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後世界上最殘酷的內戰衝突,可悲的是被國際社會所漠視

剛果(金)陸地面積約234.5萬平方公里, 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國家, 人口超過7100萬。 位於非洲中心地帶。

國際救援組織估計, 自1998年剛果戰爭爆發以來, 至少有390萬人死難, 使得這場戰爭成為二戰後世界上最殘酷的衝突。

直到今天, 剛果每天仍有1250人死於與戰爭相關的原因。 在許多方面, 這個國家依然與過去一樣破碎、脆弱和危險, 也就是說, 這裡是地球上最惡劣的地方。

剛果共和國位置


然而, 剛果很少登上世界媒體的頭條, 這個國家在國際捐助名單上的排名很低。 國際社會的漠視讓人不解。

剛果豐富的自然資源沒有成為這個國家重建經濟的支柱, 反倒變成了貪婪者搶奪的果實, 這正是剛果內戰連綿不息的直接誘因。

山頭林立的武裝派別對富含金礦地區的人民進行了種族屠殺、強姦和折磨, 許多無辜平民暴屍街頭。

無辜的孩子


如果說礦產資源豐富是剛果噩夢的直接誘因, 那麼管理效能的缺乏就是這個國家連綿不斷苦難的根源。 缺乏連續穩定的政府管理系統, 腐敗叢生。  

武裝分子

1960年, 剛果從比利時贏得獨立。 在美國支持下, 莫布托掌管了剛果, 但他卻是非洲歷史上最腐敗的政權。

自己貪婪地攫取了數以十億計的國有公司, 卻讓整個國家處於痛苦的掙扎當中。


1996年, 烏干達和盧旺達聯合入侵剛果, 打擊藏在剛果東部叢林裡的胡圖族武裝。 莫布托倉皇出逃, 入侵者扶持了卑賤的叛軍首領卡比拉做總統。

顛沛流離的難民

1998年, 卡比拉與胡圖武裝越走越近, 盧旺達和烏干達再次入侵剛果, 引發了非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對資源和權力的爭奪讓至少八個非洲國家捲入戰爭。

2003年4月, 剛政府和國內各派就過渡期權力分配問題達成一致, 局勢得以緩和。 目前剛果(金)依然武裝派別林立,

時有武裝衝突。

死難的人

多年野蠻破壞留下的創傷, 讓剛果社會和基礎設施支離破碎。 這個國家惡劣的衛生條件、疾病、營養不良和流離失所變得司空見慣。 常見的可治癒的疾病變成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讓我們祝願這個國家能早日擺脫戰亂, 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萬水千山總是情, 點個關注行不行 ?評論分享也都行,祝你擁有好心情! 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萬水千山總是情, 點個關注行不行 ?評論分享也都行,祝你擁有好心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