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西喬家可以成為晉商的巔峰,這六條家訓不可小覷!

山西祁縣喬氏家族

山西祁縣喬家堡喬氏是清末民初聞名全國的商業家族, 是晉商的代表。 喬氏家族最早可考的始祖是喬守紀, 歷經繁衍生息, 傳承至今已曆15世, 代表人物有:

喬貴發:喬氏發跡始祖, 幼年父母雙亡, 寄人籬下。 清乾隆初年, “走西口”, 靠拉駱駝、當夥計、賣豆腐等, 不憚勞苦, 創下家業。

喬致庸(1818-1907):喬貴發的孫子, 字仲登, 早年飽讀詩書, 立志仕途, 但兄長早亡, 他挑起家業重擔。 因儒學功底深厚, 治商有方, 秉持“首重信, 次重義, 三為利”的原則, 以“戒懶、戒驕、戒貪”的精神, 銳意進取, 不斷開拓, 將其商業和金融字型大小擴展至平、津、東北, 直到長江流域。 極盛時期, 國內各通都大邑幾乎都有他的字型大小。

喬映霞:喬致庸的孫子, 字錦堂, 為人精明強幹, 敢作敢為, 19歲就從喬致庸手裡接過喬家的家業。 他深受祖上薰陶, 恪守家規家訓, 發展了家業, 維護了家族的繁盛。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 是晉商喬氏家族的祖宅, 由在中堂、德興堂、寧守堂、保元堂和花園組成, 總占地面積24000餘平方米, 現已開發建設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其中在中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間, 至今保存完好, 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空中俯視, 整座院落呈雙“喜”字形, 分為6個大院, 內套20個小院, 313間房屋, 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

家風之一:和為貴, 家睦族旺

喬致庸的堂號“在中堂”和他的名字一樣, 取“中庸”、“執兩用中”之意。 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喬家以此為基, 形成了“和為貴”的家風, 講究和諧、平衡。

喬氏家族後代 喬巧生:

喬家是大家族, 一個堂就是一支, 幾十個堂在一起生活, 幾乎沒有發生兄弟反目、妯娌交惡、婆媳不和、子嗣相爭的事。 家大業大人口多, 哪能事事無縫隙?件件都公平?一個字“和”, 不計較, 不攀比, 不爭鬥, 大度包容, 所以家庭和睦, 氏族興旺。

李鴻章對喬家“和為貴”的家風十分欣賞, 賜予喬家這樣一幅楹聯:“子孫賢族將大, 兄弟睦家之肥”, 期望其他家族也能像喬家一樣“子孫賢、兄弟睦”。

家風之二:重修德, 人正事興

喬家大院正門影壁的“百壽圖”兩邊, 有一副對聯, 上聯是“損人欲以複天理”, 下聯是“蓄道德而能文章”, 橫批“履和”。 意思是當人的欲望與天理衝突時, 要抑制人欲順應天理。 這正是喬家“重修德”的家風。

喬家大院導遊 渠泓:

“氣忌躁, 言忌浮, 才忌露, 學忌滿, 膽欲大, 心欲小, 知欲圓, 行欲方”;“為人作事怪人休深, 望人休過, 待人要豐, 自奉要約”。

喬家大院顧問 胡育先:

他們(喬氏子孫)要做到的, 最起碼的一點就是修身, 而這個修身要怎麼做到呢, 就是家庭讓你耳濡目染, 讓長輩言傳身教, 形成後人的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和禮貌態度。

喬氏家族“在中堂”後代 喬守瑋:

我聽我的父母說過, 那時候山西好多有錢人家都有戲臺, 但喬家沒有, 我當時還小, 我就問說為什麼沒有戲臺, 他們說怕看這個戲以後玩物喪志。

家風之三:講誠信, 以義取利

“傳家有道唯存厚, 處世無奇但率真”“經濟會通守紀律, 言詞安定去雕鐫”, 這些楹聯講的都是真誠、守規, 不言過其實,不急躁慌張。喬致庸經常告誡兒孫:經商處事首要的是以“信”為重,以信譽得人;其次是“義”,不哄人,不騙人,該得一分得一分,不賺昧心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

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前館長 劉立本:

喬家在包頭,發現一批摻假的胡麻油,他們把全部油都倒掉,倒掉以後換成好油。

山西祁縣晉商研究所所長 范維令:

1930年,山西省銀行公佈20元晉鈔兌換1元銀元,這一下老百姓損失很大,但是喬家堅守誠信,就是我們傾家蕩產也要給存款戶一元晉鈔兌一元銀元,喬家幾代人堅守了信義。

靈遁者國學類相學書籍《相觀天下》在靈遁者淘寶有。

家風之四:樂讀書,百年樹人

“百年燕翼惟修德,萬里鵬程在讀書”“書田曆世”“百年樹人”“讀書滋味長”,這些楹聯、匾額,折射著喬家尊師重教的家風。

喬家設私塾,讓氏族子弟不分男女,不論親疏,一律上學讀書。喬家對任教的老師十分敬重,每位老師都配書童伺候,伙食與主人相同,還讓老師坐上席。老師回家主人們要送到大門外,等老師上車以後才能返回。

