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不說北京話,為何卻用“東北口音”指點江山

我們知道, 清朝的都城是北京, 那按道理說, 清朝的皇帝康熙應該說著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可是事實上呢卻並非如此。 在北京土生土長的康熙爺, 開口就是濃重的東北口音, 每天都用東北話上朝議政。 清代的康熙皇帝無疑是螢幕上最重要的角色。 人們熟悉的康熙皇帝, 完全是一個高大威猛的帝王形象, 卻根本想不到, 真實的康熙講話, 是一個操東北口音的皇帝, 估計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清軍入關十年後, 康熙在北京出生, 此時康熙的周圍, 也就是宮廷內都是說滿語的。 這些人全部是從遼寧遷移過來的, 雖然滿語不完全等同于東北話, 但相似度非常高。 而北京話在此時還沒有真正形成, 或是還沒有真正產生影響力。 可以想像, 康熙的東北口音絕對比張學良還濃重。

康熙是跟自己的乳母長大的, 康熙的乳母是曹門孫氏, 來自漢軍八旗。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康熙的奶兄。 當時清朝入關時間不長, 漢軍、包衣、內務府漢人等大多出身明代遼東漢族, 使用明代東北話。 從康熙的一些奏摺批示中能看出康熙使用東北話的痕跡。 一次曹寅病重, 曹寅的姐夫、蘇州織造李煦寫奏摺代請康熙賜藥。

康熙在奏摺批示中詳細寫了藥名、分量和用法, 然後說“連吃二服, 可以出根”。 這句話裡的“出根”本應是“除根”, 從這個“別字”中, 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東北話是把“出”讀成升調的, 所以康熙才會把“出”和“除”混淆。

後來, 隨著滿漢語言的快速融合, 以及漢臣的大幅增加,

此時在民間形成的北京話才慢慢成為宮廷中的主要語言。 但康熙年事已高, 畢竟又是皇帝, 不可能再學北京話。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 最經典的一個情節就是康熙晚年訓斥大臣, 如果康熙滿口東北話指點江山, 想起來是不是很搞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