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篇全文僅34個字的文章,卻被譽為民國最好的教育範本!

文:穿越君 讀史開眼界(dushikaiyanjie) 特約作家

《勿貪多》, 民國《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第三冊中的第二十四課, 全文僅34個字:瓶中有果。 兒伸手入瓶,

取之滿握。 拳不能出, 手痛心急, 大哭。 母曰:“汝勿貪多, 則拳可出矣”。

意思是, 瓶子裡有糖果, 孩子伸手去瓶子裡取, 抓了一大把, 瓶口小, 手無法出來, 硬出手疼, 心急大哭。 母親說:“你不要貪多, 少拿幾個手就可以出來了。 ”

文章雖小, 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01

“勿貪多”是從小就要養成的道德約束底線

我們大人都知道, 貪念是生命痛苦的根源, 小孩子不懂這些, 只知道拿自己喜歡的東西, 並且是想要一次拿完。 自幼父母就告訴我們, 一個一個往嘴裡填, 不要一次塞滿, 小心噎著。 不是自己的東西, 不能拿, 這是規矩。 吃東西時, 慢點吃, 少吃滋味好, 多吃滋味少。

如果童年時大人能教授我們這個道理, 是會受用一生的。 勿貪多, 教會了我們節制與取捨, 從思考和判斷上劃定了貪婪的底線。

在我們大人的世界裡, 大多數都知道貪多嚼不爛這個道理。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自幼從思想上形成道德準則, 當我們長大後, 面對花花世界、燈紅酒綠、財富、權力、美女、帥哥, 在選擇的時候就沒有這樣一個門檻底線制約自己的判斷,

貪欲熏心, 迷失了自我。

這麼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很多人就是沒有做到, 是因為自小缺少“勿貪多”的實踐教學, 如果自小將“勿貪多”的道理升入到我們的靈魂中, 生活便就有了底線, 人生便就有了敬畏。

02

“戒不專”是要深刻融到骨子裡的老理

“勿貪多”也要求我們在工作方面要專心, 不要心猿意馬, 這山看著那山高, 動輒換工作。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有這樣的句子:“河冰結合, 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 非私須之作。 ”後來演變成諺語“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 豈一日之功。 ”

國外也有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大人也常常說“不急, 不急, 慢慢來, 一口吃不成胖子, 一步跨不到天邊。 ”

“水滴石穿, 繩鋸木斷”, 這樣的人生道理可謂人人皆知, 但是堅持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 很少將一項專業技能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相反, 很多人是騎著驢找馬, 頻繁的改變自己的職業道路, 每次都從零開始, 結果是累死了驢, 也沒找到馬, 白白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

“勿貪多”告訴我們,

應該先做減法, 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主要的工作中去, 眉毛鬍子一把抓, 結果什麼都抓不到。 一直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 成功的幾率是最大的。

如果你不信古理, 你總該信科學吧?據科學家統計, 人的精力最多能處理八件大事, 再多就會出現紕漏。 而我們卻時常急於求成, 不願接受這個淺顯的道理。

我們每個人一直都在路上, 要想走得快, 走得好, 請一定要記住貪多嚼不爛, 貪多走不遠。

03

“禁欲望”是擁有美好生活的大前提

“勿貪多”還告誡我們時刻警惕“欲望”的閥門。要知道,人本動物,欲望是無止境的。要想拴住欲望這頭怪獸,除了社會大環境,法律法規,個人的道德修養也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說,金融股市,就如那盛滿糖果的瓶子,你貪婪地把手伸進去,想一次掙一大把才出來,殊不知卻落入暴跌之深淵——那些痛心疾首、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甚至是跳樓者,與小孩攥緊拳頭從瓶子裡拿不出手來的著急痛苦相比,不都是貪心太重,不懂得見好就收麼!

貪欲是動物的本性,這道理大家並非不懂,只是到了實際生活中就忘記了。

所有的急功近利,都是失去標準底線惹的禍。

今天的孩子,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勿貪多”這個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少走彎路,拒絕絕路。

智慧,悲憫,仁義,善美和愛,天道自然,大道無形,這些發展的規律都在我們華夏文明這些古老的故事裡。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天空有雲,雲上是天。只要萬里天空都無雲,那麼萬里天上都是晴天。如果,一個生命就是一條江河,那麼邂逅一個好故事,也就是江中有了水,每個人心中就有了一輪明月。

千江有水,自然就會映出天上的月亮;萬里無雲,自然就會顯露出萬里的天空。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尋月亮,而是要江中有水,自然會有月;若要萬里無雲,不要去執著於天,而是清除心中的“雲”,天自然會顯現出來。

希望“勿貪多”這個這裡小故事能成為更多人生命裡的水,映出明月,驅散更多的烏雲,看一個朗朗乾坤。

03

“禁欲望”是擁有美好生活的大前提

“勿貪多”還告誡我們時刻警惕“欲望”的閥門。要知道,人本動物,欲望是無止境的。要想拴住欲望這頭怪獸,除了社會大環境,法律法規,個人的道德修養也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說,金融股市,就如那盛滿糖果的瓶子,你貪婪地把手伸進去,想一次掙一大把才出來,殊不知卻落入暴跌之深淵——那些痛心疾首、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甚至是跳樓者,與小孩攥緊拳頭從瓶子裡拿不出手來的著急痛苦相比,不都是貪心太重,不懂得見好就收麼!

貪欲是動物的本性,這道理大家並非不懂,只是到了實際生活中就忘記了。

所有的急功近利,都是失去標準底線惹的禍。

今天的孩子,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勿貪多”這個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少走彎路,拒絕絕路。

智慧,悲憫,仁義,善美和愛,天道自然,大道無形,這些發展的規律都在我們華夏文明這些古老的故事裡。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天空有雲,雲上是天。只要萬里天空都無雲,那麼萬里天上都是晴天。如果,一個生命就是一條江河,那麼邂逅一個好故事,也就是江中有了水,每個人心中就有了一輪明月。

千江有水,自然就會映出天上的月亮;萬里無雲,自然就會顯露出萬里的天空。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尋月亮,而是要江中有水,自然會有月;若要萬里無雲,不要去執著於天,而是清除心中的“雲”,天自然會顯現出來。

希望“勿貪多”這個這裡小故事能成為更多人生命裡的水,映出明月,驅散更多的烏雲,看一個朗朗乾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