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墨戰爭,此戰,美國割走了墨西哥半壁江山

早在美國獨立之前, 美利堅民族就開始向北美大陸西部擴張。 獨立戰爭之後, 根據1783年的《巴黎和約》, 美國擁有了以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區為界的廣袤地區, 但這一地區大部分為印第安人所佔據, 因此早期美國的擴張運動主要是驅逐東部的印第安人, 鞏固美國對北美大陸東部領土的所有權。 1803年美國利用歐洲形勢緊張, 從法國手中購得路易斯安那, 真正拉開美國領土擴張序幕。

這之後, 美國作為一個共和國迅速成熟起來, 美國的大陸擴張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主要表現在1819年兼併佛羅里達和1823年發表“門羅宣言”。

“門羅宣言”體現了美國對拉美政策的三原則, 即“美洲體系原則”、“互不干涉原則”和“不准殖民原則”, 這是美國第一次在國際外交領域伸張自己的國家利益, 也是美國在西半球尋求勢力範圍的開始, 對於之後美國在西半球的擴張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門羅宣言”發表之後, 受國內外環境的制約, 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外交一度處於低調狀態, 美國對外擴張的步伐也趨於緩慢。 但進入1840年代以後, 美國資本主義經濟出現迅速發展的局面, 美國大陸擴張隨之進入高潮時期。

德克薩斯原來是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 1821年墨西哥獨立後, 德克薩斯成為墨西哥科阿韋拉-特哈斯州的一部分, 墨西哥政府頒佈了慷慨的移民政策, 鼓勵移民在德克薩斯定居。 與此同時, 許多美國人(特別是南方人)對德克薩斯的土地資源和市場前景非常感興趣, 也大量湧入德克薩斯。 新的美國移民不服從墨西哥的法律和秩序, 給墨西哥政府治理當地帶來了困擾。 而美國政府還曾兩次試圖購買德克薩斯,

引起了墨西哥政府對其北方鄰居的擴張意圖的警惕。

1830年, 墨西哥政府頒佈了新的移民法, 試圖阻止美國人向德克薩斯流動並控制已經在德克薩斯境內定居的美國移民。 但這些政策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 美國移民繼續湧入。 與此同時, 聖·安納奪取墨西哥政權, 在墨西哥建立了軍事政權, 使得美國移民與墨西哥政府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1844年11月, 美國總統大選如期舉行,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作為民主黨的一匹“黑馬”當選, 其競選綱領提出“重新佔領俄勒岡”和“重新兼併德克薩斯”。 民主黨所鼓動的擴張情緒決定了德克薩斯兼併實現的必然性。 與此同時, 即將離任的泰勒總統並未放棄兼併, 呼籲國會通過聯合決議這種非正統的程式兼併德克薩斯,

還提出德克薩斯作為一個州, 而不是一塊領土加入聯邦。 對此, 美國國會兩院對兼併德克薩斯的聯合決議進行了激烈辯論, 最終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於1845年1月25日和2月27日通過, 3月1日泰勒總統簽署了兼併德克薩斯的決議。

在1845年3月的就職演說中, 波爾克總統堅決維護美國的權利, 聲稱“兼併問題完全是美國和德克薩斯兩國間的事情”。 12月29日, 在波爾克總統主持下, 德克薩斯正式加入聯邦, 墨西哥斷絕了與美國的關係。 與德克薩斯兼併相連的是邊界問題, 德克薩斯和美國都堅持以格蘭德河作為美墨邊界, 但墨西哥政府卻不承認。 這樣, 紐埃西斯河與格蘭德河之間的地區就成為美墨雙方的“爭端地區”。

另外, 加利福尼亞問題也是美墨矛盾的集中所在。 加利福尼亞優良的港灣和廣闊的土地引起了美國商業集團和農業集團的極大興趣, 美國移民大量湧入加利福尼亞。 美國對加利福尼亞的野心促使墨西哥寄希望于英法的干預, 而這正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

為了獲得加利福尼亞,1845年底波爾克總統首先進行了兩方面的和平努力,一是通過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的秘密代理人,鼓勵加利福尼亞的居民尋求合併于美國;二是派出所謂的和平使團,直接向墨西哥政府提出購買加利福尼亞。前者實際上是鼓動加利福尼亞的分離主義,而後者根本不可能為任何墨西哥政府所接受。

