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手指發出“信號”,95%父母都理解錯了!別再讓缺鈣來背鍋了

小時候, 我們手指甲上長白點, 媽媽總會說:“哦喲, 你肚子裡有蛔蟲了!”長大一點後, 看到我們手指上長倒刺, 媽媽又會說:“讓你多喝點牛奶吧, 缺鈣了呀!”想來, 我們也就這麼被“忽悠”長大了, 那麼到底為什麼指甲上會長小白點?手指會長倒刺呢?真是和缺失營養元素有關嗎?

手指甲上長白點:胃腸不適, 營養不良?

錯!!!

指甲上有白點是因為它受了硬傷, 跟缺乏微量元素無關!

寶寶指甲上有白點家長別緊張,

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在活動時, 指甲被擠壓到了, 以致甲床下的微血管破裂後出血, 血液機化的緣故(現在看到的白點也許是一兩個月前就受傷了), 跟是否缺乏微量元素沒有關係, 隨著時間會慢慢消失。

★家長要注意, 如果寶寶的指甲鬆脆、脫甲、乾枯, 及時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手指上長倒刺:營養不均衡, 缺乏營養素?

錯!!!

手指長倒刺是用手不當造成, 跟缺乏營養元素無關!

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手指倒刺, 尤其是嬰幼兒。 寶寶由於用手加多, 加上小寶寶喜歡吃手或喜歡玩水, 更喜歡用手去感受外界, 所以, 發生手指倒刺的現象多見, 與營養元素缺乏無關, 加強護理就可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儘量不要讓1歲後的寶寶養成吃手的習慣。

玩水後及時擦乾塗抹上無刺激的護手霜, 尤其是氣候乾燥的時候。

★要提醒家長的是, 當寶寶手指上長倒刺時, 家長不要用手揪, 否則後果很嚴重哦!看看下面這個案例就秒懂了!

7歲小女孩咬掉倒刺 手指一段變成綠色

湖南長沙一個7歲小女孩因為用牙齒咬掉倒刺, 導致手指化膿, 感染了嚴重的甲溝炎, 手指頭有一段竟然變成了綠色!最後拇指的指甲被拔出, 只能等待指甲重生。

父母堂特別提醒:

長了倒刺千萬不!要!硬!拔!

而是應該這麼做:

01 小心修剪

端一盆溫水, 把寶寶長倒刺的手指放進去浸泡(當然也可以在寶寶洗澡後), 等皮膚泡軟後, 再用寶寶專用小剪刀將其剪掉。

02指甲護理

定期給寶寶修剪指甲, 保持指甲衛生乾淨。 並且要教育寶寶不能啃咬指甲。

03補充水分

平時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每天清洗小手後, 塗上植物橄欖油, 並進行按摩,既營養皮膚,又可以防止倒刺的生成。

指甲這樣剪才對:

01 手指甲一周內修剪1-2次,腳趾甲一月內修剪1-2次

由於手指甲和腳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所以修剪頻率也不同。建議手指甲一周內修剪1-2次,腳趾甲一月內修剪1-2次。當然,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制定修剪的週期和時間。

02 不要剪的太深

不論給寶寶剪手指甲還是腳趾甲,都不要剪得太深。尤其是寶寶的腳趾甲要留白1mm,剪成方形(趾甲的頂端成直線形),而三角形、圓形(兩頭較短的弧形)都不是正確的形狀。另外,趾甲的長度應超過足趾的皮膚。

03 注意檢查和修邊

剪好指甲後,務必要把尖角再修剪圓潤,發現有突出的尖角就及時清除。

寶寶指甲還可能存在這些異常

有些家長“仔細”查看寶寶的小手指後還發現:指甲扁平、短小、有紋路/豎條、血色不勻、月牙少等不少指甲問題。

從理論上來說,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頭髮、鼻子、耳朵、指甲等)都與全身營養狀況有關。但是,寶寶指甲扁平、短小有可能是缺乏營養,也有可能是遺傳因素或是其他原因;指甲有紋路、血色不勻沒有臨床意義;“小月牙”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也非常小。

所以,用指甲來判定寶寶的健康著實不太靠譜,只要寶寶進食正常、生長正常、精神愉悅,家長就沒必要太過緊張。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並進行按摩,既營養皮膚,又可以防止倒刺的生成。

指甲這樣剪才對:

01 手指甲一周內修剪1-2次,腳趾甲一月內修剪1-2次

由於手指甲和腳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所以修剪頻率也不同。建議手指甲一周內修剪1-2次,腳趾甲一月內修剪1-2次。當然,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制定修剪的週期和時間。

02 不要剪的太深

不論給寶寶剪手指甲還是腳趾甲,都不要剪得太深。尤其是寶寶的腳趾甲要留白1mm,剪成方形(趾甲的頂端成直線形),而三角形、圓形(兩頭較短的弧形)都不是正確的形狀。另外,趾甲的長度應超過足趾的皮膚。

03 注意檢查和修邊

剪好指甲後,務必要把尖角再修剪圓潤,發現有突出的尖角就及時清除。

寶寶指甲還可能存在這些異常

有些家長“仔細”查看寶寶的小手指後還發現:指甲扁平、短小、有紋路/豎條、血色不勻、月牙少等不少指甲問題。

從理論上來說,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頭髮、鼻子、耳朵、指甲等)都與全身營養狀況有關。但是,寶寶指甲扁平、短小有可能是缺乏營養,也有可能是遺傳因素或是其他原因;指甲有紋路、血色不勻沒有臨床意義;“小月牙”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也非常小。

所以,用指甲來判定寶寶的健康著實不太靠譜,只要寶寶進食正常、生長正常、精神愉悅,家長就沒必要太過緊張。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