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成都老兵黃正舉|赤水河邊的燎原星火

“當時看到的時候, 我們很多人都落淚了, 不是因為害怕, 是覺得不值, 他們都是17-20歲的小夥子, 正值青春年華, 抱著滿腔熱血過去,

可還沒正式上戰場, 就已經沒了。 ”

“當時一年都很少能收到一封信, 寄出一封家書要7、8個月才能到, 還好在國內的中小學生都會寫信致敬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叔叔, 當時收到信的時候還是很高興的。 ”

黃正舉, 男, 1932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 現居都江堰幹休所。 1945年參軍, 1954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軍過程中, 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副政指、政指、營教導員、股長、政治處副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職位。 參軍後, 參加過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和西藏平叛等戰爭和戰鬥。 在作戰過程中, 立三等功二次, 榮獲朝鮮政府授予勝利功勳榮譽章。 1990年12月離休, 時任成都軍區通信器材修理所政委、正團職。

黃正舉出生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

家裡有3兄弟, 其排行老大。 黃正舉12歲時便開始幫長工, 幫別人趕豬、當看牛匠, 背煤和柴賣, 一直做到了14歲。 那時, 國民黨在當地抓壯丁, 由於家裡窮, 沒錢交壯丁款, 黃正舉連同父親被抓過很多次, 其中2次因為年齡太小, 不符合年齡標準而被釋放, 有3次是自己逃跑了出來。

燎原星火點燃赤子之心

解放前, 共產黨經過黃正舉所在的古藺縣, 留下了革命的火種, 所以當地的群眾的思想覺悟都很高, 都擁護共產黨。 機緣巧合下, 正在躲避國民黨抓捕的黃正舉遇到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 加入了共產黨秘密組織的一個地方武裝聯防隊,

參加聯防隊的目的就是宣傳馬列主義, 宣傳農民要翻身, 勞苦大眾要解放, 與壓迫和剝削作鬥爭, 讓普遍的老百姓都懂這個道理, 積極地支援這場新的運動。 在聯防隊中, 黃正舉擔任了大隊的通訊員, 負責情報傳遞等工作。 儘管當時送情報的時候需要翻山越嶺, 還要躲避國民黨的抓捕, 黃正舉還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1949年4月, 古藺縣解放, 黃正舉家分得了一份自己的土地, 但後來由於國民黨余留分子和地方反動武裝進行勾結, 又把古藺縣佔領了。 後來通過情報的送出, 川南軍區瀘州分區及時派出部隊增援, 消滅了反動武裝, 古藺縣獲得最終解放。

1949年7月, 黃正舉正式入伍, 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

入伍後的黃正舉被選調到瀘州軍分區48師司令部當警衛員。 1950年, 黃正舉所在的部隊在資陽與解放後的國民黨的汽車團合併整編為“135團”。 通過訓練後, 部隊在資陽出發, 經重慶、武漢, 北上到丹東, 去朝鮮, 參加抗美援朝。 黃正舉所在的部隊主要負責保衛司令部的安全, 同時保證所在地區交通運輸線通暢, 軍需物資能夠及時運往前線。

朝鮮戰場的血淚和汗水

參軍後,黃正舉的第一次淚水,灑落在鴨綠江邊。1950年10月2日的晚上,黃正舉所在的部隊乘火車跨過了鴨綠江大橋,在行進過程中,火車遭到了美軍的轟炸,總共15節的火車被炸掉了後面3節,當場犧牲了150名戰士。黃正舉說:“當時看到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落淚了,不是因為害怕,是覺得不值,他們都是17-20歲的小夥子,正值青春年華,抱著滿腔熱血過去,可還沒正式上戰場,就已經沒了”。

到了駐防點以後,黃正舉所在的部隊每個人領到了一個圓鍬和一個鐵鎬,在山腳挖掘防空洞(當時都戲稱“貓兒洞”)。向裡挖幾米再轉向挖,挖著挖著就連通了,然後再在裡面挖一個檯子,戰士們就睡在檯子上。在朝鮮的生活非常艱苦,那個時候每個人一年會發一套棉衣,沒衣服可以換,一穿就是一年,也不能脫。由於空氣不流通,也比較潮濕,防空洞裡長了很多蝨子和臭蟲。冬天的朝鮮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攝氏度,戰士們只能在外面稍微透一小會兒氣,然後又進到防空洞裡面去。晚上每100公尺會設一個防空哨崗,聽到飛機來了就鳴槍,第二個人接著傳遞,聽到槍聲就要滅燈。晚上汽車行進都不會開燈,因為美軍飛機過來的時候,連看到個煙頭大的火星都要轟炸,用機槍掃射。由於那個時候部隊的武器較為落後,所以飛機來了就只有躲。

