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下伏姓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 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 西元前246年)置郡, 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 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

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 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 又另設晉陽, 與太原同城。 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 宋太宗太平興國(西元976~984年)中年, 改並州為太原府, 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 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 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 民國時期為市, 山西省會所在。

高陽郡:戰國時期為高陽邑, 東漢桓帝時期(西元147~167年)置郡, 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 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 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 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 時轄四縣, 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 北魏時期置青州高陽郡, 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

隋朝開皇初年(辛醜, 西元581年)廢黜。

平昌郡:即頓邱郡。 據《宋書·州郡志》記載:“頓邱, 二漢屬東郡, 魏屬陽平, 晉武帝泰始二年(丙戌, 西元266年), 分淮陽置頓邱郡, 縣屬焉。 ”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清豐縣。 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宋國(約西元五世紀), 將頓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 治所在頓邱, 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區。

安丘縣:漢朝時期置縣, 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安丘縣西南部。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

平昌堂:以望立堂。

安丘堂:以望立堂。

鳴琴堂:春秋的時候, 孔子的弟子伏不齊為單父宰。 不齊是一個很仁愛的人, 而且他很有才智, 他每天只彈琴作樂, 看來不象他的同學巫子期治單父表現得勤勞。 但是單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

人們誇獎他是“鳴琴而治”, 所以叫作“鳴琴堂”, 孔子誇獎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勝, 字子賤, 春秋時博士, 歷史上稱之為“伏生”。 秦始皇焚書坑儒時, 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壁裡。 到了漢高祖滅了秦朝以後, 伏生扒開牆壁, 見書發黴損壞了一些, 還剩二十一卷。 伏生便在齊、魯一帶聚徒講授。 在漢文帝執政時期, 他已九十多歲了, 漢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錯跟伏生學《尚書》, 由伏生的女兒口授, 錯逐一記錄下來。 就是今文《尚書》。

家譜字輩

家譜

河北任邱伏氏宗譜一幅, (民國)伏萬生纂, 木刻活字印本。 現被收藏在河北省青縣崇羅鎮野兀村。

山東伏氏家乘十九卷, 附伏氏佚書佚文, 著者待考, 民國乙丑年(西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伏氏家乘十九卷, (民國)陳蜚聲修,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石印本五冊。 現被收藏在山東省博物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棺。

字輩

雲南玉溪伏氏字輩:“鈺宗孔旋家傳興志雁。

”。

宿遷洋河伏氏字輩:

12-41世輩分:錫樹法煥培, 方知浩運泰。 登高思建立,

宜從作述來。 共創偉大業, 千秋廣賢才。

四川伏氏字輩(更新時間:2017-03-22)

四川南部縣伏氏字輩:登先仕澤永久遠【湖廣填四川入的川】

北京市伏氏字輩(更新時間:2016-07-01)

西城區伏氏字輩:禮、樂、修、明、定, 湘、南、泰、運、開, 傳、家、徵、世、澤, 光、國、蔚、人、才, 道 延慶縣伏氏字輩:長祝康年樂, 慎修烈蓄基, 仁和元孔定, 信義豎良智 石景山區伏氏...

山東湖北伏氏字輩(更新時間:2015-05-15)

山東臨沭伏氏字輩:“敬丙再慶祥開廣聖傳”。

湖北黃梅伏氏字輩:“昌維永正精守堂章”。

伏氏一支字輩:“張都昌騰建光卿雲震桓典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