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唐長安城之皇城及歷代演變

稍有歷史知識者均知隋唐長安城由三部分組成:宮城、皇城和外郭城(羅城)。 關於宮城和外郭城在之前博文中已略作介紹, 現在想詳細說說皇城, 為什麼要詳細的說呢?因為這部分城牆歷經1400餘年, 經唐末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國, 直至現在大部分尚存, 也為研究西安城牆變遷、發展提供了絕好的標本。

第一部分:唐皇城簡介

唐皇城平面略圖

皇城位於太極宮之南, 以橫街與太極宮相隔, 又名“子城”。 其東西長度等同太極宮東西長度為2820.3米, 南北長度1843.6米。 依西安現代地理位置講, 其西牆位於今西安西城牆一線, 北起玉祥門南100米處, 南至今城牆西南城角, 從北向南開有安福、順義二門, 其中順義門門址在今西安城牆西門處、安福門門址在今西安城牆玉祥門南200米處。 南牆西起今西安城牆西南城角, 沿今城牆向東至今開通巷南口以東30米處, 從西向東開有含光、朱雀、安上三門,

三門門址基本在今西安城牆含光、朱雀、南門處。 其中朱雀門為皇城正門, 門內至太極宮正門承天門, 為承天門大街;門外至外郭城正門明德門, 為朱雀門大街, 亦為整個長安城的南北中軸線。 西牆南起今開通巷南口東30米處城牆, 向北穿過東大街、新城廣場, 再沿尚存的明藩王府東牆, 至今省政府東北部, 從南向北開有景風、延喜二門, 景風門門址在今東大街炭市街口附近, 延喜門門址在省政府東北。 皇城沒有單獨再修建北牆, 而是和太極宮共用一牆, 太極宮之南牆既皇城北牆, 在今西五台雲居寺、蓮湖公園承天閣、明藩王府北牆一線。 皇城城牆高10.3米, 牆基寬18米, 為夯土板築, 只在城牆拐角和門址兩側有砌磚保護。

皇城作為隋唐帝國的中央辦公機構, 不居民眾, 只設中央軍政機構和宗廟社稷。 《唐兩京城坊考》記載:“左宗廟, 右社稷, 百僚廨署列於其間。 凡省六、寺九、台一、監四、衛十八。 東宮官署凡府一、坊三、寺三、率府十”。 官署具體分佈可參考上圖。 現走在西大街上, 時可見所立標牌, 以明現今地為隋唐時何官署所在。

皇城的出現是中央集權制度加強的體現, 帝國的最高權力中樞——皇帝能有效的嚴密的監控國家機構的工作情況, 同時國家機構的工作又能不受普通民眾的影響, 在皇權和民眾間有效的形成了一個緩衝地帶, 應該是宮城的一個附庸。

第二部分:含光門隋唐皇城牆遺址

含光門復原模型

唐末昭宗被裹挾遷都洛陽, 天佑元年(904年)匡國節度使韓建“去外郭城, 重修子城”, 建成以皇城為基礎的新長安城, 史稱“新城”。 在建築時封閉含光門的西、中兩門道, 僅留東門道。 元代含光門被全部封閉。 明代新修長安城, 含光門又被全部封閉而包裹在新築城牆內, 從此含光門深藏不露。

20世紀50年代之前, 含光門遺址上西半部一段老城牆倒塌, 形成一個豁口, 成為市民來往的通道, 50年代後, 西安修瀝青馬路, 這裡成為出入城的南北通道。 含光門遺址的中、西門道之間的隔牆, 及兩端門墩又被破壞了, 但門址底部仍然保存了下來。 1983年4月,在大規模的城牆整修中, 含光門遺址被發現。 正因此, 含光門遺址才得以較完整的保存, 成為了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為完好的隋唐長安城城牆遺址。

198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含光門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先後發現了三門洞遺址、門洞石門欄遺物和門柱遺跡。 門址長37.4米、寬19.6米, 東部保存最高處8.2米, 三個門道的尺寸清晰, 門道砌磚上都抹有白灰牆皮。 東、西兩門道的寬度分均5.3米, 中間門道寬度為5.5米,進深長度19.6米。中門道作為權貴門道,利用率低,所以幾乎沒有維修過,基本上保留著大唐初期砌門的材料與形制,大氣精緻;東、西門道多次維修,基本上保留著晚唐時期粗糙的磚砌形制。東門道還揭示出宋時所維修的門道,其路面比唐路面高出80多釐米,至今路面上的鋪石完好保留。每個門道中部的石質門檻還存留著。門道過梁和門樓的柱礎等都完好保留著。考古發現證明,含光門內兩側都有砌磚,有過梁式門道,門上有門樓。含光門內還有能登上門樓的馬道,在門西側,緊貼城牆。

