。

萌書生解讀《西遊記》、《水滸傳》、歷史與傳統文化等持續更新。不媚俗、不借鑒,觀點獨特,耐人尋味。看更多精彩文章,請及時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