家風之五:慎儉德,勤儉持家

財富最容易產生揮霍無度、奢華糜爛、擺闊逞兇的風氣,這也是家業衰敗的隱患。為此,喬致庸常說:“有錢不能浪費,浪費則對錢不敬,不敬則得罪錢,得罪錢則受窮。”

家風之六:善為先,無私訟公

喬致庸將“為善最樂”的匾額高懸在正房門樓上,對子孫說:“唯無私才可訟大公,唯大公才可成大器。”他把積德行善當作治家要義。為幫助鄉鄰,喬家常年把三頭牛拴在門外,誰家要用就牽去,傍晚再送還。鄉鄰如有病無錢求醫或者家境困難過不了年的,只要找到喬家門前,都可以得到救濟。

家風之七:懷天下,興家報國

清光緒元年到三年,左宗棠率清軍收復新疆,所需經費均由喬家大德恒、大德通兩大票號存取匯兌。

1938年,抗日軍隊一個連來到喬家堡村,喬致庸的孫輩喬映奎、喬映璜,把剛買來的護院武器全部捐給抗日志士。另一孫輩喬映庚,大義凜然支持長子喬倜從軍救國,為晉商喬家的德、義、忠、信、善,增添了感人的一筆。

巍峨的大院,精美的建築,是喬家留下的物質遺產,而嚴格的家規、睿智的家訓、垂范的家風,是喬家留下的精神財富,它們和大院一道,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不褪色,穿越百年的時光而更加光芒。

這六條家規,都是正心、正身、正人的基本原則,你要做事得先做好人,怎麼做好人?守住這六條。把這六條守住了,你就是端正的人,你才有資格去做事。所以家規正人。家規正了人,才會形成風清氣正的家傳,就是家風。家風好,就有了百年基業,喬家興旺延續了兩百多年,一是家規正人,二是家風興業。(山西祁縣縣誌辦研究員 武殿琦)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不言過其實,不急躁慌張。喬致庸經常告誡兒孫:經商處事首要的是以“信”為重,以信譽得人;其次是“義”,不哄人,不騙人,該得一分得一分,不賺昧心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

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前館長 劉立本:

喬家在包頭,發現一批摻假的胡麻油,他們把全部油都倒掉,倒掉以後換成好油。

山西祁縣晉商研究所所長 范維令:

1930年,山西省銀行公佈20元晉鈔兌換1元銀元,這一下老百姓損失很大,但是喬家堅守誠信,就是我們傾家蕩產也要給存款戶一元晉鈔兌一元銀元,喬家幾代人堅守了信義。

靈遁者國學類相學書籍《相觀天下》在靈遁者淘寶有。

家風之四:樂讀書,百年樹人

“百年燕翼惟修德,萬里鵬程在讀書”“書田曆世”“百年樹人”“讀書滋味長”,這些楹聯、匾額,折射著喬家尊師重教的家風。

喬家設私塾,讓氏族子弟不分男女,不論親疏,一律上學讀書。喬家對任教的老師十分敬重,每位老師都配書童伺候,伙食與主人相同,還讓老師坐上席。老師回家主人們要送到大門外,等老師上車以後才能返回。

家風之五:慎儉德,勤儉持家

財富最容易產生揮霍無度、奢華糜爛、擺闊逞兇的風氣,這也是家業衰敗的隱患。為此,喬致庸常說:“有錢不能浪費,浪費則對錢不敬,不敬則得罪錢,得罪錢則受窮。”

家風之六:善為先,無私訟公

喬致庸將“為善最樂”的匾額高懸在正房門樓上,對子孫說:“唯無私才可訟大公,唯大公才可成大器。”他把積德行善當作治家要義。為幫助鄉鄰,喬家常年把三頭牛拴在門外,誰家要用就牽去,傍晚再送還。鄉鄰如有病無錢求醫或者家境困難過不了年的,只要找到喬家門前,都可以得到救濟。

家風之七:懷天下,興家報國

清光緒元年到三年,左宗棠率清軍收復新疆,所需經費均由喬家大德恒、大德通兩大票號存取匯兌。

1938年,抗日軍隊一個連來到喬家堡村,喬致庸的孫輩喬映奎、喬映璜,把剛買來的護院武器全部捐給抗日志士。另一孫輩喬映庚,大義凜然支持長子喬倜從軍救國,為晉商喬家的德、義、忠、信、善,增添了感人的一筆。

巍峨的大院,精美的建築,是喬家留下的物質遺產,而嚴格的家規、睿智的家訓、垂范的家風,是喬家留下的精神財富,它們和大院一道,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不褪色,穿越百年的時光而更加光芒。

這六條家規,都是正心、正身、正人的基本原則,你要做事得先做好人,怎麼做好人?守住這六條。把這六條守住了,你就是端正的人,你才有資格去做事。所以家規正人。家規正了人,才會形成風清氣正的家傳,就是家風。家風好,就有了百年基業,喬家興旺延續了兩百多年,一是家規正人,二是家風興業。(山西祁縣縣誌辦研究員 武殿琦)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