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玩得轉美國市場的中興,為何卻玩不轉中國市場?

[釘科技述評]華為手機進軍美國市場又遭遇了不利局面, 美國主流運營商AT&T的臨時變卦, 讓華為與它的合作計畫告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也讓華為前期的大量投入打了水漂。

當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CES展會上“無奈”說出華為將繼續推進與美國運營商之間的合作時, 不禁讓人聯想到在美國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的中興手機。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報告顯示, 2017年第三季度中興手機以12%的市場份額、460萬的出貨量在美國市場名列第四, 僅次於位居前三的蘋果、三星以及LG, 而華為的市場份額占比僅僅只有0.4%。

不難發現, 華為手機與中興手機目前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存在不小的差距。 不過與此同時也不得不感歎造化弄人, 同為老牌國產手機廠商, 曾經的“中華酷聯”之二, 中興手機與華為手機如今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卻又來了個“劇情反轉”。

華為手機已然在國內市場登頂,

而中興手機卻早已跌出前五, 在各大市調機構的統計報告中淪為“其它”。 那麼為何玩得轉美國市場的中興, 卻玩不轉中國市場呢?釘科技認為, 或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 管道建設相對滯後。 功能機時代, 得益于在運營商管道的深耕, 中興手機曾一度位居國內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前列。 然而當智慧機時代來臨後, 補貼下滑的運營商管道已經不能滿足手機發展的需求, 中興在運營商管道的出貨量開始急劇下跌。

在這樣的情況下, 華米Ov等廠商快速轉變經營手段, 開始線上線下佈局自己可控的管道。 當小米、Ov分別依靠互聯網模式以及線下管道強勢崛起時, 中興由於過度依賴傳統運營商管道, 轉型緩慢。

尤其是線下管道建設不僅考驗中興資金實力, 經營步入正軌更需要時間。 這導致中興管道建設與拓展相對滯後, 越來越跟不上市場的步伐。

時至今日, 運營商管道已經明顯萎縮。 而中興在市場管道運營上, 始終沒有形成順應時代的完善體系, 以至於其缺乏良好的市場運作策略來吸引用戶, 然後與管道形成合力打開市場。

其二, 廣告宣傳不足。 對於中興手機來說, 一直玩不來“工技貿”路線中的“貿”。 在釘科技看來, 核心原因便在於中興在品牌行銷層面仍存在B2B慣性思維。 過去中興與運營商打交道也是採取這種模式, 注重技術研發和企業服務, 缺乏面向消費者的長期宣傳規劃。 對品牌研究和沉澱不夠, 讓中興在做B2C業務時,

缺乏有力支撐點, 也難尋良好的切入點。

如今的國產四強選手, 行銷手段頻出, 尤其是表現在廣告宣傳方面。 不僅Ov的廣告鋪天蓋地, 華為、小米的代言人、冠名、看板也越來越多。 在這樣轟炸式的宣傳中, 不僅品牌建設和傳播效果凸顯, 粉絲效應也得以形成和加強。

反觀中興, 與高調張揚的友商相比, 其行銷宣傳顯得保守內斂, 曝光量和話題性都顯得不足, 存在感頗低。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大家經常看到或聽到諸如“米粉”、“花粉”、“煤油”等粉絲群體舉辦集體活動, 而卻鮮有聽聞中興的粉絲群體抛頭露面的重要原因。

簡而言之, 廣告宣傳不力, 讓中興的品牌聲量不足, 對於中興進入大眾消費者視野, 以至於擴大用戶群體是一大阻礙。

其三, 缺乏鮮明的個性化標籤。 當下的智慧手機市場, 需要差異化的體現。 這也是手機廠商們在產品同質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紅海”市場裡競爭廝殺的基礎“裝備”。

釘科技認為, 這種差異化的體現, 一定程度上來源於手機品牌或產品各自的個性化標籤。 “為發燒而生”成就了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概念, 時至今日小米“親民”的品牌形象依然深入人心。 華為手機通過幾年的高端化發展, 如今成功塑造了成熟穩重的商務形象。 Ov從起初的步步高音樂手機到現在的拍照手機, 順應時代潮流, 抓住了用戶痛點。 另外, 還有諸如金立手機的“續航”、“安全”, 榮耀手機的“潮玩”, 一加手機的“性能怪獸”, 360手機的“價格屠夫”, 錘子手機的“情懷”、“工匠精神”等等。

這些手機廠商在某一個領域為自身貼上個性化的標籤,不僅將自身品牌理念準確傳達給消費者,還使其俘獲了一部分特定的用戶群體。而關於中興手機,說得上來的似乎只有一個“剁手興”的名頭。這不僅對於使用者口碑、產品銷量有影響,也有損中興的品牌形象。因此,一定程度上而言,缺乏鮮明的個性化標籤,也讓中興手機的用戶粘性難以得到提升,從而使得其在與個性顯著的友商競爭中落於下風。

總而言之,中興手機在美國市場取得的出色成績固然值得肯定,不過其由於管道建設、廣告宣傳、品牌傳播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在國內市場依然沒有太大起色,這同樣也不容忽視,未來仍需努力。(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這些手機廠商在某一個領域為自身貼上個性化的標籤,不僅將自身品牌理念準確傳達給消費者,還使其俘獲了一部分特定的用戶群體。而關於中興手機,說得上來的似乎只有一個“剁手興”的名頭。這不僅對於使用者口碑、產品銷量有影響,也有損中興的品牌形象。因此,一定程度上而言,缺乏鮮明的個性化標籤,也讓中興手機的用戶粘性難以得到提升,從而使得其在與個性顯著的友商競爭中落於下風。

總而言之,中興手機在美國市場取得的出色成績固然值得肯定,不過其由於管道建設、廣告宣傳、品牌傳播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在國內市場依然沒有太大起色,這同樣也不容忽視,未來仍需努力。(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