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和草紋MM之二|皖南——獻給那些逝去的先輩們

作者:老拙

新四軍兒童歌舞隊

好傻好天真吧?葉挺軍長拍的哦。

葉挺很喜歡孩子, 一到南昌聽說有個兒童歌舞隊, 馬上領著李秀文去看這幫小搗蛋。 看到他們一個個拖著鼻涕給軍長立正敬禮, 才發現這幫孩子大冬天還穿著單衣與你一起工作, 但是你別忘了他的胃經過切除, 一塊濃縮食品會讓他倒下48個小時。 看在老天的份上, 不要讓他知道我提到這見事, 否則他會宰了我。

始終忠實的

佛蘭克林.羅斯福

1942年3月12日

還有下面兩封。

我親愛的卡爾遜:

正當我今天從報紙上看到你結婚的消息, 收到你2月23日的來信,

我忠心向你和你的夫人祝賀。

關於中國, 我想我們正經歷一個過度時期, 特別是關於華北部分。 我已經盡我最大的努力勸阻中國某些領導人不要對八路軍領袖們採取反對行動, 這似乎使委員長很為難。 然而, 我確信, 總有一天, 我們大家需要你回到那兒去。

始終忠實的

佛蘭克林.羅斯福

1944年3月2日

親愛的艾文思:

我很高興看到這幾封信。 看起來重慶的情況有點好轉, 我希望祈禱共產黨人的局面真的有所改進。

注意你的手臂。 希望早日見到你。

你忠實的

佛蘭克林.羅斯福

1944年11月15日

很明顯, 卡爾遜始終在為八路軍向總統喊話。

艾文思很執拗, 總統很無奈。

惠山上人:看看那些牛人軍醫

沈其震

1906年生, 湖南長沙人, 生於四川重慶。 1923年至1927年先後入同濟大學醫學院、中山大學醫學院學習。 1931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 獲醫學博士學位。 同年回國。 1931年至1933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員, 並創辦《藥學知識》雜誌。 1933年至1937年在天津開設診所從醫, 兼任大公報醫學週刊主編。 1937年參加新四軍, 負責籌建新四軍軍醫處。

後任新四軍軍醫處處長、衛生部部長, 中共中央軍委衛生部副部長, 北平軍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醫學顧問。 1949年後, 任大連醫學院院長, 中央衛生研究院院長, 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理事長, 京華民辦醫科大學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政協全國委員會醫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宋慶齡基金會名譽理事。 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八、九屆中央副主席, 第一、二、三屆中央諮監委員會主席。 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93年6月16日在昆明逝世。

一工業專科學校畢業後, 進奉天醫學院(今中國醫科大學)攻讀醫科,

畢業時正值“九·一八”事變爆發, 毅然流亡山東, 在鄒縣參加鄉村衛生教育實驗工作。 1936年到福州協和醫院任外科醫師, 1937年參加革命, 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新四軍軍部醫務主任、衛生部副部長, 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副部長等職。 1955年少將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 參加並領導了華東及上海地區各醫學院校的調整工作, 兼任上海第二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在三校合併過程中, 他多次召開教師會議宣傳党的政策, 指明辦學方向, 要求師生員工團結一致搞好建校工作, 並採取多種途徑吸收社會人才組建教師隊伍, 為創建上海第二醫學院作出貢獻。 著有《戰傷療法》、《血管戰傷》、《腹部戰傷》、《人體解剖學圖譜》等,

發表有關衛生工作經驗方面的論文20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