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用盡了心思陪孩子,為什麼孩子卻說“不好玩”

有一次寶多爸帶朋友七歲的女兒和寶多一起去玩。 倆孩子玩的很開心, 回來之後, 朋友女兒說:“土叔(寶多爸的外號), 這是我玩的最開心的一次。

寶多爸把這話學給朋友聽, 朋友義憤填膺:“你不過帶她走了個綠道, 抓了個魚, 老子每次帶她玩, 什麼高級玩什麼, 什麼貴買什麼, 她竟然說跟你玩的最開心!”

朋友兩口子忙於工作, 平常這孩子是父母幫帶, 如果閑下來, 他們兩口子都會竭盡全力去哄女兒開心, 帶她出去吃高檔的兒童餐廳, 玩大型的遊樂場, 家裡經濟條件不錯, 孩子的衣服幾乎都是名牌, 不可謂不用心。

而孩子呢, 高高興興和爸爸媽媽出去, 吃的兒童餐樣式花哨, 味道乏善可陳, 吃過了總覺得還是奶奶做的好吃。

遊樂場呢, 爸爸是從不進去的, 媽媽陪著玩, 但有時候是因為媽媽穿的衣服不方便蹲坐, 有時候是因為有電話進來, 總是玩一會兒就只剩孩子一人在裡面,

爸爸媽媽在邊上自顧自的忙, 偶爾抬一下頭。

買衣服的時候就更不要說了。 按說, 女孩子最愛美, 買新衣服肯定開心, 但他們家女兒卻興味索然。

“寶貝, 買這個吧?”

“媽媽, 你說了算吧!”

“你身上那個舊了, 該換新的了, 媽媽給你選個店裡最貴的最新款, 好嗎?”

“可是舊的這件很舒服啊。 ”女兒小聲嘀咕。

朋友女兒號稱最開心的那次到底玩了什麼呢?其實沒什麼, 真的就是走綠道去了。

一個大人倆孩子, 一會兒, 走到沒人處, 她土叔爬到山坡上給她和寶多一人搞一個枯樹枝, 一路走一路抽打野草, 一會兒, 仨人聊的天, 漫天胡扯不著調, 莫名其妙哈哈笑的停不下來, 一會兒走到小河邊, 仨人又扔了棍子去捉魚。

她土叔也真是厲害, 徒手潑水, 竟然潑出小魚來, 倆孩子尖叫著跑開躲避水花, 又歡喜地跑回來撿小魚。 沾滿泥汙的小魚在手心裡翻卷身體, 癢的孩子聲音直發顫:“土叔土叔, 沒有水小魚會死的, 會死的。 ”

土叔就慢悠悠在草叢裡找啊找, 竟然找到一個空的礦泉水瓶子,

給他們把魚盛進去。 她土叔再次下水, 這次竟然撈到了一隻小蝦。 倆孩子蹲在瓶子旁邊看小魚和小蝦游啊遊啊, 一邊還討論, 小蝦到底吃什麼長大的。

等他們返回的時候, 三個人, 衣服也髒了, 鞋子也濕了, 一個孩子拿著舊礦泉水瓶子, 一個孩子捧著個破飲料盒子, 裡面裝著各自的魚蝦。 小女孩兒在這個時候由衷的說:“土叔, 這是我玩的最開心的一次。 ”

無怪乎朋友不甘心, 因為他投入了金錢和時間比寶多爸多多了, 而寶多爸竟然以不花一分錢只用了一點時間而完勝他。 其實, 朋友義憤填膺地說了文章開頭的那一番話, 就側面證明, 他其實不懂孩子。

孩子判斷事物靠直覺, 好玩不好玩, 跟金錢沒什麼關係。

爸媽幾十塊錢甚至上百塊買了一張遊樂場的票,

可孩子獨自一人默默玩耍, 爸媽在一旁刷手機, 孩子可不會覺得票價貴所以我好好玩, 爭取爸媽的錢花的值, 孩子只會覺得, 我爬的再高, 爸媽也沒看我一眼, 跳的再遠, 爸媽也沒誇我一句, 好沒有成就感。