含光門遺址。從照片左上角依次為東門道、中門道和西門道

含光門東門道。高出的為宋代地面。

2004年初,含光門段道路施工時,位於門道遺址西側約85米,夾包于現今城牆裡的隋唐皇城城牆斷面全部暴露。這一段面,形狀為上小下大的梯形,外側高13米,內側高12米,底部寬20.5米,頂寬14.8米。考古人員從其結構、土質、土色進行了劃分,將這一段面從早到晚分為五個層次,即隋唐期(西元581-907)、唐末五代期(西元907-960)、宋元期(西元960-1368)、明清期(西元1368-1911)和近現代期。 1400多年的歷史在“城牆斷面”上得到了全方位展示。

城牆段截面遺址

含光門城牆1400餘年修建歷史示意圖

考古人員清理城牆斷面遺址過程中,在城牆底部西側發現了一處隱藏著的磚構建築,亦即“過水涵洞”。涵洞全高接近3米,長10.8米,位於含光門遺址中心西側73.7米處。

涵洞南端加裝有鐵柵欄,防止有人從此潛入皇城

涵洞北端加裝鐵柵欄的石條

第三部分:皇城的歷代演變

(一)、唐末及五代時期的“新城”

天佑元年(904年),身兼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的強藩朱全忠,將昭宗強行裹挾至洛陽,唐帝國的國都隨之東遷。朱全忠為使東遷之事沒有反悔的餘地,下令徹底廢毀長安城。將長安城中宮殿、衙署全部拆毀,然後將磚木等建築材料由渭河東運洛陽,並將居民按戶籍整體遷移。至此昔日繁花如錦的長安城,成為一片廢墟。長安城失去國都的地位後,在原京兆府該置佑國軍,以韓建為佑國軍節度使。韓建根據當時是實際情況放棄了長安城的外郭城和太極宮宮城,以皇城為基礎建立“新城”。北牆使用太極宮南牆,關閉原有永春、重明、廣運、長樂、永安諸門,保留原承天門並也改稱玄武門;東牆封閉偏北的延喜門,保留居中的景風門;南牆封閉居中的朱雀門,保留其兩側的含光、安上兩門;西牆封閉偏北的安福門,保留居中的順義門。並將原本的五門道或三門道均改為一門道。因改造後的“新城”面積急劇減少,原來長安、咸寧二縣均被隔在城外,故在東西兩門外各建一小城,作為兩縣縣衙所在,並起到拱衛“新城”的作用。改造後的“新城”城區面積僅為5.4平方公里,為原長安城的十六分之一。

後樑開平元年(907年),朱溫逼哀帝禪讓,自即帝位,改名朱晃,是為後樑太祖朱晃,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樑,都開封,唐亡,五代起。後周世宗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立國號宋,後周亡,五代止。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長安“新城”除了朝代更迭、名稱改變外,整個城區、城牆沒有變化。如梁開平元年(907年)改府曰大安,二年改軍曰永平;後唐同光元年(923年)複為西京府,曰京兆;晉天福元年(935年)改軍曰晉昌···

唐末、五代長安“新城”平面略圖

(二)、北宋、金時期的京兆府城

北宋置京兆府,初隸于關西道,至道三年(西元997年)隸于陝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改隸永興軍路,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大都督府,四年(1110年)又複為京兆府,轄區約今西安市(不含周至縣)及北到涇陽縣、西至興平縣、南至鎮安縣。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北宋同西夏的百年戰爭隨之爆發,雙方分別於1040年、1041年和1042年進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三次大規模的戰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史稱“鎮戎三敗”。隨著戰爭的進行雙方都深感長安的重要性,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為防止西夏侵入關中,對長安城城牆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葺和架構。這次工程只是在城牆原有基礎上進行修補和加固,並沒用改變城區的大小。

金于1130年佔據長安,沿置京兆府,轄區較北宋京兆府增加今周至縣東部。皇統二年(1142年)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京兆府屬之。金滅北宋後,在西北又形成了同西夏的對峙,在同西夏對峙的同時,長安城也成為金軍南下攻宋的據點。

北宋、金時期的京兆府城雖是沿用五代時期的“新城”,可隨著人口的增長、工商業的發展,整個城區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第一,在原有幾條同城門相對的大街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了草場街、水池街、衙後街、北城巷、南城巷等這些較小一級的街道,從而將城區又重新劃分為若干規整的坊間。第二,隨著人口的增加,宗教活動開展頻繁,城中寺、觀、廟、院較多,其分佈情況可參考下表。第三、隋唐長安城所引龍首、永安、清明三渠在唐末相續乾涸,而京兆府城自隋初建至此已400多年,地下水日益鹹鹵苦澀,故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修復龍首渠,引滻水於秦嶺北坡,有效的解決了城區用水的問題。

北宋、金時期京兆府城平面略圖

(三)、元時的奉元路城

西元1234年,蒙古滅金,統一北方,蒙哥汗封其三弟忽必烈為“秦王”,開府於京兆府城。元世祖中統三年(1262年),初置陝西四川行中書省,轄今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四川等地,治京兆府,於是長安城便成為當時西北、西南的政治中心。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於京兆府城置王相府,京兆府隸于王相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為安西路總管府。自至元九年(1272年)安西王忙哥刺受封,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忙哥刺之子阿難答被廢黜的35年間,安西王就是西北、西南的最高統治者,淩駕于行省之上,而這個權力中心依舊是京兆長安城。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轄區約今東至韓城—商南縣一線,西至永壽—眉縣一線,北至銅川市,南至鎮安縣,府城改名奉元城。

