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謀篇布局促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章:寫在2018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召開之際

一元複始, 萬象更新。 1月16日, 2018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在京召開。 這是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氣象部門召開的一次盛會, 旨在凝聚共識, 謀篇佈局, 砥礪前行。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部門及中國氣象局直屬機關和業務單位的“當家人”帶著過去一年滿滿的收穫與對未來的企盼齊聚一堂, 談成績、講形勢, 論改革、思良策。

不要人誇顏色好——在2017年, 從容應對複雜多變的天氣氣候事件, 精准把脈汛期36次暴雨過程及影響我國的8個颱風, 精心保障國家一系列重大活動,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及精准扶貧效益顯著, 智慧氣象服務更為普惠……這些, 足以彰顯氣象服務更強的“存在感”;“風雲”衛星在寰宇奏響最強音, 智慧網格預報全國推廣, 國家突發事件預警系統資訊發佈公眾覆蓋率達到85%, 科研戰線捷報頻傳……這些, 足以為砥礪前行提供更充沛“底氣”。

2017年也是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一年。 氣象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氣象保障國家重大戰略, 從做好頂層設計到層層推進落實, 上下協同發力;堅持“黨建與業務兩手抓”, “巡視全覆蓋” 向縱深推進, 政治堡壘更為牢固, 幹事創業的隊伍更為堅強。

凡是過去, 皆為序章。 2018年, 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

站在習近平總書記劃定的新時代座標起點上, 氣象事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也具備更大發展空間及有利條件。 時不我待, 只爭朝夕。 唯有吹響號角、擊鼓催征, 才能不辜負黨和國家賦予的重任,

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新局面。

踏上新征程, 我們需標定方向, 找准目標

黨的十九大作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轉化的重要論述, 這在氣象工作中有直接表現。 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廣泛的需求, 以及落實強國戰略、更好作出全球貢獻, 都與目前氣象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存在著矛盾。

時代提出課題, 大局決定方向。

為了更好應對各類挑戰, 氣象服務需更具個性化、專業化、精准化;氣象工作應在防災減災、服務綠色轉型發展、推動參與全球治理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以國家戰略及公眾需求為牽引, 擼起袖子加油幹, 才能披荊棘為坦途, 一張藍圖繪到底。 期待在一年之始, 瞄準航向, 搖櫓擊水!

氣象部門上下聯動, 全力服務林芝6.9級地震抗震救災。 圖為米林縣氣象局工作人員檢查自動站運行情況。 魏克文 攝影

踏上新征程, 我們需明確任務, 精准發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 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 分“兩步走”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與此相適應, 在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基礎上, 氣象部門也要分“兩步走”, 為早日全面建成現代化氣象強國而奮鬥。

遠景在前, 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肩挑重擔, 務必胸有丘壑、精准發力。 立足當下, 要按照“十三五”規劃的部署和要求, 繼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積極推進氣象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生態文明氣象保障、鄉村振興氣象服務、氣象軍民融合發展、氣象“一帶一路”發展、氣象服務提質增效;要借助新技術發展的東風,在全球數值預報模式、氣象大資料、人工影響天氣、智慧氣象等領域對標先進、迎頭趕上。期待在一年之始,深耕希望,遙盼豐收。

【盤點2017】氣象服務“一帶一路”:釋放澎湃活力 貢獻中國力量

踏上新征程,我們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黨的十九大再次提醒全體共產黨員要牢記初心與使命,氣象事業發展的目的在於人民,動力也來自人民。因此,我們要圍繞氣象業務能力現代化、服務能力現代化、科技創新能力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貫徹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前路必然艱辛,核心能力突破面臨著一座座“婁山關”,體制機制改革留下的都是最難攻克的“臘子口”!而時代不允許我們畏難怕苦,必須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最大限度把氣象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期待在一年之始,初心不改,逐夢前行。

【盤點2017】氣象科技創新篇:破解核心難題,驅動事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說,“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廣大氣象工作者要一步一個腳印,為九層之台添以累土;要拿出大時代的大擔當,勇立潮頭。以全國氣象局長會作為新的起點,讓我們彙聚起強大力量,在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堅定自信、一往無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本報記者 段昊書

責任編輯:張小娟

積極推進氣象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生態文明氣象保障、鄉村振興氣象服務、氣象軍民融合發展、氣象“一帶一路”發展、氣象服務提質增效;要借助新技術發展的東風,在全球數值預報模式、氣象大資料、人工影響天氣、智慧氣象等領域對標先進、迎頭趕上。期待在一年之始,深耕希望,遙盼豐收。

【盤點2017】氣象服務“一帶一路”:釋放澎湃活力 貢獻中國力量

踏上新征程,我們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黨的十九大再次提醒全體共產黨員要牢記初心與使命,氣象事業發展的目的在於人民,動力也來自人民。因此,我們要圍繞氣象業務能力現代化、服務能力現代化、科技創新能力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貫徹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前路必然艱辛,核心能力突破面臨著一座座“婁山關”,體制機制改革留下的都是最難攻克的“臘子口”!而時代不允許我們畏難怕苦,必須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最大限度把氣象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期待在一年之始,初心不改,逐夢前行。

【盤點2017】氣象科技創新篇:破解核心難題,驅動事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說,“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廣大氣象工作者要一步一個腳印,為九層之台添以累土;要拿出大時代的大擔當,勇立潮頭。以全國氣象局長會作為新的起點,讓我們彙聚起強大力量,在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堅定自信、一往無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本報記者 段昊書

責任編輯:張小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