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河南人一戰打得日本800年不敢招惹中國,姓名卻很少有人記起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強盛的王朝之一, 除了經濟與文化的繁榮外, 更令普通百姓津津樂道的, 還是初唐的那些聲名顯赫的將星與謀臣。 比如,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房玄齡、柴紹、虞世南、秦瓊、慰遲恭、程咬金、侯君集、魏征、徐茂功等等。 之所以會這樣, 《隋唐演義》之類的小說與評書功不可沒。

確實, 上述英雄人物, 在為大唐的建立與維護李世民的權威上, 建立了卓著功勳, 所以, 才會被李世民命人畫像、題贊, 榜詔天下。 但是, 除了這些“內戰英雄”外, 唐朝的對外戰爭也取得了驕人戰績, 可惜, 卻常常會被人漠視、遺忘。 比如,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仁兄, 也是初唐的一位名將——曾率部馳援新羅, 在白江口之戰大敗日本、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的劉仁軌。 是役, 劉仁軌親率唐軍4萬與20萬日本軍隊作戰, 一仗打得日本800年不敢招惹中國。

劉仁軌(601-685年3月2日), 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 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 史稱他雖生於亂世, 仍"恭謹好學", "每行坐所在, 輒書空地, 由是博涉文史"。 戰亂年代, 普通民眾很難謀生的, 所以, 劉仁軌也投身義軍, 成為任瑰的隨行文員。 時為河南道安撫大使的任瑰, 曾上表論事,

劉仁軌見到草稿後, 便提筆改了幾個字, 使所奏表章煥然一新。 任瑰見到表章後, 驚異不已, 立即將劉仁軌補息州(今河南息縣)參軍, 從而走上了一條建功立業的曲折之路。

為官之初, 劉仁軌一直是默默無聞的低品小官, 因為人耿介, 不為長官所容, 所以, 多年也難得晉升。 劉仁軌命運的轉機, 是得益於一場戰爭。

唐高宗時期, 用兵高句麗。 唐軍的計畫是, 先攻下百濟, 去其外援, 然後再滅高句麗。 百濟當然不經揍, 國王及太子被俘, 唐朝在其地置熊津等五個都督府。 郎將劉仁願鎮守百濟府城。

百濟趁唐軍進攻高句麗之機, 派人前往倭國(今日本)迎回故王子扶余豐, 立其為國王。 倭國亦欲乘朝鮮半島三國內亂之時, 保住在高麗半島上的勢力, 緩和國內的政治危機, 遂派阿曇比羅夫率日軍護送扶余豐回到百濟。 兩國聯手兵困百濟, 劉仁願部有被圍殲之險, 向朝廷請救。

唐朝派兵前往救援, 但是, 援軍統帥熊津(今韓國公州)都督王文度渡海時意外死亡, 唐軍一時群龍無首。 唐高宗這才詔令正受上司排擠打擊的劉仁軌為檢校帶方州刺史, 領王文度部眾, 從近道徵發新羅(位朝鮮半島東南部)兵以救援劉仁願。 於是, 中日歷史上第一次戰爭——白江口海戰發生了。

當時,劉仁軌的部隊只有4萬人,而日本軍隊有20萬,敵眾我寡。可劉仁軌毫不畏懼。他於663年8月,率水軍抵達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只有170餘艘戰船的唐軍,與日本軍隊千餘艘艦船進行對峙。很明顯,日本佔據絕對優勢。在敵強我弱的危機情況下,劉仁軌臨危不亂,小心應戰。當他發現日軍艦船擁擠在一起時,下令發射火箭,採取火攻,將日軍艦船燒成一片狼藉。一個回合下來,日軍便敗退了。

日軍敗退時,劉仁軌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擺下陣勢,繼續嚴陣以待。日軍諸將計議,只要充分利用他們船多勢眾,一擁而上,全力進攻,便一定能迫使唐軍後撤,然後再乘勝追擊。於是,日本水軍也不講究戰鬥隊形,便蜂擁沖向陣形齊整的唐朝水軍。唐艦八字擺開,布下口袋陣,任由日軍沖向本方腹部。須臾之際,唐艦馬上左右合攏,將日戰船圍困其中,居高臨下,展開攻擊。日本水軍被困於狹窄區域,艫舳相撞不得迴旋,只得引頸就戮,軍士落入水中溺死者不計其數。

此後,唐日水軍又數次交戰,但日軍每戰皆敗。日本水軍慘敗消息傳至周留城,守城的百濟王子率軍投降,百濟自此徹底滅亡。日本陸軍趕忙從周留城及其他地區撤退回本國。

關於此戰,《新唐書》記載:唐軍“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通鑒紀事本末》記載:唐軍“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 《日本書紀》也記載:“日本水師捨身突入唐陣,唐軍從容左右迎擊,縱火焚日船……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舮舳不得迴旋。”

唐日白江口海戰後,既徹底滅亡了百濟,又打擊了日本的擴張野心。自此次日本失敗,直至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日本未曾再向朝鮮半島用兵。

白江口海戰的勝利,也使劉仁軌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為數不多海軍名將。劉仁軌班師回國後,唐高宗“深歎賞之,因超加(劉)仁軌六階,正授帶方州刺史,並賜京城宅一區。”垂拱元年(685年)正月二十二,劉仁軌逝世。武則天停朝三日,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並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賜其家實封三百戶。

當時,劉仁軌的部隊只有4萬人,而日本軍隊有20萬,敵眾我寡。可劉仁軌毫不畏懼。他於663年8月,率水軍抵達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只有170餘艘戰船的唐軍,與日本軍隊千餘艘艦船進行對峙。很明顯,日本佔據絕對優勢。在敵強我弱的危機情況下,劉仁軌臨危不亂,小心應戰。當他發現日軍艦船擁擠在一起時,下令發射火箭,採取火攻,將日軍艦船燒成一片狼藉。一個回合下來,日軍便敗退了。

日軍敗退時,劉仁軌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擺下陣勢,繼續嚴陣以待。日軍諸將計議,只要充分利用他們船多勢眾,一擁而上,全力進攻,便一定能迫使唐軍後撤,然後再乘勝追擊。於是,日本水軍也不講究戰鬥隊形,便蜂擁沖向陣形齊整的唐朝水軍。唐艦八字擺開,布下口袋陣,任由日軍沖向本方腹部。須臾之際,唐艦馬上左右合攏,將日戰船圍困其中,居高臨下,展開攻擊。日本水軍被困於狹窄區域,艫舳相撞不得迴旋,只得引頸就戮,軍士落入水中溺死者不計其數。

此後,唐日水軍又數次交戰,但日軍每戰皆敗。日本水軍慘敗消息傳至周留城,守城的百濟王子率軍投降,百濟自此徹底滅亡。日本陸軍趕忙從周留城及其他地區撤退回本國。

關於此戰,《新唐書》記載:唐軍“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通鑒紀事本末》記載:唐軍“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 《日本書紀》也記載:“日本水師捨身突入唐陣,唐軍從容左右迎擊,縱火焚日船……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舮舳不得迴旋。”

唐日白江口海戰後,既徹底滅亡了百濟,又打擊了日本的擴張野心。自此次日本失敗,直至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日本未曾再向朝鮮半島用兵。

白江口海戰的勝利,也使劉仁軌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為數不多海軍名將。劉仁軌班師回國後,唐高宗“深歎賞之,因超加(劉)仁軌六階,正授帶方州刺史,並賜京城宅一區。”垂拱元年(685年)正月二十二,劉仁軌逝世。武則天停朝三日,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並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賜其家實封三百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