為了完成他的大陸擴張計畫,波爾克總統在公開進行和平外交的同時還在做發動戰爭的準備。早在1845年7月,波爾克就派紮卡裡·泰勒將軍帶領軍隊進駐德克薩斯,預防墨西哥的入侵。與此同時,波爾克還秘密派遣太平洋中隊的指揮官約翰·斯洛特海軍準將做好準備,在墨西哥進攻德克薩斯的情況下佔領加利福尼亞的重要港口。在和平使團失敗的消息到達華盛頓以後,1846年1月,波克爾命令泰勒佔領格蘭德河東岸。到3月份的時候,泰勒已經在格蘭德河的北岸建立了總部,正對著墨西哥的馬塔羅斯村莊。4月11日,墨西哥軍隊到達馬塔羅斯,命令泰勒軍隊後撤,遭到泰勒拒絕。到4月底的時候,格蘭德河沿岸的危機不斷加劇,隨時都有爆發衝突的可能。

1846年4月24日,波爾克總統長期期盼的對抗終於發生了,墨西哥士兵襲擊了格蘭德河以北的美國騎兵中的一支分遣隊,其中七名美國人被殺死,其餘的被俘虜。在格蘭德河流血衝突的消息到達華盛頓之前,波爾克已經召開過內閣會議,準備向國會提交宣戰的請求,只不過計畫將墨西哥政府拖欠美國公民損失賠償費和拒絕接待美國和平使團作為宣戰的主要依據。格蘭德河流血衝突的發生給波爾克總統的宣戰請求提供了有力根據,5月9日,波爾克一接到這則消息就開始起草戰爭宣言。在宣言裡,波爾克聲稱“在美國土地上流淌著的美國人的鮮血足以確保國會立即無條件地宣佈與墨西哥開戰”。5月13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向墨西哥的宣戰。5月23日,墨西哥向美國宣戰。

美國在力量上對墨西哥佔有絕對優勢。美國經濟發達,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擁有先進的前裝式來福槍和大炮,海軍控制著制海權。

而墨西哥是落後的農業國,人口700萬,大部分是印第安人,全國只有3.2萬軍隊,幾乎沒有海軍,裝備差,缺乏訓練和紀律。

戰爭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1、戰爭第一階段,美攻佔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

1846—1847年2月,戰場主要在3個方向展開。

泰勒指揮美軍主力在墨西哥北部同墨軍主力交戰。5月8日的帕洛阿爾托戰役,美軍2300人同墨軍6000人交戰,美軍以優勢炮火擊潰了對方的騎兵。5月9日,美軍1700人在雷薩卡·德·拉帕爾馬擊潰了5700名墨軍。9月24日,美軍增至1.5萬,攻佔蒙特裡。1847年2月,雙方在布埃納維斯塔激戰。墨軍統帥聖安納以2萬之眾企圖圍殲5000美軍。墨軍幾次擊退美軍進攻,俘400多人。但美軍憑藉炮兵的優勢,擊退了墨軍。此役,美軍傷亡746人,墨軍損失1500至2000人。

在加利福尼亞,6—7月間,美國移民擊潰墨軍,建立了“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樹起“熊星國旗”。美國海軍遠征加利福尼亞,支援移民。9月,墨西哥人起義,驅逐了美國移民。美國又增派陸軍,與太平洋分艦隊配合,擊敗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的墨軍,將這兩個地區併入美國。

1846年12月,多尼芬率領900名美軍長途奔襲1000多英里,攻佔了墨西哥北部重鎮奇瓦瓦,並在蒙特雷與泰勒軍會師。

美軍人數雖少,但倚仗優越的戰術素養和精良的裝備,擊潰了以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數量佔優勢的墨西哥軍隊。墨西哥人民在美占區展開遊擊戰,迫使美軍停止了進軍。

2、戰爭第二階段,美國攻佔墨西哥首都。

1847年2月至1848年。美軍增至6萬人,其中二分之一派往墨西哥。美軍為徹底擊敗墨軍抵抗,改變主攻方向,開始尋找一條最短路線攻佔首都墨西哥城。美軍司令溫菲爾得·斯科特策劃並實施了對維拉克魯斯的兩犧登陸。