聲東擊西炸碉堡,保障部隊交通運輸暢通。抗美援朝期間,由於美軍對輸送物資和部隊沿線道路的封鎖,部隊一度斷糧40多天。斷糧時期,周邊的草根都被吃沒了,每天一個人只有一個壓縮餅乾,吃了以後趕緊喝水,大概就只能撐一個小時左右。1951年7月6日,黃正舉所在班接到了上級命令,炸掉交通要道上的敵人的三個碉堡,讓運送物資和部隊的車輛能夠順利通行。黃正舉帶領其中一個戰鬥小組,通過前期偵查得知碉堡裡面有三挺機槍、小鋼炮和衝鋒槍等武器,美軍10多個。通過反復的偵查和嚴密的部署,黃正舉組先將手榴彈投到主火力的碉堡,敵人誤以為主火力碉堡受到進攻,就集中火力到主要碉堡。緊接著其餘兩個小組分別由兩個人扛了炸藥包,上碉堡安好,隨後下碉堡引爆,美軍當場死亡7人,其餘重傷。封鎖線碉堡被摧毀,100多輛運輸車輛得以順利通行。為了表彰黃正舉所在班的戰績,他們班集體記三等功,黃正舉同其他兩個戰鬥組長、班長分別記個人三等功。

黃正舉在朝鮮立第二次三等功的過程,讓他記憶猶新。美軍企圖炸毀往前線運輸物資和部隊的橋樑,投了兩顆炸彈,落在了橋頭,但所幸炸彈沒有成功爆炸。上級立即下命令組織了一個排險的戰鬥小組去排彈,其中就有黃正舉。因為平常就學習了如何排彈、拆彈,黃正舉對此次任務滿懷信心,但是看到前面排彈的同志犧牲了,也不免有些緊張、害怕。黃正舉說:“但是呢,軍人是應該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任務執行好了,那當然好,沒執行好,那就是死,但死也也要看怎麼死法,入朝鮮時候犧牲的那些年輕的戰士們都太可惜了”。所幸,黃正舉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並因此被記個人三等功,其他參與的同志也受到了表揚。

學習、參戰構建如虹軍旅

1956年,黃正舉被組織保送到長沙學習,學習了一年後,學校18000多人大部分都轉到北大荒去了,留下了黃正舉在內的400多個人。1957年,黃正舉又被送到了洛陽的步兵學校學習。1959年,學習了2年還沒畢業,西藏平叛需要人,黃正舉便從從學校到了成都軍區,緊接著就到了西藏。正如大家所知,西藏裡面的氣候情況惡劣,物資供應緊張。“因為不清楚情況,在部隊人多的時候呢,叛匪就把槍藏起來,偽裝成放羊放牛的;在部隊人少的時候,叛匪把機槍架對著戰士們就是一陣掃射,所以西藏裡面叛匪還是不好對付的,他清楚裡面的地形,適應裡面的氣候,所以平叛的時候死了不少人,我們一個營500多人進去,8個月後就只剩了300多個人。”回憶到西藏平叛的時候,黃正舉說。

1969年,抗美援越時期,黃正舉所在部隊組織了100名軍人,提前到越南熟悉情況,瞭解援助需求。“那個時候的越南全民皆兵,每天廣播都播放打下了飛機多少架,實際都是在我國的援助下打下來的。當時的越南很困難,包括學生用的粉筆、書本、鉛筆等都是中國支援的。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人民捨得一切,包括生命去支援這些國家。”回憶到在越南的經歷時,黃正舉說道。1971年,在越南回來的黃正舉被送到北京軍政大學讀馬列主義,學了2年以後,回來給所有部隊的師以上的幹部講馬列主義。每一期4個月,然後辦了20期。後來因為年紀大了,身體關係就回到原單位,在團機關裡面當政治處主任。1990年12月時,黃正舉離休,時任成都軍區通信器材修理所政委。

向老兵黃正舉致敬!

(以上文字圖片來源都江堰春暉社工,為正能量點贊)

朝鮮戰場的血淚和汗水

參軍後,黃正舉的第一次淚水,灑落在鴨綠江邊。1950年10月2日的晚上,黃正舉所在的部隊乘火車跨過了鴨綠江大橋,在行進過程中,火車遭到了美軍的轟炸,總共15節的火車被炸掉了後面3節,當場犧牲了150名戰士。黃正舉說:“當時看到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落淚了,不是因為害怕,是覺得不值,他們都是17-20歲的小夥子,正值青春年華,抱著滿腔熱血過去,可還沒正式上戰場,就已經沒了”。

