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夜讀」外婆在燈杆壩賣醪糟

點擊上方“自貢網”可關注我們

燈杆壩長約400米, 街的兩邊除了商鋪密密麻麻, 還有眾多提籃小賣的小生意人, 整條街上, 除了雞叫鵝叫, 還有羊肉湯飄香, 中草藥的藥香, 對了, 還有我外婆蒸的醪糟香。 那時外婆的家就在電影院背後, 離燈杆壩很近, 上世紀80年代中期, 改革開放的東風勁吹, 吹得我外婆心暖暖的, 她突然想把年輕時蒸醪糟的手藝撿起來, 到燈杆壩賣醪糟, 她一說出她的想法, 把我們嚇一跳:都80歲掛零呢, 您要趕什麼時髦?於是紛紛勸阻。

外婆是鐵了心“下海”, 並說, 我憑自己的手藝找錢, 政府都支持的!她把“政府”搬出來, 大家就不好阻攔了。 於是, 在燈杆壩中段的街沿口上, 就多了一個白髮蒼蒼, 滿臉皺紋, 穿著藍布圍腰的老婆婆在賣醪糟。

蒸醪糟程式並不複雜, 其關鍵步驟是糯米煮好後放“曲子”的量的掌握, 多了不行, 少了也不行, 這都會影響醪糟的口感和品質,

外婆在這方面有如神助, 從來沒有失手過, “曲子”和好後就進入“發酵”階段, 把糯米用陶瓷缽鉢蓋好, 放在竹羅兜裡, 下面墊穀草上面放棉絮保溫, 幾天後, 一股醉人的酒香就彌漫開來, 於是揭開棉絮, 浸潤著酒香的醪糟就成熟了。

醪糟的滋補功能成為產婦補養身體的首選, 它滋陰效果好, 產婦每天吃的醪糟煮蛋, 醪糟的用量很大, 醪糟也是做菜的一味“佐料”, 尤其是燒魚時, 放點醪糟, 即去腥又提鮮。 平常用醪糟煮糯米粉子小湯圓也是一道美食, 我小時候非常愛吃醪糟小湯圓, 但吃多了也“生濕”, 導致我臉上長出又紅又癢的痘痘。

那幾年外婆的醪糟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逐漸, 外婆的名聲傳開了, 只要一說燈杆壩萬婆婆的醪糟, 大家都誇好!慢慢的, 別人看見外婆的生意好了, 也來賣醪糟, 甚至出現了冒用“萬婆婆”名字的事情, 這時候想起, 如果當時有品牌意識, 去註冊一個“萬婆婆醪糟”的品牌, 保不准與“方太油煙機”有一拼吧。

我的一個同事路過燈杆壩, 在一個自稱萬婆婆的人手裡買了醪糟,

來給我說, 我一聽她說的位置就知道不是我外婆, 跟我外婆一對證, 果然不是, 是一個叫陳婆婆的, 但外婆聽了一點不生氣, 還高興的說, 我一個老婆子居然賣醪糟賣出了點名氣。

外婆大約做了三四年醪糟生意後, 就聽從晚輩的勸告歇業了。

醪糟生意沒做了, 但外婆一說起曾經的醪糟生意在我們小輩面前, 是很有成就感的, 也成了她晚年生活的一段美好的回憶。 偶爾, 街坊四鄰誰家媳婦生孩子來請外婆幫忙做醪糟, 外婆都很高興, 因為她的手藝又有機會露一手了, 好像還感謝鄰居記得她。

外婆活了93歲。 隨著外婆的故去, 也把她做醪糟的手藝帶走了, 我媽、我姨媽以及五個表兄妹竟沒有一個繼承了外婆蒸醪糟的手藝, 每當吃到從市場上買的醪糟就想起外婆的醪糟, 不由感歎, 外婆一個舊社會過來的婦女能夠及時把握商機, 在高齡情況下, 毅然決然下海, 這種眼光魄力真令我等小輩自愧不如, 懷念外婆, 懷念外婆做的美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