孩子對時間沒概念, 只對開心的那一刻印象深刻, 爸媽陪再久, 推了再多重要的會議和飯局, 孩子也不會因為知道父母犧牲了時間而自動高興起來, 不如有意無意的一句逗樂子, 讓她印象深刻。

和孩子聊天, 成年人的一本正經會讓他們覺得無趣, 他們有莫名其妙的笑點, 你一定要和他們聊莫名其妙的話題才能讓他們沒來由的笑的身體發顫。

和孩子在一起,必須讓自己也成為一個“孩子”。寶多爸之所以深得孩子們喜歡,大概因為他自己內心裡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先別著急羡慕,這樣的老爸給孩子孩子喜歡,可這樣的老公,給你你頭疼。),上山下河本來就是他的心頭好,跟孩子玩起來,一點大人的“包袱”都沒有,衣服搞髒了搞濕了人家一點也不在乎。

在我皺著眉頭問他,沒有給他帶乾淨衣服,他要不要找個附近的商場買一件的時候,他已經翻出個塑膠袋鋪在車座上,一屁股坐上,車子發動,大手一揮:上車!

他本身也沒什麼大人的架子,寶多叫他爸爸他答應,直呼他的大名兒,他也沒覺得是不尊重,還是答應。

跟寶多聊天經常瞎胡扯。寶多問:“爸爸,什麼是鯊魚?”寶多爸一把把兒子拉過來放腿上,大手當刀,在寶多身上切切切,說:“這就是殺魚。”說著還沖我吆喝起來:“賣魚嘍,賣魚嘍!剛捕的新鮮魚啊,客官,你要魚頭還是魚肚子?”寶多咯咯笑,被放下來之後不過癮,央求爸爸:“再玩一次,再玩一次!”

所以說,陪孩子,光付出金錢和時間是不夠的,還要把自己也變成孩子,這樣和孩子玩在一起,孩子覺得開心,你也不會覺得是負累。

成人的世界本來就夠辛苦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把成人的包袱放下吧,讓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真正的和孩子玩在一起,享受短暫快樂的親子時光,這樣你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才真正有價值。

和孩子在一起,必須讓自己也成為一個“孩子”。寶多爸之所以深得孩子們喜歡,大概因為他自己內心裡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先別著急羡慕,這樣的老爸給孩子孩子喜歡,可這樣的老公,給你你頭疼。),上山下河本來就是他的心頭好,跟孩子玩起來,一點大人的“包袱”都沒有,衣服搞髒了搞濕了人家一點也不在乎。

在我皺著眉頭問他,沒有給他帶乾淨衣服,他要不要找個附近的商場買一件的時候,他已經翻出個塑膠袋鋪在車座上,一屁股坐上,車子發動,大手一揮:上車!

他本身也沒什麼大人的架子,寶多叫他爸爸他答應,直呼他的大名兒,他也沒覺得是不尊重,還是答應。

跟寶多聊天經常瞎胡扯。寶多問:“爸爸,什麼是鯊魚?”寶多爸一把把兒子拉過來放腿上,大手當刀,在寶多身上切切切,說:“這就是殺魚。”說著還沖我吆喝起來:“賣魚嘍,賣魚嘍!剛捕的新鮮魚啊,客官,你要魚頭還是魚肚子?”寶多咯咯笑,被放下來之後不過癮,央求爸爸:“再玩一次,再玩一次!”

所以說,陪孩子,光付出金錢和時間是不夠的,還要把自己也變成孩子,這樣和孩子玩在一起,孩子覺得開心,你也不會覺得是負累。

成人的世界本來就夠辛苦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把成人的包袱放下吧,讓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真正的和孩子玩在一起,享受短暫快樂的親子時光,這樣你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才真正有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