這期間奉元城發生了以下變化。第一、作為一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整個城區呈現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各類建築、機構和場所在城區內大量出現,通過上圖我們不難看出奉元城的繁榮。雖然這種繁榮遠遠比不上大唐,可這種繁榮已經讓來自義大利的馬可波羅歎為觀止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馬可波羅遊記》,裡面有對奉元城的詳細描寫。第二、封閉了含光門,使這段記錄了皇城1400餘年歷史的城牆得以保護。另外受西亞建築風格的影響,將城牆四角改建為向外凸出的圓形,上建敵樓,今西安城牆西南城角就是那次改造的遺存。第三、於至元十年在奉元城的東北修建了安西王府。自唐末五代以來,萬年、長安兩縣縣城分佈在長安城兩側,與大城構成“子母互衛”形制,既能在軍事防禦上與長安城相互呼應,又使兩縣能各有駐防城池,彼此擁有獨立城市轄區。至元代,安西王府城建成後,形成了“一大三小”的新格局,其間相互呼應、共同防禦的軍事功能較宋金時期大為增強。王府遺址位於今東元路中儲西安分公司庫區內,針對安西王府,另文詳細介紹。

(四)明清時期的西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朝大將徐達攻佔長安,明朝政府旋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隸於陝西行中書省(後改為陝西承宣佈政使司)。轄境東至潼關、西至武功、北至銅川、南至鎮安,約今西安市、咸陽市、銅川市(不含宜君縣)和渭南、商洛地區轄地。

明初定天下,元雖退出中原,可殘餘勢力依然不可小窺。盤踞在西北的擴廓貼木兒集團仍擁眾數十萬,對關中虎視眈眈,曾和張良臣聯手,侵略蘭州、陘洲,直至鳳翔,加之小股元軍的襲擾,建造一座堅固城池的要求日趨迫切。於是,分別在洪武四年(1371年)和洪武七年(1374年)在奉元城的基礎上向東外擴1435米、向北外擴864米擴建新城(下圖虛線部分即為奉元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修好的西安城牆,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1米,北牆長3241米,周長13.75公里,形制是一個長方形,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牆四角各有角牆一座,西北城角依奉元城構造為圓形,其餘三城角為方形。城門有四:東曰長樂,西曰安定,南曰永寧,北曰安遠。每門由甕城和月城組成,上建城樓,由外至內分別為閘樓、箭樓、正樓。城牆外有護城河環衛,城門設有吊橋,是進出城區的唯一通道。整個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座馬面(也叫墩樓)。每個馬面寬20米,從城牆向外伸出12米,高低、結構和城牆相同。西安城共有馬面98座,垛口 5984個(以上資料本人沒有核實,有興趣者可親自前往勘查)。最初修築的城牆是用黃土分層夯打起來的。最底層是用石灰、土與糯米汁混合夯打,十分堅硬。明隆慶二年(西元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將城牆外壁和頂面砌了青磚。

在四個城門外均建有關城,其中東關城修建時間最早,且規模最大,同西安城牆建於同一時期。其餘三座關城建有明末崇禎年間,由陝西巡撫孫傳庭所建。修建關城的最初目的也是基於軍事目的考慮,四個關城對整個城牆防禦體系中最薄弱的城門從週邊形成一層保護。在戰爭時代,這些關城的軍事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在和平時代,又起到擴展城市空間的作用。以東關城為例,就劃分12坊,既有罔極寺、圓通寺、八仙庵、興慶寺等著名寺院道觀,還有官廳、厘稅總局等衙署和魯齋書院、山西會館等學府商社。

明初朱元璋在確定國都時,基於“天下山川,惟秦中號為險固”的考慮,將西安列入都城的候選城市。雖最終未被選做國都,但為鞏固大明統治,並確保西北邊地安全,朱元璋於洪武三年(1374年)將其次子朱樉封為秦王鎮守西安,並指令西安府長興侯耿斌文和指揮使史濮英在修建西安城牆的同時修建秦王府。曆6年,於洪武九年(1380年)營建完畢,整個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黃土夯築而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稱磚牆,兩牆之間有護城河環繞。在營建藩王府時依據“秦用陝西台治”的原則,在修建東、北兩面城牆時充分利用了奉元城原有的城牆和護城河,故可以說,現存秦藩王府東、北城牆延續了隋唐皇城城牆的血脈。

清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佔領長安,沿明制設西安府,治所在明西安府舊址,隸於陝西承宣佈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隸于左布政使司,後改隸陝西布政使司。乾隆年間在省下設道級巡視區,西安府屬西乾鄜道。西安府轄區縮小為東至今渭南市、西至周至縣、北至銅川市、南至寧陝縣地區。

