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如果再選擇,戴威不知道會不會後悔拿了朱嘯虎的錢?

文/木暮

當然, 把手不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朱嘯虎對外宣稱是吳波太不聽話, 言下之意或許是不配合自己做宣傳, 所以後來在投滴滴的時候朱嘯虎一定是對程維做過DD的,

這個言語謙虛, 性格毫不張揚的年輕人肯定不像吳波那麼老練世故。 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媒體上並沒有程維的太多聲音, 哪怕是滴滴快的合併之後, 滴滴的對外也基本是柳青在主導。

如果再選擇,

戴威不知道會不會後悔拿了朱嘯虎的錢?

滴滴的成功, 讓朱嘯虎迅速躋身為早期投資圈的當紅炸子雞, 朱很清楚, 這個行業和娛樂圈一樣, 前浪還沒站穩就可能被後浪拍倒。 同時他驚奇的發現, 自己也可以像老大哥們一樣, 造風口了, 於是, 舉著共用大旗的他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又找到了ofo, 雖然戴威並不是常見的屌絲創業者出身, 但沒有融資經驗的他面對投資圈的老狐狸時, 這個有著良好教養的年輕人毫無疑問就接受了。

在ofo身上, 朱嘯虎把他的非官方獨家PR發言人詮釋的非常到位,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 媒體都不知道ofo的創始人是誰, 更不用說大眾了。 。 。

正當朱以為劇本會像自己設想的那樣, 幾個月內就合併結束戰鬥, 他突然發現這次好像不太一樣, 騰訊的入場比想像的要更早一些, 而且, 站在了他的對立面, 並且似乎對他的做法不是很感冒。

另外一個更關鍵的是, 他發現同樣謙遜的戴威卻更難控制, 戴威並不滿足於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了, 初期他不瞭解投資圈,

還可以讓別人幫忙指手畫腳, 但是, 當現在, 自己對資本已經足夠熟悉, 而且, 家境本就優越的他並不像某些草根創業者, 他天生養成的格局就更大。 創業對他來講, 只是一個過程。 他是主導者, 他應該主導這個過程, 而不是做個傀儡。

胡瑋煒的鈍的力量, 不知道會不會被打磨光

2016年, 離開《商業價值》的胡瑋煒開始像她的很多同行一樣, 開始做一個細分領域的自媒體, 在過去的幾年裡, 這是多數傳統媒體的一個縮影, 大批優秀的記者編輯在紙媒下滑的大環境下不得不離開, 受商業價值旗下極客公園的影響, 她選擇了更細分的汽車方向, 起名為Geekcar。

很自然, 她很快就遇到了偶爾做投資的在汽車領域做了10幾年的李斌, 和大多數剛開始做投資的成功創業者一樣,

李斌也喜歡時不時的為創業者提供一些他喜歡的創業思路, 摩拜就是這麼起來了。

剛開始做天使投資的人都有一個特點, 喜歡擼起袖子跟創業者一起幹,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喜歡, 而是因為看不上創業者本身的一些做法, 著急創業者怎麼能這麼笨, 這是通病。 一般, 投過10個以上項目的天使投資人就乖乖的不插手了。 所以, 當胡瑋煒面對李斌的插手時, 雖然心裡會有那麼一絲絲膈應, 但還是會接受的, 哪怕是把王曉峰塞進來之後。

做了10年媒體的胡瑋煒一定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對外發聲,但很可惜,摩拜算她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第一次融資,在這方面,她仍然是一個小白,一直在被別人往後推,所以,慢慢地,你只知道摩拜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卻不知道這個公司的創始人是誰,也許有一天,沒有人會再記得這位胡阿姨?

為什麼投資人會越來越成為主角?

通常的意義中,投資人成為主角一般是企業發展的不好,不得不出來收拾殘局,被迫的。而當一個企業發展的好的時候,投資人是絕對不能越俎代庖的,否則,是會被行業鄙視的。

但是在今天,GPLP君卻發現,越來越多的早期投資人開始走上台前,一般的媒體論壇採訪做個嘉賓已經滿足不了他們曝光的需求了,在今天,如果一個月內沒有一家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的消息,可能下個月的項目你就不是第一批接觸得到。

究其原因,還是現在的早期創業項目數量和早期投資機構在最近幾年內實現了大爆發,從創業大街的那杯咖啡起,短短幾年,項目增加了至少10倍,投資人也至少增加了10倍,原來的小溪突然變成了汪洋大海,原來只有幾十米的小街道變成了上千米的購物街,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如果不能夠長期保持熱度,很快就會被忽視掉。你看,連傳統的vc榜單裡都分出一個早期投資機構的榜單,就知道早期投資的競爭有多那麼激烈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作為早期投資機構投資人,還是應該恪守規則,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小股東該做的事情吧,競爭永遠都很激烈,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利就去代表被投企業的創始人。否則,當他們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時,你的所有人設都會在一瞬間坍塌。

做了10年媒體的胡瑋煒一定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對外發聲,但很可惜,摩拜算她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第一次融資,在這方面,她仍然是一個小白,一直在被別人往後推,所以,慢慢地,你只知道摩拜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卻不知道這個公司的創始人是誰,也許有一天,沒有人會再記得這位胡阿姨?

為什麼投資人會越來越成為主角?

通常的意義中,投資人成為主角一般是企業發展的不好,不得不出來收拾殘局,被迫的。而當一個企業發展的好的時候,投資人是絕對不能越俎代庖的,否則,是會被行業鄙視的。

但是在今天,GPLP君卻發現,越來越多的早期投資人開始走上台前,一般的媒體論壇採訪做個嘉賓已經滿足不了他們曝光的需求了,在今天,如果一個月內沒有一家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的消息,可能下個月的項目你就不是第一批接觸得到。

究其原因,還是現在的早期創業項目數量和早期投資機構在最近幾年內實現了大爆發,從創業大街的那杯咖啡起,短短幾年,項目增加了至少10倍,投資人也至少增加了10倍,原來的小溪突然變成了汪洋大海,原來只有幾十米的小街道變成了上千米的購物街,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如果不能夠長期保持熱度,很快就會被忽視掉。你看,連傳統的vc榜單裡都分出一個早期投資機構的榜單,就知道早期投資的競爭有多那麼激烈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作為早期投資機構投資人,還是應該恪守規則,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小股東該做的事情吧,競爭永遠都很激烈,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利就去代表被投企業的創始人。否則,當他們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時,你的所有人設都會在一瞬間坍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