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著名的十大飯局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比吃飯更重要的了。 每一個飯局, 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 不光是在古代, 在現代好多談生意, 做買賣的都是在飯桌上談論下來的。 看看古代歷史上扭轉乾坤的飯局有哪些吧?

一、澠池之會(最不辱使命的飯局)

人物有:秦襄王、趙文王、藺相如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第二年, 秦藉口趙不跟它聯合攻齊, 派兵攻下趙的兩座城池, 斬殺趙國三萬人。 秦在對趙進行軍事威脅的同時, 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趙國屈服。 詭計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 約趙王在澠池會談。 趙王害怕上當, 又不敢不去。 藺相如為了祖國榮譽, 不怕犧牲, 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 在宴會上, 他與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寸步不讓, 使秦王理屈詞窮, 毫無所得, 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

二、鴻門宴(殺機四伏的飯局)

人物:劉邦、張良、樊噲、曹無傷、項羽、范增、項莊、項伯

鴻門宴後世用來比喻不懷好意的人, 這個故事家喻戶曉。 是秦末項羽為劉邦設下的“鴻門夜宴”, 是為了誅除劉邦, 但此事為項伯知悉, 項伯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 向劉邦大軍報訊。 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去不得的兇險之地,

但張良卻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 赴會也許能有生機, 劉邦無奈只得應約前往。

鴻門宴當日, 範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 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 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 範增便再命''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一心要在席中把劉邦刺死, 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噲給劉邦解了圍, 劉邦終於更借往如廁而逃遁而去, 回到軍中後立即將曹無傷誅殺。

三、群英會(最坑人的飯局)

人物:龐統、諸葛瑾、黃忠、周瑜、諸葛亮、蔣幹、呂蒙、魯肅

三國時曹操派蔣幹去周瑜帳中勸降歸順曹操, 周瑜大擺筵席, 並禁止在席間談論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 只是在座上觥籌交錯, 大笑暢飲。 飲至天晚, 周瑜裝醉。 蔣幹被周瑜刺激得夠嗆, 倒也絲毫不敢提及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 但為了向曹丞相有個交代, 於是他劍走偏鋒, 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為。 後來曹操果然中計, 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 於是, 一個勸降不成, 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盜取敵方機密, 另一個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 這赤壁之戰,

蔣幹也算為東吳立了大功!

四、煮酒論英雄(最霸氣的飯局)

人物: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張遼

東漢末年,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 卻勢單力薄, 為防曹操謀害, 不得不在住處後園種菜, 親自澆灌, 以為韜晦之計。

一天, 劉備正在澆菜, 曹操派人請劉備入府,煮酒談論當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嚇了一跳,把手中拿的筷子掉到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動,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連聖人對迅雷烈風也會失態,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心劉備了。

五、東晉新亭會(最鼓舞人心的飯局)

人物:王導、周顗

西晉末年,中原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後,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

南渡後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常心懷故國。每逢閒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歎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夷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立時變色,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這麼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

六、貴妃醉酒(最香豔的飯局)

人物:楊貴妃、高力士等

貴妃醉酒,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飯局。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楊貴妃聞訊,懊惱痛恨。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且婦女于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情難自禁。

七、杯酒釋兵權(四兩撥千斤的飯局)

人物: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王彥超

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著名的酒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北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一直擔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年的作為。於是在961年,趙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唉聲歎氣個不停,眾人問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後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還鄉以享天年,並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他們的兵權從此被徹底解除了。

八、乾隆千叟宴(最豪華的飯局)

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禦宴。乾隆五十年,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被邀請的老人約有3000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這場酒局不但有禦廚精心製作的免費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免千叟宴這場浩大酒局,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九、飲中八仙長安酒會(最有詩意的飯局)

出席人物: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李璡: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左相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美少年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書法家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辯論家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雖說飲中八仙長安酒會沒有詳實的歷史文獻可準確求證,但有杜甫的詩《飲中八仙歌》佐證。說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酒色齊聚,且飲且賞;坐而論道,醉而忘憂;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裡挑燈,燈下尋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為聖,酒濁為賢;酒亂汝性,酒壯我膽;酒林高手,飲壇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

十、杜康美酒醉劉伶(最沒素質的飯局)

出席人物:杜康、劉伶

飯局始末:

傳說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酒量極大舉世無雙。由於對政治不滿,他經常出外遊歷喝酒。有次他來到洛陽,走到杜康酒坊門前。只見門上的對聯寫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橫批:“一醉三年”。

