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五年後汽車可能會更省油,發動機熱效率提高到50%

圖片來自網路

本報記者 高博

汽車油箱裡的能量, 大概1/3轉成動力。 這個比例還可以高一點嗎?15日, 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的“傳統燃料車輛動力技術轉型升級國際研討會”上,

各國專家表示“發動機熱效率提高到50%”大有希望。 科技部部長萬鋼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研討。

汽車用的汽油發動機熱效率在25%—35%, 柴油機稍高幾個百分點。 量產的車用汽油機, 熱效率紀錄為40%。 近20年, 這一紀錄才增加3個百分點。 但本次會上, 各方專家對發動機水準提升仍然樂觀。

“內燃機新技術層出不窮, 相當長時間內還將佔據重要地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燃機專家蘇萬華在會上說, 目前世界各大發動機廠商正研發先進的燃燒技術, 以及智慧控制、小型增壓及各種減少損失的技術。 實驗室有很多技術儲備。

內燃機熱效率的極限大概是60%多, 發動機越大越容易高效。 發電廠汽輪機可達到50%以上的熱效率,

汽車也將靠近這一水準。

德國FEV發動機公司的CEO史蒂芬·皮辛格在會上說, 德國內燃機的熱效率紀錄已從過去的39%提高到50%, 未來廢氣再迴圈技術將普及。

奧地利AVL公司的CEO赫爾姆特·李斯特也說, 目前各家的內燃機正良性競爭, 碳零排放是共同目標。 AVL在一台美國能源部支持研發的卡車發動機上, 實現了50%的熱效率, 並將進一步提高。

蘇萬華說, 通過使用混合燃料,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發動機熱效率可達到54%, 甚至據說可達57%。 蘇萬華實驗室也已達到54%。 蘇萬華團隊還開發了燃燒石腦油的技術, 它是煉製汽油的原料, 如此可避免煉汽油的耗費。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提出, 發動機最佳效率能做到50%, 實際行駛的效率卻遠達不到。

需要電動系統來説明內燃機發揮其高效。 而且各國道路狀況不同, 也應採用不同技術。

萬鋼說, 中國將著重在高強化整機技術、高性能關鍵零部件技術、先進的燃燒技術、低模組技術、低功耗附件、餘熱利用、後處理等方面投入研發資源。 萬鋼還指出, 通過燃料電池提升發動機效率是一個方向。

李斯特表示, 全球有150個專家在研發燃料電池。 皮辛格預測, 2025年, 配合鋰電池和燃料電池的汽車成本, 每輛比一般電動汽車貴7400歐元。

日本日產公司副總裁平井俊弘表示, 日產正結合電機與內燃機, 2020年左右, 讓內燃機成為其動力平臺的一個發電機。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說, 他們將把氫燃料電池作為汽車動力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力爭到2022年, 建成10萬套級產能的燃料電池基地, 實現萬套級燃料電池發動機應用, 千台級整車推廣, 預計總研發費用超過50億元。 (科技日報北京1月15日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