維拉克魯斯是墨西哥東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斯科特集中軍隊1.3萬人,配備50門大炮,在海軍墨西哥灣分艦隊的支援下,進攻該港。維拉克魯斯有墨軍4000人防守,工事堅固。為完成兩栖攻擊,斯科特專門定購了特製的登陸艇,並對部隊進行了強化訓練,做好了周密的準備工作。

3月9日開始,美軍在維拉克魯斯東南3英里處的海灘開始登陸。墨軍未予抵抗,美軍8000人無一傷亡,順利登陸。接著,美軍開始圍攻維拉克魯斯。從3月22日開始,美72艘軍艦和陸軍的大炮對維拉克魯斯進行了連續幾天的野蠻炮擊。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許任何活人離開這座城市。在美軍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嚴重破壞,一時“城內街道上血流成渠,到處落下被敵人炮彈炸飛的人的斷肢殘體”。平民傷亡100多人,損失500萬比索。墨西哥守軍進行了頑強抵抗,碼頭工人和漁民也積極參戰,使美軍付出了82人的傷亡。3月29日,墨軍在指揮官命令下停止抵抗,美軍才攻佔該城。這次兩栖登陸,從軍事上看,是十分成功的,美陸海軍密切協同作戰,完成了預定的作戰目標,被稱為“19世紀最成功的兩栖登陸作戰”。

美軍隨後向首都墨西哥城推進。聖安納倉促集中1.3萬人在塞羅戈多與美軍會戰。4月18日,美軍出奇兵穿過山谷密林,突襲墨軍左翼,擊潰了墨軍,俘虜3000多人,美軍傷亡400人。

5月15日,美軍推進到離墨西哥城80英里的布埃布拉,因城裡上層人士投降,美軍兵不血刃攻佔了這座墨西哥第三大城。8月6日,美軍1萬人兵臨墨西哥城下。

墨西哥軍民為保衛首都展開了英勇戰鬥。墨軍已集中了2萬人,100門大炮。這時的墨軍以白人為主,戰鬥力有了明顯提高。雙方首先在郊區週邊展開激戰。在康特列拉斯和丘魯布希科兩戰中,美軍以猛烈炮火又一次擊潰了優勢敵軍。墨軍傷亡被俘達7000餘人,但美軍也傷亡近千。9月7日,墨政府同美國舉行了短時間談判,拒絕了美國的無理要求。美軍便向墨西哥城發起總攻。墨軍奮勇抗擊,打退美軍多次進攻,美軍死傷慘重。在俯瞰墨西哥城的查普爾特佩克山,戰鬥尤為激烈。墨西哥軍事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英勇戰鬥。美軍如潮水般向山頂衝鋒,學生們冒著槍林彈雨,奮勇還擊,美軍死傷遍地。墨軍子彈打光後,與敵展開了白刃格鬥。最後,有6名少年學員戰鬥到最後一人,光榮犧牲,被譽為“少年英雄”。

9月13日黃昏,聖安納率政府成員撤退,城內一片混亂,總統府也被亂民搶劫一空。9月14日拂曉,美軍入城。開始,美軍耀武揚威,身穿嶄新制服舉行入城式,許多市民圍觀,突然槍聲大作,墨軍狙擊手從四面八方向美軍射擊,美軍紛紛倒下。激烈的巷戰進行了整整一天,美軍傷亡860多人。後由於墨西哥市參議會怕美軍報復,下令停火,美軍才最終攻佔墨西哥首都。

但是,墨軍仍在全國各地與美軍激戰。墨西哥人民還在美占區展開遊擊戰,用大刀、長矛、獵槍同美軍戰鬥。僅1847年2月一次伏擊便打死美軍300多人。10月,遊擊隊又奇襲普韋布拉,擊斃美州長,殲守軍大部。美軍進行了殘酷鎮壓,但仍無法撲滅人民反抗的烈火。1847年末,美軍有2萬人在同遊擊隊作戰。墨西哥政府如能充分發動人民,本來是可以轉敗為勝的。