到了駐防點以後,黃正舉所在的部隊每個人領到了一個圓鍬和一個鐵鎬,在山腳挖掘防空洞(當時都戲稱“貓兒洞”)。向裡挖幾米再轉向挖,挖著挖著就連通了,然後再在裡面挖一個檯子,戰士們就睡在檯子上。在朝鮮的生活非常艱苦,那個時候每個人一年會發一套棉衣,沒衣服可以換,一穿就是一年,也不能脫。由於空氣不流通,也比較潮濕,防空洞裡長了很多蝨子和臭蟲。冬天的朝鮮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攝氏度,戰士們只能在外面稍微透一小會兒氣,然後又進到防空洞裡面去。晚上每100公尺會設一個防空哨崗,聽到飛機來了就鳴槍,第二個人接著傳遞,聽到槍聲就要滅燈。晚上汽車行進都不會開燈,因為美軍飛機過來的時候,連看到個煙頭大的火星都要轟炸,用機槍掃射。由於那個時候部隊的武器較為落後,所以飛機來了就只有躲。

聲東擊西炸碉堡,保障部隊交通運輸暢通。抗美援朝期間,由於美軍對輸送物資和部隊沿線道路的封鎖,部隊一度斷糧40多天。斷糧時期,周邊的草根都被吃沒了,每天一個人只有一個壓縮餅乾,吃了以後趕緊喝水,大概就只能撐一個小時左右。1951年7月6日,黃正舉所在班接到了上級命令,炸掉交通要道上的敵人的三個碉堡,讓運送物資和部隊的車輛能夠順利通行。黃正舉帶領其中一個戰鬥小組,通過前期偵查得知碉堡裡面有三挺機槍、小鋼炮和衝鋒槍等武器,美軍10多個。通過反復的偵查和嚴密的部署,黃正舉組先將手榴彈投到主火力的碉堡,敵人誤以為主火力碉堡受到進攻,就集中火力到主要碉堡。緊接著其餘兩個小組分別由兩個人扛了炸藥包,上碉堡安好,隨後下碉堡引爆,美軍當場死亡7人,其餘重傷。封鎖線碉堡被摧毀,100多輛運輸車輛得以順利通行。為了表彰黃正舉所在班的戰績,他們班集體記三等功,黃正舉同其他兩個戰鬥組長、班長分別記個人三等功。

黃正舉在朝鮮立第二次三等功的過程,讓他記憶猶新。美軍企圖炸毀往前線運輸物資和部隊的橋樑,投了兩顆炸彈,落在了橋頭,但所幸炸彈沒有成功爆炸。上級立即下命令組織了一個排險的戰鬥小組去排彈,其中就有黃正舉。因為平常就學習了如何排彈、拆彈,黃正舉對此次任務滿懷信心,但是看到前面排彈的同志犧牲了,也不免有些緊張、害怕。黃正舉說:“但是呢,軍人是應該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任務執行好了,那當然好,沒執行好,那就是死,但死也也要看怎麼死法,入朝鮮時候犧牲的那些年輕的戰士們都太可惜了”。所幸,黃正舉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並因此被記個人三等功,其他參與的同志也受到了表揚。

學習、參戰構建如虹軍旅

1956年,黃正舉被組織保送到長沙學習,學習了一年後,學校18000多人大部分都轉到北大荒去了,留下了黃正舉在內的400多個人。1957年,黃正舉又被送到了洛陽的步兵學校學習。1959年,學習了2年還沒畢業,西藏平叛需要人,黃正舉便從從學校到了成都軍區,緊接著就到了西藏。正如大家所知,西藏裡面的氣候情況惡劣,物資供應緊張。“因為不清楚情況,在部隊人多的時候呢,叛匪就把槍藏起來,偽裝成放羊放牛的;在部隊人少的時候,叛匪把機槍架對著戰士們就是一陣掃射,所以西藏裡面叛匪還是不好對付的,他清楚裡面的地形,適應裡面的氣候,所以平叛的時候死了不少人,我們一個營500多人進去,8個月後就只剩了300多個人。”回憶到西藏平叛的時候,黃正舉說。

1969年,抗美援越時期,黃正舉所在部隊組織了100名軍人,提前到越南熟悉情況,瞭解援助需求。“那個時候的越南全民皆兵,每天廣播都播放打下了飛機多少架,實際都是在我國的援助下打下來的。當時的越南很困難,包括學生用的粉筆、書本、鉛筆等都是中國支援的。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人民捨得一切,包括生命去支援這些國家。”回憶到在越南的經歷時,黃正舉說道。1971年,在越南回來的黃正舉被送到北京軍政大學讀馬列主義,學了2年以後,回來給所有部隊的師以上的幹部講馬列主義。每一期4個月,然後辦了20期。後來因為年紀大了,身體關係就回到原單位,在團機關裡面當政治處主任。1990年12月時,黃正舉離休,時任成都軍區通信器材修理所政委。

向老兵黃正舉致敬!

(以上文字圖片來源都江堰春暉社工,為正能量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