清軍入駐西安初就開始營建滿城,以供八旗和親眷居住,至順治六年(1649年)完工,其範圍基本為今西安東大街、北大街和相交城牆所圍區域。在修建滿城的同時拆除原秦藩王府蕭牆,填平護城河,僅保留磚牆,改造為八旗校場。滿城的興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安的防禦能力,並有利於滿清統治者預防和鎮壓來著城區內部的民族抗爭。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又向西安增駐八旗漢軍,再次在滿城南興建新城以供駐紮,因位於滿城南,故稱“南城”。修建南城時僅新築一條西牆,位置在今馬廠子、東倉門一線,但這條牆並非南北直線,而是弧線,皆因要將董仲舒墓(既下馬陵董子祠)讓在南城之外。南城使用時間約為98年,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漢軍出旗,奏明南城仍歸漢城,隸咸寧縣”。

對西安的城牆清代曾12次進行補修。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回民起義波及陝西,陝西巡撫畢沅申請白銀1658000兩,對城牆進行大規模的修葺加固,並對寬窄進行了統一,使牆根外延,牆頂內收,外壁增砌三至五層包磚,頂面鋪二層磚,內壁每隔40~60米砌築青磚溜水槽一道。

(五)、民國時期的西京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反清起義,西安立即予以回應。10月22日清晨,同盟會、新軍、哥老會首領秘密集會,推舉張鳳翽(時任新軍一標一營營長)為首領,錢鼎(時任新軍一標一營隊官)為副首領,即日起義。在沒有遇到大的抵抗的情況下,革命軍順利地佔領了除滿城外的西安大部分城區。並于23日黎明,向清軍在西安的最後堡壘滿城發起了進攻。建成260餘年的滿城第一次受到戰爭的洗禮,不成想僅僅經過一天的激戰,滿城就被攻克,旗兵統領西安將軍文瑞投井自盡,西安全城光復。次年9月24日,滿城西、南兩面城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北大街和東大街。可整個滿城區域歷經戰火後已是荒涼不堪,直至1921年秋,馮玉祥首次督陝,在八旗教場北部的東西兩側修建房屋各16排、計200餘間。同時,還在滿城東邊修建了一些鋪面房和一個可容納數百人的大禮堂,名曰“民樂園”。至此原滿城的東部和南部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1927年1月9日,根據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兼陝西省政府主席于右任的提議,開會決議將原八旗校場,改名為“紅城”,以示革命,並於1月15日正式宣佈更名。7月18日,石敬亭出任省主席,不久將紅城更名為“新城”,直至今日。1928年西安首次設市,將滿城劃定為新市區,規劃道路,由西向東修築了六條南北路,依照“德、平、勤、儉、仁、愛”定名為尚德路、尚平路、尚勤路、尚儉路、尚仁路(今解放路)和尚愛路。次年,又在新市區內從南往北修築八條東西幹道,依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定名為崇孝路、崇悌路、崇忠路、崇信路、崇禮路、崇義路、崇廉路、崇恥路(即今東、西一路至八路),新市區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1930年,西安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新市區管理處,負責新市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可同年5月國民政府頒佈新的《市組織法》,提高設市標準,西安人口不足20萬,不夠設市標準,11月8日陝西省政府通令撤銷西安市建制,轄區複歸長安縣。後隨著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於民國1944年再次設市,市的建制才穩定下來。

在民國時期,西安兩次經歷了大的現代熱兵器戰爭,在這兩次戰爭中西安的城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次就是著名的“二虎守長安”。1926年春北洋軍閥劉鎮華率“鎮嵩軍”12萬由河南入陝企圖攻佔西安,從而控制關中乃至整個西北。城內督辦李虎臣和二師師長楊虎城的部隊總數不足3萬人,但依靠城牆“深溝高壘”的防守優勢,動員全體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牆為屏障頑強抵抗,持續八個月之久。直到9月17日馮玉祥部隊五原誓師後星夜入陝,劉鎮華軍全線潰出潼關,方解西安之圍。在長達8個月的戰鬥中,西安城牆的作用功不可沒。第二次城牆彰顯作用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雖未攻至西安,可日本飛機對陝西多地進行狂轟濫炸。從1937年11月7日日機首次轟炸潼關起至1945年1月4日轟炸安康止,全省共遭到轟炸567次,其中西安尤甚達145次、1106架次、落彈3440枚,均居全省第一,可傷亡人數卻居第二,為2489人(安康傷亡人數居首為3495人),這其中西安城牆再次發揮了防空作用。先有城牆附近居住的民眾,在城牆上自行開挖防空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於是1940年12月22日,省防空司令部沿城牆一周共建防空洞625個,洞高1.5米、寬3.1米,總長5100米,而且全部用磚襯砌。這些在城牆上挖掘的防空洞挽救的西安人生命數以千計。

民國時期西安城牆還因交通、經濟等需要,新開闢了4處城門,分別是:

1927年初,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馮玉祥倡議在長樂門北開闢中山門。中山門並列著兩個門洞,分別是“東征門”和“凱旋門”。現中山門北側凱旋門仍保存著民國時期的木質城門板,也是西安城牆各城門中,唯一一處保存著門板的城門。