但是上層統治集團因首都的陷落驚慌失措,於1847年10月解除了聖安納的職務,成立了新政府,開始與美國進行談判。1848年2月,雙方簽署了《瓜達羅佩·伊達爾戈條約》。墨西哥割讓了占本國一半以上的領土190萬平方公里,即今天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科羅拉多、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等州。美國支付了1825萬美元。

美墨戰爭是美國發動的一場赤裸裸的侵略戰爭,連美將格蘭特也承認“這場戰爭乃是強大民族對弱小民族所曾進行的最不正義的戰爭之一”。戰爭以美國獲勝、墨西哥割地求和而告終。但美國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死亡12876人(內傷病而死者11155人),傷4102人,耗資9750萬美元。

墨西哥敗因,在於領導者集團和教權集團爭權奪利,妥協投降。墨軍訓練差,裝備落後,貴族軍官指揮低劣。美軍勝在軍隊素質好,戰術水準、火力和機動能力佔有絕對優勢。尤其是一批西點軍校畢業生如羅伯特·李、紮卡裡·泰勒、尤利塞斯·格蘭特等人表現了很高的指揮才幹,特別是斯科特利用所學知識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畫,成功指揮了維拉克魯斯登陸及對墨西哥城的圍攻。當時的英國名將威靈頓曾稱讚他為“活著的最偉大的軍人”。稱維拉克魯斯—墨西哥城戰役在“軍事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美墨戰爭在美軍事史上有許多第一:美軍第一次在異國作戰、第一次進行兩栖登陸、

第一次進行巷戰、第一次使用蒸汽戰艦、第一次在敵國建立軍政府、第一次由職業軍隊單獨進行的戰爭。戰爭中擴大的領土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為美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但領土擴張也促進美國南方奴隸制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為日後的內戰埋下了禍種。1847年11月11日安約當選墨西哥臨時總統,1848年1月雙方開始和談。2月2日雙方簽定和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上加利福尼亞。1848年6月12日,美軍撤出墨西哥城,戰爭結束。

美國通過這場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世所罕見。墨西哥喪失了大半國土,元氣大傷。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而這正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

為了獲得加利福尼亞,1845年底波爾克總統首先進行了兩方面的和平努力,一是通過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的秘密代理人,鼓勵加利福尼亞的居民尋求合併于美國;二是派出所謂的和平使團,直接向墨西哥政府提出購買加利福尼亞。前者實際上是鼓動加利福尼亞的分離主義,而後者根本不可能為任何墨西哥政府所接受。

為了完成他的大陸擴張計畫,波爾克總統在公開進行和平外交的同時還在做發動戰爭的準備。早在1845年7月,波爾克就派紮卡裡·泰勒將軍帶領軍隊進駐德克薩斯,預防墨西哥的入侵。與此同時,波爾克還秘密派遣太平洋中隊的指揮官約翰·斯洛特海軍準將做好準備,在墨西哥進攻德克薩斯的情況下佔領加利福尼亞的重要港口。在和平使團失敗的消息到達華盛頓以後,1846年1月,波克爾命令泰勒佔領格蘭德河東岸。到3月份的時候,泰勒已經在格蘭德河的北岸建立了總部,正對著墨西哥的馬塔羅斯村莊。4月11日,墨西哥軍隊到達馬塔羅斯,命令泰勒軍隊後撤,遭到泰勒拒絕。到4月底的時候,格蘭德河沿岸的危機不斷加劇,隨時都有爆發衝突的可能。

1846年4月24日,波爾克總統長期期盼的對抗終於發生了,墨西哥士兵襲擊了格蘭德河以北的美國騎兵中的一支分遣隊,其中七名美國人被殺死,其餘的被俘虜。在格蘭德河流血衝突的消息到達華盛頓之前,波爾克已經召開過內閣會議,準備向國會提交宣戰的請求,只不過計畫將墨西哥政府拖欠美國公民損失賠償費和拒絕接待美國和平使團作為宣戰的主要依據。格蘭德河流血衝突的發生給波爾克總統的宣戰請求提供了有力根據,5月9日,波爾克一接到這則消息就開始起草戰爭宣言。在宣言裡,波爾克聲稱“在美國土地上流淌著的美國人的鮮血足以確保國會立即無條件地宣佈與墨西哥開戰”。5月13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向墨西哥的宣戰。5月23日,墨西哥向美國宣戰。

