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不給孩子出錢參加跳舞比賽,老師回復了六個字,讓網友炸了

近日, 有這樣一件事發生在一個幼稚園小朋友的身上, 引發了網友熱議。

王女士的孩子上幼稚園小班, 在老師的“鼓勵”下, 不得已給孩子報名了幼稚園辦的舞蹈班,

以為這樣可以安寧, 孩子也可以開開心心上學, 誰知幼稚園老師又在群裡發通知, 說興趣班的小朋友要報名參加舞蹈比賽, 王女士覺得這可能是幼稚園收錢的藉口, 就沒同意讓孩子參加比賽, 可她的這個決定惹火了幼稚園的老師。

老師先是說“孩子影響了其他的小朋友”:

後來, 竟開始人身攻擊:

隨後, 竟然還說王女士“你就不配當媽”:

就是這句:“你就不配當媽!”徹底讓網友炸了。

大部分網友都認為活動自願參加, 園方及老師不應該強求:

少部分網友也勸大家想開點:

老師作為一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高尚群體, 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尊敬, 但是確實也存在著一些與我們想像中不一樣的個體, 例如:

1.杭州蕭山某幼稚園

教師節時, 學生家長特意熬了燕窩送給孩子的老師, 卻不曾想被老師說“頭被車門夾了”。

2.某小學二年級

因為自己孩子偏矮, 但是一直坐在角落裡, 媽媽也聽到小道消息質疑老師收禮, 寫了一篇文章發至家長微信群後, 被老師踢出群。

3.黃石下陸區一所私立學校

4.寧波鄞州邱隘鎮中心小學

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只因群裡通知說要交錢修教室,家長提意見說不應該由家長出,便被老師踢出群,孩子也在學校被穿了“小鞋”。

相信每一個身為家長的人,都希望能和老師、學校保持良好的關係,但是這並不表明家長要對老師、學校惟命是從。

老師是個神聖的稱呼,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讓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成長、學習,老師就是孩子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些敏銳的網友也發現這些事件都與微信群有關,微信家長群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現在很多班級都有自己的家長群,老師用來佈置作業、發佈資訊。

作為一個公開的平臺,老師和家長都需要自我約束,實現群真正存在的意義:

老師除了發佈資訊外,在進行公開發言時一定要慎重,不可辱沒教師讓人認可與尊重的角色特徵;

家長與老師是平等的關係,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對老師成長不利,同樣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家長發言時,若對學校和老師有意見或建議最好私聊,有些道聼塗説的小道消息沒有得到證實時,也不要隨意散播;

老師尊重家長,家長尊重老師,雙方都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

學校統一的事情,老師若只負責傳達,家長有意見,可以讓他找學校領導。

小結:老師與家長之間都是對孩子負責,本不應有矛盾。老師守住自己的底線,家長也多表示理解,無論怎樣,都不應該惡語相向,更不能對孩子“特殊待遇”,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陰影。不是嗎?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3.黃石下陸區一所私立學校

4.寧波鄞州邱隘鎮中心小學

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只因群裡通知說要交錢修教室,家長提意見說不應該由家長出,便被老師踢出群,孩子也在學校被穿了“小鞋”。

相信每一個身為家長的人,都希望能和老師、學校保持良好的關係,但是這並不表明家長要對老師、學校惟命是從。

老師是個神聖的稱呼,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讓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成長、學習,老師就是孩子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些敏銳的網友也發現這些事件都與微信群有關,微信家長群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現在很多班級都有自己的家長群,老師用來佈置作業、發佈資訊。

作為一個公開的平臺,老師和家長都需要自我約束,實現群真正存在的意義:

老師除了發佈資訊外,在進行公開發言時一定要慎重,不可辱沒教師讓人認可與尊重的角色特徵;

家長與老師是平等的關係,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對老師成長不利,同樣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家長發言時,若對學校和老師有意見或建議最好私聊,有些道聼塗説的小道消息沒有得到證實時,也不要隨意散播;

老師尊重家長,家長尊重老師,雙方都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

學校統一的事情,老師若只負責傳達,家長有意見,可以讓他找學校領導。

小結:老師與家長之間都是對孩子負責,本不應有矛盾。老師守住自己的底線,家長也多表示理解,無論怎樣,都不應該惡語相向,更不能對孩子“特殊待遇”,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陰影。不是嗎?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