1928年,為紀念馮玉祥將軍擊敗劉鎮華解西安被圍八月之功績,在安定門北開闢玉祥門

1934年12月為配合隴海線西安段通車,在西安北城牆東段開中正門(今解放門)。

1939年,在南城牆含光門與朱雀門之間。為紀念辛亥革命中的先烈井勿幕先生開勿幕門俗稱小南門。

關於這段的副標題我用了西京市而沒有用西安市的想法是:1930年11月西安市建制就已撤銷,1932年3月5日,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決議:長安為陪都,定名西京,成立西京籌備委員會,直屬國民政府。轄區東至灞橋,南至終南山,西至灃水,北至渭水。雖西京市政府始終未成立,可西京之名稱已開始使用,如今東郊韓信塚上所立測量用基石所刻即為“西京市政建設委員會”。該名稱一直使用到1945年4月,西京籌備委員會奉令撤銷之時,長達13年,而使用西安市之名稱前後兩次相加不過8年時間,故用之。

(六)、建國後的西安市

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六軍已在西安市週邊集結完畢,淩晨發動總攻,這次西安城牆沒有發揮任何阻擋作用,中午11時許,各路部隊在鐘樓勝利會師,從發起總攻到會師鐘樓戰事總共用了6個多小時便結束。14時,第六軍軍部進駐楊虎城止園公館,西安宣告解放。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西安城牆也先後開闢了朝陽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尚德門、尚勤門、尚儉門、尚武門。使其城門總數達到18座。

從建國初期到上世紀80年代,西安城牆雖在1961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歷經“大躍進”和“十年文革”的破壞,已嚴重破損。從1984年3月起西安市政府開始大規模修復城牆,“鐵市長”張鐵民親自帶領軍民修葺城牆建設環城公園。護城河全線清淤,清理淤泥量達13萬立方米。直至2005年西安火車站前解放門竣工,西安城牆再次彌合封閉。

現今的西安城牆已煥發昔日風采,成為西安市區最吸引遊客的觀光勝地之一。沿城牆外側建成的環城公園,也成為城市居民晨練、休閒的最佳活動場所。古城牆所煥發的生機為古城西安增添了無限風光。

中間門道寬度為5.5米,進深長度19.6米。中門道作為權貴門道,利用率低,所以幾乎沒有維修過,基本上保留著大唐初期砌門的材料與形制,大氣精緻;東、西門道多次維修,基本上保留著晚唐時期粗糙的磚砌形制。東門道還揭示出宋時所維修的門道,其路面比唐路面高出80多釐米,至今路面上的鋪石完好保留。每個門道中部的石質門檻還存留著。門道過梁和門樓的柱礎等都完好保留著。考古發現證明,含光門內兩側都有砌磚,有過梁式門道,門上有門樓。含光門內還有能登上門樓的馬道,在門西側,緊貼城牆。

含光門遺址。從照片左上角依次為東門道、中門道和西門道

含光門東門道。高出的為宋代地面。

2004年初,含光門段道路施工時,位於門道遺址西側約85米,夾包于現今城牆裡的隋唐皇城城牆斷面全部暴露。這一段面,形狀為上小下大的梯形,外側高13米,內側高12米,底部寬20.5米,頂寬14.8米。考古人員從其結構、土質、土色進行了劃分,將這一段面從早到晚分為五個層次,即隋唐期(西元581-907)、唐末五代期(西元907-960)、宋元期(西元960-1368)、明清期(西元1368-1911)和近現代期。 1400多年的歷史在“城牆斷面”上得到了全方位展示。

城牆段截面遺址

含光門城牆1400餘年修建歷史示意圖

考古人員清理城牆斷面遺址過程中,在城牆底部西側發現了一處隱藏著的磚構建築,亦即“過水涵洞”。涵洞全高接近3米,長10.8米,位於含光門遺址中心西側73.7米處。

涵洞南端加裝有鐵柵欄,防止有人從此潛入皇城

涵洞北端加裝鐵柵欄的石條

第三部分:皇城的歷代演變

(一)、唐末及五代時期的“新城”

天佑元年(904年),身兼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的強藩朱全忠,將昭宗強行裹挾至洛陽,唐帝國的國都隨之東遷。朱全忠為使東遷之事沒有反悔的餘地,下令徹底廢毀長安城。將長安城中宮殿、衙署全部拆毀,然後將磚木等建築材料由渭河東運洛陽,並將居民按戶籍整體遷移。至此昔日繁花如錦的長安城,成為一片廢墟。長安城失去國都的地位後,在原京兆府該置佑國軍,以韓建為佑國軍節度使。韓建根據當時是實際情況放棄了長安城的外郭城和太極宮宮城,以皇城為基礎建立“新城”。北牆使用太極宮南牆,關閉原有永春、重明、廣運、長樂、永安諸門,保留原承天門並也改稱玄武門;東牆封閉偏北的延喜門,保留居中的景風門;南牆封閉居中的朱雀門,保留其兩側的含光、安上兩門;西牆封閉偏北的安福門,保留居中的順義門。並將原本的五門道或三門道均改為一門道。因改造後的“新城”面積急劇減少,原來長安、咸寧二縣均被隔在城外,故在東西兩門外各建一小城,作為兩縣縣衙所在,並起到拱衛“新城”的作用。改造後的“新城”城區面積僅為5.4平方公里,為原長安城的十六分之一。