美國在力量上對墨西哥佔有絕對優勢。美國經濟發達,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擁有先進的前裝式來福槍和大炮,海軍控制著制海權。

而墨西哥是落後的農業國,人口700萬,大部分是印第安人,全國只有3.2萬軍隊,幾乎沒有海軍,裝備差,缺乏訓練和紀律。

戰爭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1、戰爭第一階段,美攻佔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

1846—1847年2月,戰場主要在3個方向展開。

泰勒指揮美軍主力在墨西哥北部同墨軍主力交戰。5月8日的帕洛阿爾托戰役,美軍2300人同墨軍6000人交戰,美軍以優勢炮火擊潰了對方的騎兵。5月9日,美軍1700人在雷薩卡·德·拉帕爾馬擊潰了5700名墨軍。9月24日,美軍增至1.5萬,攻佔蒙特裡。1847年2月,雙方在布埃納維斯塔激戰。墨軍統帥聖安納以2萬之眾企圖圍殲5000美軍。墨軍幾次擊退美軍進攻,俘400多人。但美軍憑藉炮兵的優勢,擊退了墨軍。此役,美軍傷亡746人,墨軍損失1500至2000人。

在加利福尼亞,6—7月間,美國移民擊潰墨軍,建立了“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樹起“熊星國旗”。美國海軍遠征加利福尼亞,支援移民。9月,墨西哥人起義,驅逐了美國移民。美國又增派陸軍,與太平洋分艦隊配合,擊敗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的墨軍,將這兩個地區併入美國。

1846年12月,多尼芬率領900名美軍長途奔襲1000多英里,攻佔了墨西哥北部重鎮奇瓦瓦,並在蒙特雷與泰勒軍會師。

美軍人數雖少,但倚仗優越的戰術素養和精良的裝備,擊潰了以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數量佔優勢的墨西哥軍隊。墨西哥人民在美占區展開遊擊戰,迫使美軍停止了進軍。

2、戰爭第二階段,美國攻佔墨西哥首都。

1847年2月至1848年。美軍增至6萬人,其中二分之一派往墨西哥。美軍為徹底擊敗墨軍抵抗,改變主攻方向,開始尋找一條最短路線攻佔首都墨西哥城。美軍司令溫菲爾得·斯科特策劃並實施了對維拉克魯斯的兩犧登陸。

維拉克魯斯是墨西哥東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斯科特集中軍隊1.3萬人,配備50門大炮,在海軍墨西哥灣分艦隊的支援下,進攻該港。維拉克魯斯有墨軍4000人防守,工事堅固。為完成兩栖攻擊,斯科特專門定購了特製的登陸艇,並對部隊進行了強化訓練,做好了周密的準備工作。

3月9日開始,美軍在維拉克魯斯東南3英里處的海灘開始登陸。墨軍未予抵抗,美軍8000人無一傷亡,順利登陸。接著,美軍開始圍攻維拉克魯斯。從3月22日開始,美72艘軍艦和陸軍的大炮對維拉克魯斯進行了連續幾天的野蠻炮擊。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許任何活人離開這座城市。在美軍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嚴重破壞,一時“城內街道上血流成渠,到處落下被敵人炮彈炸飛的人的斷肢殘體”。平民傷亡100多人,損失500萬比索。墨西哥守軍進行了頑強抵抗,碼頭工人和漁民也積極參戰,使美軍付出了82人的傷亡。3月29日,墨軍在指揮官命令下停止抵抗,美軍才攻佔該城。這次兩栖登陸,從軍事上看,是十分成功的,美陸海軍密切協同作戰,完成了預定的作戰目標,被稱為“19世紀最成功的兩栖登陸作戰”。

美軍隨後向首都墨西哥城推進。聖安納倉促集中1.3萬人在塞羅戈多與美軍會戰。4月18日,美軍出奇兵穿過山谷密林,突襲墨軍左翼,擊潰了墨軍,俘虜3000多人,美軍傷亡400人。

