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兒突發羊角風,怎麼辦?!

小兒癲癇的急救護理

癲癇俗稱“羊角風”,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複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征。 是由陣發性、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的驚厥發作。 小兒癲癇可能是由於產傷、染色體異常等先天性疾病、腦部疾病、中毒、遺產因素等引起的。

症狀表現

癲癇發作時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但都具有突發、突止和週期性發作的特點,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癲癇發作臨床表現。

1.兒童癲癇早期症狀

患兒在餵奶及睡眠時頭部多汗, 由於汗液刺激, 患兒童喜歡搖頭。 搖頭時枕部受到摩擦, 日久而致脫髮。

此外, 患兒煩躁不安, 睡眠時易驚醒。

2.兒童癲癇大發作又稱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大發作時突然神志喪失, 全身強直陣攣性抽動, 呼吸暫停, 口吐白沫, 四肢抽動, 可能伴有舌咬傷和尿失禁。 持續1~5分鐘, 抽動停止後入睡。 醒後頭痛、無力, 對發作無記憶。

3.兒童癲癇局限性發作又稱為簡單部分運動性發作

表現為病灶對側口角、眼瞼、手指、足趾或一側面部及肢體末端短陣性抽搐或麻木刺痛。 抽搐有時可由手指至上肢擴展到對側。 症狀持續數分鐘以上。 發作時意識不喪失。

4.肌陣攣發作

患兒表現為某一塊肌肉或肌肉群突然、有力的、快速抽動, 有的呈局部, 有的可引起一側或雙側肢體抽動, 抽動時手中拿的東西掉出或甩出。 軀幹肌肉受累時表現突然頻繁用力點頭、彎腰或後仰,

站立時突然摔倒。

5.兒童失神癲癇

失神小發作5~7歲發病, 表現為突然發生和突然中止的短暫意識障礙, 不抽動。 在發作的時候, 患兒會靜止不動, 臉色略有蒼白, 言語活動暫停, 手不能握住物品, 有時會站不穩。 發病頻繁, 智力正常。 一般持續在2至15秒。

6.高熱驚厥

小兒時期特殊的、常見的癲癇綜合征。 多發於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這些患兒在出現熱驚厥前沒神經系統症狀, 各方面情況良好。 由於某些誘因發熱時, 體溫達38.5~40℃或更高時, 患兒出現全身性驚厥。 四周抽動、兩眼球上翻、口周發紺、神志不清, 有時大小便失禁。 簡單型的熱驚厥發作持續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僅在高熱的第一天一次發作, 緩解後不嗜睡。

複雜型發作持續時間長, 一次發熱可引起兩次和更多次發作。 高熱驚厥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小兒癲癇的急救護理

1、小兒癲癇大發作開始, 應立即扶孩子側臥防止摔倒、碰傷。

2、頭側立, 使唾液和嘔吐物儘量流出口外。

3、防止舌咬傷, 可將手帕卷成或用一雙筷子纏上布條塞入其上下牙之間。

4、抽搐時, 不要用力按壓孩子肢體, 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

5、發作過後昏睡不醒, 盡可能減少搬動, 讓孩子適當休息, 可給吸氧氣。

6、已摔倒在地的孩子, 應檢查有無外傷, 如有外傷, 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7、有癲癇病史者, 必須按醫囑規律性地服用抗癲癇藥物, 切忌擅自減量或停服, 否則會導致癲癇病復發或持續發作。

8、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電話,

請醫生前來急救, 即使發作已停止, 也必須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 確定病因, 對症治療, 防止復發。

9、小兒驚厥(類似癲癇發作)以高燒引起的多見, 這時應儘快地把體溫降下來, 有利於防止再次發生驚厥, 並應儘快送到有兒科的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專家推薦:李爾珍

主任醫師, 1983畢業於武漢同濟醫科大學, 1999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學位。

主要研究領域:兒內科、神經。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 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研究十餘年。 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對兒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常見疾病, 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如癲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多動症)及多發性抽動症等兒童神經系統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 “癲癇兒童的生活品質及心理干預研究”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 發表論文多篇:《兒童急性病毒性腦炎的診治進展》、《良性癲癇兒童的生活品質及其心理干預的作用》、《癲癇兒童及其家長社會心理狀態研究》、《癲癇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患兒心理障礙及干預研究》、《癲癇兒童的運動感覺功能》、《抽動穢語綜合征兒童的免疫功能研究》、《降鈣素原及其在川崎病中的應用》、《綜合征患兒鏈球菌感染與免疫功能監測及分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