後樑開平元年(907年),朱溫逼哀帝禪讓,自即帝位,改名朱晃,是為後樑太祖朱晃,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樑,都開封,唐亡,五代起。後周世宗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立國號宋,後周亡,五代止。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長安“新城”除了朝代更迭、名稱改變外,整個城區、城牆沒有變化。如梁開平元年(907年)改府曰大安,二年改軍曰永平;後唐同光元年(923年)複為西京府,曰京兆;晉天福元年(935年)改軍曰晉昌···

唐末、五代長安“新城”平面略圖

(二)、北宋、金時期的京兆府城

北宋置京兆府,初隸于關西道,至道三年(西元997年)隸于陝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改隸永興軍路,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大都督府,四年(1110年)又複為京兆府,轄區約今西安市(不含周至縣)及北到涇陽縣、西至興平縣、南至鎮安縣。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北宋同西夏的百年戰爭隨之爆發,雙方分別於1040年、1041年和1042年進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三次大規模的戰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史稱“鎮戎三敗”。隨著戰爭的進行雙方都深感長安的重要性,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為防止西夏侵入關中,對長安城城牆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葺和架構。這次工程只是在城牆原有基礎上進行修補和加固,並沒用改變城區的大小。

金于1130年佔據長安,沿置京兆府,轄區較北宋京兆府增加今周至縣東部。皇統二年(1142年)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京兆府屬之。金滅北宋後,在西北又形成了同西夏的對峙,在同西夏對峙的同時,長安城也成為金軍南下攻宋的據點。

北宋、金時期的京兆府城雖是沿用五代時期的“新城”,可隨著人口的增長、工商業的發展,整個城區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第一,在原有幾條同城門相對的大街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了草場街、水池街、衙後街、北城巷、南城巷等這些較小一級的街道,從而將城區又重新劃分為若干規整的坊間。第二,隨著人口的增加,宗教活動開展頻繁,城中寺、觀、廟、院較多,其分佈情況可參考下表。第三、隋唐長安城所引龍首、永安、清明三渠在唐末相續乾涸,而京兆府城自隋初建至此已400多年,地下水日益鹹鹵苦澀,故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修復龍首渠,引滻水於秦嶺北坡,有效的解決了城區用水的問題。

北宋、金時期京兆府城平面略圖

(三)、元時的奉元路城

西元1234年,蒙古滅金,統一北方,蒙哥汗封其三弟忽必烈為“秦王”,開府於京兆府城。元世祖中統三年(1262年),初置陝西四川行中書省,轄今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四川等地,治京兆府,於是長安城便成為當時西北、西南的政治中心。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於京兆府城置王相府,京兆府隸于王相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為安西路總管府。自至元九年(1272年)安西王忙哥刺受封,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忙哥刺之子阿難答被廢黜的35年間,安西王就是西北、西南的最高統治者,淩駕于行省之上,而這個權力中心依舊是京兆長安城。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轄區約今東至韓城—商南縣一線,西至永壽—眉縣一線,北至銅川市,南至鎮安縣,府城改名奉元城。

這期間奉元城發生了以下變化。第一、作為一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整個城區呈現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各類建築、機構和場所在城區內大量出現,通過上圖我們不難看出奉元城的繁榮。雖然這種繁榮遠遠比不上大唐,可這種繁榮已經讓來自義大利的馬可波羅歎為觀止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馬可波羅遊記》,裡面有對奉元城的詳細描寫。第二、封閉了含光門,使這段記錄了皇城1400餘年歷史的城牆得以保護。另外受西亞建築風格的影響,將城牆四角改建為向外凸出的圓形,上建敵樓,今西安城牆西南城角就是那次改造的遺存。第三、於至元十年在奉元城的東北修建了安西王府。自唐末五代以來,萬年、長安兩縣縣城分佈在長安城兩側,與大城構成“子母互衛”形制,既能在軍事防禦上與長安城相互呼應,又使兩縣能各有駐防城池,彼此擁有獨立城市轄區。至元代,安西王府城建成後,形成了“一大三小”的新格局,其間相互呼應、共同防禦的軍事功能較宋金時期大為增強。王府遺址位於今東元路中儲西安分公司庫區內,針對安西王府,另文詳細介紹。

(四)明清時期的西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朝大將徐達攻佔長安,明朝政府旋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隸於陝西行中書省(後改為陝西承宣佈政使司)。轄境東至潼關、西至武功、北至銅川、南至鎮安,約今西安市、咸陽市、銅川市(不含宜君縣)和渭南、商洛地區轄地。