劉伶一見這副對子,心想:這酒坊的主人太孤陋寡聞,竟然不知我劉伶的大名,連這般海口也敢誇。既然你杜康口氣這麼大,我劉伶今日就讓你見識一下啥叫海量,想著就進了酒坊。劉伶喝了一杯,口感甚好,叫杜康再上。杜康勸他不要再喝,劉玲哪裡聽得進去。第二杯下肚,不覺有點微醺,心想這酒真的不錯,還要再上。杜康說,你再喝就要醉了。劉玲不依,酒過三巡,不覺有點把持不住,口中喃喃:“頭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還甜,三杯酒兒一下肚,但覺天旋地也轉,頭暈腦花眼發藍。”劉伶一路喃喃吟唱,到家就爛醉如泥。他把妻子叫到床前:“我要死了,把我埋在酒池內,上邊埋上酒糟,捌制壺給我放在我身邊。”說完,他就死了。劉伶一生好酒,因此他的妻子也就照法將其安葬。

三年過後,杜康來訪劉伶。劉伶的妻子問他有什麼事,杜康說劉玲三年前喝了酒還沒有給錢。劉妻一聽,火不知打哪裡來:“劉伶三年前不知喝了誰家的酒,到家就死了。原來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要錢,我還找你要人呢!”杜康說:“那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你快領我去埋他的地方看看。”他們來到酒池,翻開酒糟,劉伶果然面色紅潤。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劉伶醒來,醒來!”只見劉伶打了個哈欠,口中又喃喃有聲:“好酒啊,好酒!”

從此,杜康美酒醉劉伶傳為歷史佳話。到了東漢之年,三國曹操在其不朽的《短歌行》,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開唱,其中“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亦成為中國文化的千古名句。

曹操派人請劉備入府,煮酒談論當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嚇了一跳,把手中拿的筷子掉到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動,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連聖人對迅雷烈風也會失態,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心劉備了。

五、東晉新亭會(最鼓舞人心的飯局)

人物:王導、周顗

西晉末年,中原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後,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

南渡後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常心懷故國。每逢閒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歎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夷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立時變色,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這麼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

六、貴妃醉酒(最香豔的飯局)

人物:楊貴妃、高力士等

貴妃醉酒,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飯局。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楊貴妃聞訊,懊惱痛恨。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且婦女于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情難自禁。

七、杯酒釋兵權(四兩撥千斤的飯局)

人物: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王彥超

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著名的酒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北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一直擔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年的作為。於是在961年,趙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唉聲歎氣個不停,眾人問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後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還鄉以享天年,並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他們的兵權從此被徹底解除了。

八、乾隆千叟宴(最豪華的飯局)

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禦宴。乾隆五十年,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被邀請的老人約有3000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這場酒局不但有禦廚精心製作的免費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免千叟宴這場浩大酒局,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九、飲中八仙長安酒會(最有詩意的飯局)

出席人物: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李璡: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左相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美少年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書法家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辯論家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雖說飲中八仙長安酒會沒有詳實的歷史文獻可準確求證,但有杜甫的詩《飲中八仙歌》佐證。說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酒色齊聚,且飲且賞;坐而論道,醉而忘憂;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裡挑燈,燈下尋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為聖,酒濁為賢;酒亂汝性,酒壯我膽;酒林高手,飲壇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

十、杜康美酒醉劉伶(最沒素質的飯局)

出席人物:杜康、劉伶

飯局始末:

傳說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酒量極大舉世無雙。由於對政治不滿,他經常出外遊歷喝酒。有次他來到洛陽,走到杜康酒坊門前。只見門上的對聯寫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橫批:“一醉三年”。

劉伶一見這副對子,心想:這酒坊的主人太孤陋寡聞,竟然不知我劉伶的大名,連這般海口也敢誇。既然你杜康口氣這麼大,我劉伶今日就讓你見識一下啥叫海量,想著就進了酒坊。劉伶喝了一杯,口感甚好,叫杜康再上。杜康勸他不要再喝,劉玲哪裡聽得進去。第二杯下肚,不覺有點微醺,心想這酒真的不錯,還要再上。杜康說,你再喝就要醉了。劉玲不依,酒過三巡,不覺有點把持不住,口中喃喃:“頭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還甜,三杯酒兒一下肚,但覺天旋地也轉,頭暈腦花眼發藍。”劉伶一路喃喃吟唱,到家就爛醉如泥。他把妻子叫到床前:“我要死了,把我埋在酒池內,上邊埋上酒糟,捌制壺給我放在我身邊。”說完,他就死了。劉伶一生好酒,因此他的妻子也就照法將其安葬。

三年過後,杜康來訪劉伶。劉伶的妻子問他有什麼事,杜康說劉玲三年前喝了酒還沒有給錢。劉妻一聽,火不知打哪裡來:“劉伶三年前不知喝了誰家的酒,到家就死了。原來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要錢,我還找你要人呢!”杜康說:“那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你快領我去埋他的地方看看。”他們來到酒池,翻開酒糟,劉伶果然面色紅潤。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劉伶醒來,醒來!”只見劉伶打了個哈欠,口中又喃喃有聲:“好酒啊,好酒!”

從此,杜康美酒醉劉伶傳為歷史佳話。到了東漢之年,三國曹操在其不朽的《短歌行》,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開唱,其中“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亦成為中國文化的千古名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