5月15日,美軍推進到離墨西哥城80英里的布埃布拉,因城裡上層人士投降,美軍兵不血刃攻佔了這座墨西哥第三大城。8月6日,美軍1萬人兵臨墨西哥城下。

墨西哥軍民為保衛首都展開了英勇戰鬥。墨軍已集中了2萬人,100門大炮。這時的墨軍以白人為主,戰鬥力有了明顯提高。雙方首先在郊區週邊展開激戰。在康特列拉斯和丘魯布希科兩戰中,美軍以猛烈炮火又一次擊潰了優勢敵軍。墨軍傷亡被俘達7000餘人,但美軍也傷亡近千。9月7日,墨政府同美國舉行了短時間談判,拒絕了美國的無理要求。美軍便向墨西哥城發起總攻。墨軍奮勇抗擊,打退美軍多次進攻,美軍死傷慘重。在俯瞰墨西哥城的查普爾特佩克山,戰鬥尤為激烈。墨西哥軍事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英勇戰鬥。美軍如潮水般向山頂衝鋒,學生們冒著槍林彈雨,奮勇還擊,美軍死傷遍地。墨軍子彈打光後,與敵展開了白刃格鬥。最後,有6名少年學員戰鬥到最後一人,光榮犧牲,被譽為“少年英雄”。

9月13日黃昏,聖安納率政府成員撤退,城內一片混亂,總統府也被亂民搶劫一空。9月14日拂曉,美軍入城。開始,美軍耀武揚威,身穿嶄新制服舉行入城式,許多市民圍觀,突然槍聲大作,墨軍狙擊手從四面八方向美軍射擊,美軍紛紛倒下。激烈的巷戰進行了整整一天,美軍傷亡860多人。後由於墨西哥市參議會怕美軍報復,下令停火,美軍才最終攻佔墨西哥首都。

但是,墨軍仍在全國各地與美軍激戰。墨西哥人民還在美占區展開遊擊戰,用大刀、長矛、獵槍同美軍戰鬥。僅1847年2月一次伏擊便打死美軍300多人。10月,遊擊隊又奇襲普韋布拉,擊斃美州長,殲守軍大部。美軍進行了殘酷鎮壓,但仍無法撲滅人民反抗的烈火。1847年末,美軍有2萬人在同遊擊隊作戰。墨西哥政府如能充分發動人民,本來是可以轉敗為勝的。

但是上層統治集團因首都的陷落驚慌失措,於1847年10月解除了聖安納的職務,成立了新政府,開始與美國進行談判。1848年2月,雙方簽署了《瓜達羅佩·伊達爾戈條約》。墨西哥割讓了占本國一半以上的領土190萬平方公里,即今天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科羅拉多、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等州。美國支付了1825萬美元。

美墨戰爭是美國發動的一場赤裸裸的侵略戰爭,連美將格蘭特也承認“這場戰爭乃是強大民族對弱小民族所曾進行的最不正義的戰爭之一”。戰爭以美國獲勝、墨西哥割地求和而告終。但美國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死亡12876人(內傷病而死者11155人),傷4102人,耗資9750萬美元。

墨西哥敗因,在於領導者集團和教權集團爭權奪利,妥協投降。墨軍訓練差,裝備落後,貴族軍官指揮低劣。美軍勝在軍隊素質好,戰術水準、火力和機動能力佔有絕對優勢。尤其是一批西點軍校畢業生如羅伯特·李、紮卡裡·泰勒、尤利塞斯·格蘭特等人表現了很高的指揮才幹,特別是斯科特利用所學知識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畫,成功指揮了維拉克魯斯登陸及對墨西哥城的圍攻。當時的英國名將威靈頓曾稱讚他為“活著的最偉大的軍人”。稱維拉克魯斯—墨西哥城戰役在“軍事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美墨戰爭在美軍事史上有許多第一:美軍第一次在異國作戰、第一次進行兩栖登陸、

第一次進行巷戰、第一次使用蒸汽戰艦、第一次在敵國建立軍政府、第一次由職業軍隊單獨進行的戰爭。戰爭中擴大的領土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為美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但領土擴張也促進美國南方奴隸制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為日後的內戰埋下了禍種。1847年11月11日安約當選墨西哥臨時總統,1848年1月雙方開始和談。2月2日雙方簽定和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上加利福尼亞。1848年6月12日,美軍撤出墨西哥城,戰爭結束。

美國通過這場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世所罕見。墨西哥喪失了大半國土,元氣大傷。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