明初定天下,元雖退出中原,可殘餘勢力依然不可小窺。盤踞在西北的擴廓貼木兒集團仍擁眾數十萬,對關中虎視眈眈,曾和張良臣聯手,侵略蘭州、陘洲,直至鳳翔,加之小股元軍的襲擾,建造一座堅固城池的要求日趨迫切。於是,分別在洪武四年(1371年)和洪武七年(1374年)在奉元城的基礎上向東外擴1435米、向北外擴864米擴建新城(下圖虛線部分即為奉元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修好的西安城牆,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1米,北牆長3241米,周長13.75公里,形制是一個長方形,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牆四角各有角牆一座,西北城角依奉元城構造為圓形,其餘三城角為方形。城門有四:東曰長樂,西曰安定,南曰永寧,北曰安遠。每門由甕城和月城組成,上建城樓,由外至內分別為閘樓、箭樓、正樓。城牆外有護城河環衛,城門設有吊橋,是進出城區的唯一通道。整個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座馬面(也叫墩樓)。每個馬面寬20米,從城牆向外伸出12米,高低、結構和城牆相同。西安城共有馬面98座,垛口 5984個(以上資料本人沒有核實,有興趣者可親自前往勘查)。最初修築的城牆是用黃土分層夯打起來的。最底層是用石灰、土與糯米汁混合夯打,十分堅硬。明隆慶二年(西元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將城牆外壁和頂面砌了青磚。

在四個城門外均建有關城,其中東關城修建時間最早,且規模最大,同西安城牆建於同一時期。其餘三座關城建有明末崇禎年間,由陝西巡撫孫傳庭所建。修建關城的最初目的也是基於軍事目的考慮,四個關城對整個城牆防禦體系中最薄弱的城門從週邊形成一層保護。在戰爭時代,這些關城的軍事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在和平時代,又起到擴展城市空間的作用。以東關城為例,就劃分12坊,既有罔極寺、圓通寺、八仙庵、興慶寺等著名寺院道觀,還有官廳、厘稅總局等衙署和魯齋書院、山西會館等學府商社。

明初朱元璋在確定國都時,基於“天下山川,惟秦中號為險固”的考慮,將西安列入都城的候選城市。雖最終未被選做國都,但為鞏固大明統治,並確保西北邊地安全,朱元璋於洪武三年(1374年)將其次子朱樉封為秦王鎮守西安,並指令西安府長興侯耿斌文和指揮使史濮英在修建西安城牆的同時修建秦王府。曆6年,於洪武九年(1380年)營建完畢,整個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黃土夯築而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稱磚牆,兩牆之間有護城河環繞。在營建藩王府時依據“秦用陝西台治”的原則,在修建東、北兩面城牆時充分利用了奉元城原有的城牆和護城河,故可以說,現存秦藩王府東、北城牆延續了隋唐皇城城牆的血脈。

清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佔領長安,沿明制設西安府,治所在明西安府舊址,隸於陝西承宣佈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隸于左布政使司,後改隸陝西布政使司。乾隆年間在省下設道級巡視區,西安府屬西乾鄜道。西安府轄區縮小為東至今渭南市、西至周至縣、北至銅川市、南至寧陝縣地區。

清軍入駐西安初就開始營建滿城,以供八旗和親眷居住,至順治六年(1649年)完工,其範圍基本為今西安東大街、北大街和相交城牆所圍區域。在修建滿城的同時拆除原秦藩王府蕭牆,填平護城河,僅保留磚牆,改造為八旗校場。滿城的興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安的防禦能力,並有利於滿清統治者預防和鎮壓來著城區內部的民族抗爭。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又向西安增駐八旗漢軍,再次在滿城南興建新城以供駐紮,因位於滿城南,故稱“南城”。修建南城時僅新築一條西牆,位置在今馬廠子、東倉門一線,但這條牆並非南北直線,而是弧線,皆因要將董仲舒墓(既下馬陵董子祠)讓在南城之外。南城使用時間約為98年,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漢軍出旗,奏明南城仍歸漢城,隸咸寧縣”。

對西安的城牆清代曾12次進行補修。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回民起義波及陝西,陝西巡撫畢沅申請白銀1658000兩,對城牆進行大規模的修葺加固,並對寬窄進行了統一,使牆根外延,牆頂內收,外壁增砌三至五層包磚,頂面鋪二層磚,內壁每隔40~60米砌築青磚溜水槽一道。

