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一種經典的汽車擋位佈局,90%的人都不知道!

“懷擋和地擋”?或許很多人會產生疑惑, 由於國內的車型基本上都是採用地擋的形式, 如果沒有特意去瞭解, 不知道懷擋為何物也實屬正常。

換擋機構出現於1900年, 而“懷擋”設計的出現, 則完全要歸功於美國人。 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 正處於黃金經濟期的美國, 汽車工業發展非常迅猛, 自動擋車型也是相當普及。 “懷擋”模式的出現很大程度的節省了前排空間, 前排甚至可以像後排一樣設計成三個座位, 並且他們認為換擋杆放到方向盤後面, 在使用上也沒什麼不方便的, 隨後懷擋車開始在北美地區大行其道。

據說, 汽車上第一根立柱型換擋杆(即換擋杆安置於方向盤之下)來自通用旗下的皮蒂亞克汽車公司, 換句話說, 通用汽車公司開創了懷擋佈局的先河。 然而現在很多人一提起懷擋設計首先想起卻是賓士, 這又是為何呢?

在當時, 賓士將美國作為第一大市場,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 也把很多車型設計成“懷擋”!但後來懷擋慢慢被消費者冷落, 更直接弊端更少的地擋又受歡迎起來。 採用懷擋的車型越來越少了, 但是賓士一直將懷擋設計保留到現在, 最終形成了招牌特色。 可以說是賓士的執拗造就了消費者對於懷擋這一特色設計的認知, 所以沒有深入瞭解過的人誤認為賓士才是“懷擋”設計的發起者也並不奇怪。

懷擋設計在現如今的市場上已經漸漸消亡了, 大多數的車型則更傾向於“地擋”這種形式, 一種技術的誕生和消失都有其必然存在的因素,

“懷擋”設計的消失並不是莫名其妙的, 有人質疑“懷擋”設計存在安全隱患。 因為, “懷擋”檔杆的位置在雨刷器附近, 而當下雨需要開啟雨刷器時, 很容易造成換擋杆的誤操作, 並且為行車安全埋下了隱患。

當然誤操作並不是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則是碰撞安全問題。

由於車輛再發生碰撞時方向盤會發生塌陷, 而這時懷擋檔杆的機構比較大, 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 所以無法滿足方向盤塌陷的安全標準, 所以懷擋也就逐漸開始退出市場。

時至今日, 懷擋設計即使依然存在於少部分車型身上(通用GL8、賓士、寶馬i3和特斯拉等等), 基本上也都改成了電子檔杆, 使用的便利性好了很多。 基本上手不離開方向盤, 光靠手指撥動就可以操作, 就算誤操作也有程式保護, 根本不用擔心會出現什麼大問題。

小結

懷擋和地擋就像手動擋和自動擋一樣,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革新,舊的被新的替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尤其是在汽車這樣一個發展迅速的技術領域,不過不排除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它好玩,像賓士一樣執拗的堅持懷擋結構,又或者是像許多人認為手動擋才能真正體驗開車的感覺,不管是對玩家還是普通人而言總有它存在的道理。

小結

懷擋和地擋就像手動擋和自動擋一樣,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革新,舊的被新的替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尤其是在汽車這樣一個發展迅速的技術領域,不過不排除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它好玩,像賓士一樣執拗的堅持懷擋結構,又或者是像許多人認為手動擋才能真正體驗開車的感覺,不管是對玩家還是普通人而言總有它存在的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