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大熊貓的地位如何,最早曾做過蚩尤坐騎,怪不得蚩尤被幹掉了

從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所出土的始熊貓化石可以得知;早在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 熊貓就已經出現了。 在漫長的環境下,

許多熊貓同代的動物都已經滅絕了, 但是大熊貓卻存活了下來成為了活化石。 大熊貓的別名還有竹熊、華雄、銀狗、大棕熊等, 除此之外大熊貓還有許多有趣的古代名——食鐵獸、貔貅、騶虞、執夷、貘(mò)、洞尕(gǎ)等。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 十分驍勇善戰。

蚩尤被稱為是中國神話當中的武戰神。 傳說蚩尤曾打敗過炎帝, 後來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對付蚩尤。 有的人說蚩尤當時的坐騎是貔貅, 而貔貅就是大熊貓。 蚩尤最終是被黃帝所擊敗的, 隨後黃帝就收了貔貅為自己所用, 在《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道:“教熊羆貔貅貙虎, 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也就是說黃帝馴養虎、豹、貔貅(大熊貓)等威猛動物為軍隊衝鋒陷陣, 在阪泉戰敗了炎帝。 一想到黃帝和蚩尤騎著大熊貓上戰場殺敵, 大熊貓的屁股一扭一扭的, 畫面感真是十足啊。

大熊貓也被稱為是“食鐵獸”。 直到現在, 大熊貓也確實還有著啃食鐵器的習慣。 在國內飼養的大熊貓確實有過啃食鐵盆, 還消化掉的事件, 這是因為大熊貓需要某種微量元素才會這樣做的。 古代就記載過有大熊貓到村莊村民家中尋找食鹽, 舔舐鍋盆中殘留的鹽分, 所以大熊貓才會被稱為是“食鐵獸”。

大熊貓的地位, 其實在古代就早已定下了。 據史書記載, 大熊貓的數量在古代也不是很多, 早就被皇室貴族認為是奇珍異獸。 在漢武帝時期, 大熊貓就被作為市皇族飼養的寵物, 供皇帝狩獵。 西晉時期, 古人認為大熊貓只吃竹子, 溫順而不傷害人, 於是稱呼其為“騶虞”, 象徵著和平;把它畫在軍旗上可用作求和或者停戰之用。 到了唐朝, 大熊貓就被作為“外交官”,

由武則天送給了日本。 如今大熊貓的賣萌技術, 已經征服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世界各國人們就希望目睹大熊貓可愛的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