(五)、民國時期的西京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反清起義,西安立即予以回應。10月22日清晨,同盟會、新軍、哥老會首領秘密集會,推舉張鳳翽(時任新軍一標一營營長)為首領,錢鼎(時任新軍一標一營隊官)為副首領,即日起義。在沒有遇到大的抵抗的情況下,革命軍順利地佔領了除滿城外的西安大部分城區。並于23日黎明,向清軍在西安的最後堡壘滿城發起了進攻。建成260餘年的滿城第一次受到戰爭的洗禮,不成想僅僅經過一天的激戰,滿城就被攻克,旗兵統領西安將軍文瑞投井自盡,西安全城光復。次年9月24日,滿城西、南兩面城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北大街和東大街。可整個滿城區域歷經戰火後已是荒涼不堪,直至1921年秋,馮玉祥首次督陝,在八旗教場北部的東西兩側修建房屋各16排、計200餘間。同時,還在滿城東邊修建了一些鋪面房和一個可容納數百人的大禮堂,名曰“民樂園”。至此原滿城的東部和南部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1927年1月9日,根據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兼陝西省政府主席于右任的提議,開會決議將原八旗校場,改名為“紅城”,以示革命,並於1月15日正式宣佈更名。7月18日,石敬亭出任省主席,不久將紅城更名為“新城”,直至今日。1928年西安首次設市,將滿城劃定為新市區,規劃道路,由西向東修築了六條南北路,依照“德、平、勤、儉、仁、愛”定名為尚德路、尚平路、尚勤路、尚儉路、尚仁路(今解放路)和尚愛路。次年,又在新市區內從南往北修築八條東西幹道,依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定名為崇孝路、崇悌路、崇忠路、崇信路、崇禮路、崇義路、崇廉路、崇恥路(即今東、西一路至八路),新市區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1930年,西安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新市區管理處,負責新市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可同年5月國民政府頒佈新的《市組織法》,提高設市標準,西安人口不足20萬,不夠設市標準,11月8日陝西省政府通令撤銷西安市建制,轄區複歸長安縣。後隨著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於民國1944年再次設市,市的建制才穩定下來。

在民國時期,西安兩次經歷了大的現代熱兵器戰爭,在這兩次戰爭中西安的城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次就是著名的“二虎守長安”。1926年春北洋軍閥劉鎮華率“鎮嵩軍”12萬由河南入陝企圖攻佔西安,從而控制關中乃至整個西北。城內督辦李虎臣和二師師長楊虎城的部隊總數不足3萬人,但依靠城牆“深溝高壘”的防守優勢,動員全體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牆為屏障頑強抵抗,持續八個月之久。直到9月17日馮玉祥部隊五原誓師後星夜入陝,劉鎮華軍全線潰出潼關,方解西安之圍。在長達8個月的戰鬥中,西安城牆的作用功不可沒。第二次城牆彰顯作用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雖未攻至西安,可日本飛機對陝西多地進行狂轟濫炸。從1937年11月7日日機首次轟炸潼關起至1945年1月4日轟炸安康止,全省共遭到轟炸567次,其中西安尤甚達145次、1106架次、落彈3440枚,均居全省第一,可傷亡人數卻居第二,為2489人(安康傷亡人數居首為3495人),這其中西安城牆再次發揮了防空作用。先有城牆附近居住的民眾,在城牆上自行開挖防空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於是1940年12月22日,省防空司令部沿城牆一周共建防空洞625個,洞高1.5米、寬3.1米,總長5100米,而且全部用磚襯砌。這些在城牆上挖掘的防空洞挽救的西安人生命數以千計。

民國時期西安城牆還因交通、經濟等需要,新開闢了4處城門,分別是:

1927年初,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馮玉祥倡議在長樂門北開闢中山門。中山門並列著兩個門洞,分別是“東征門”和“凱旋門”。現中山門北側凱旋門仍保存著民國時期的木質城門板,也是西安城牆各城門中,唯一一處保存著門板的城門。

1928年,為紀念馮玉祥將軍擊敗劉鎮華解西安被圍八月之功績,在安定門北開闢玉祥門

1934年12月為配合隴海線西安段通車,在西安北城牆東段開中正門(今解放門)。

1939年,在南城牆含光門與朱雀門之間。為紀念辛亥革命中的先烈井勿幕先生開勿幕門俗稱小南門。

關於這段的副標題我用了西京市而沒有用西安市的想法是:1930年11月西安市建制就已撤銷,1932年3月5日,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決議:長安為陪都,定名西京,成立西京籌備委員會,直屬國民政府。轄區東至灞橋,南至終南山,西至灃水,北至渭水。雖西京市政府始終未成立,可西京之名稱已開始使用,如今東郊韓信塚上所立測量用基石所刻即為“西京市政建設委員會”。該名稱一直使用到1945年4月,西京籌備委員會奉令撤銷之時,長達13年,而使用西安市之名稱前後兩次相加不過8年時間,故用之。

(六)、建國後的西安市

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六軍已在西安市週邊集結完畢,淩晨發動總攻,這次西安城牆沒有發揮任何阻擋作用,中午11時許,各路部隊在鐘樓勝利會師,從發起總攻到會師鐘樓戰事總共用了6個多小時便結束。14時,第六軍軍部進駐楊虎城止園公館,西安宣告解放。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西安城牆也先後開闢了朝陽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尚德門、尚勤門、尚儉門、尚武門。使其城門總數達到18座。

從建國初期到上世紀80年代,西安城牆雖在1961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歷經“大躍進”和“十年文革”的破壞,已嚴重破損。從1984年3月起西安市政府開始大規模修復城牆,“鐵市長”張鐵民親自帶領軍民修葺城牆建設環城公園。護城河全線清淤,清理淤泥量達13萬立方米。直至2005年西安火車站前解放門竣工,西安城牆再次彌合封閉。

現今的西安城牆已煥發昔日風采,成為西安市區最吸引遊客的觀光勝地之一。沿城牆外側建成的環城公園,也成為城市居民晨練、休閒的最佳活動場所。古城牆所煥發的生機為古城西安增添了無限風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