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美食聯的故事

作者:閑了半床紅被

烹調藝術對聯以中國獨有的對聯形式, 頌揚中國特殊的烹調藝術, 可謂珠聯璧合。 一邊品嘗佳餚, 一邊吟詠對聯, 也是人生一樂也。

在眾多的烹調對聯中, 下面這一副可稱為昌建於餐館對聯的代表:

烹調五味供甘旨;

掇拾群芳補太和。

聯中的甘旨指美味菜肴, 太和指人體元氣。 短短十四字, 道及烹調的理論(五味調和), 材料(群芳), 取材廣泛是中國烹調的特點和效果。

有的烹調對聯運用神話典故。 如:

社公瀝酒;

王母開廚。

聯中的社公乃土地神。 據史書:“果實九不成熟時, 以祭社餘酒瀝之,

則繁倍異常”。 又據《漢武帝內傳》載:“女神西王母, 自設田廚, 豐珍上果, 芳華百味”。 社公, 王母的美食, 真是此味只有天上有了。

借用雙關以表達豐富的含義, 這是烹調對聯的一個特色。 如:

治若烹鮮唯莊子;

才同宰肉有陳平。

《老子》誇莊子高才, 說他“治大國若烹小鮮”。 又, 《史記》說, 陳平曾當過屠戶, 分肉十分均勻, 父老稱善, 他自謂, 如果“得宰天下”“亦如是肉”。 上下聯都拿車時的高超技藝比喻從政治國。 大概唯有中國曾把廚師與宰相並列, 無怪中國的烹調能發達到高超的水準。

烹調對聯有些像賦一樣鋪陳。 如:

鳧(月霍)駝羹, 鳳胎鷥脯;

金薺玉露, 海錯路珍。

這幅對聯擺出一桌色彩斑斕的盛宴。

也有些清淡之作。 如:

憶到新蓴鱸可膾;

時陳香稻海初肥。

這裡運用《晉書》中一個典故:張翰在異鄉做官, 一陣秋風使他想起家鄉江蘇的蓴菜鱸魚絲羹, 歎道“人生貴得適志”, 便“命駕而歸”。 想吃家鄉風味便飯, 連官也不想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