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海灘大佬杜月笙一生的恩怨情仇,讓人唏噓不已

杜月笙(1888—1951), 原名月生, 發跡後改名鏞, 號月笙, 1888年8月22日出生於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南杜家宅, 這一天, 正好是農曆七月十五日, 民間俗稱的鬼節。

杜月笙的父親杜文卿, 曾在茶館當過跑堂, 在碼頭做過丁役, 後又與人合作在楊樹浦開過一家米店, 慘澹經營。 母親朱氏則時常幫人漿洗衣物, 補貼家用。

14歲的時候, 杜月笙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 日夕與當地的一些流氓痞子鬼混, 又因為嗜賭成性, 不久便被水果行開除, 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 不久即被稱為“水果月生”, “萊陽梨”, 因為他練就了一手高超的削梨技術,

嘴裡和別人談笑的時候, 飛快地動著手指, 一眨眼功夫, 均勻地削下一圈圈果皮, 粗細深淺如一, 一刀到尾不斷不折。

這個從社會的最底層黑頭黑臉沖出來的小癟三, 十四歲到上海水果行做學徒, 憑著削水果出類拔萃,

成為出名的水果杜。 而後拜了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 因這層關係不久進入了上海灘黑幫老大黃金榮的公館。

黃金榮, 杜月笙, 張嘯林他們誰才是上海灘真正的老大呢?這要分幾個時期來說, 在上世紀10年代20年代初, 上海灘絕對是黃金榮的天下。

張嘯林出道最早, 在青幫中的地位還高於黃金榮和杜月笙, 可是在很長時間內, 他的風頭卻一直被黃金榮和杜月笙所壓制, 因此他很是不服。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之後, 日軍侵佔了上海, 張嘯林自以為機會來了, 因為那個時候黃金榮是隱居不出, 杜月笙南下香港, 這正是他獨霸上海灘的好機會, 因此張嘯林拒絕了蔣介石邀請他前去香港, 他自己就留在了上海, 而且投靠日偽政權, 成了一名可恥的漢奸。

20年代以後, 上海灘出現了杜月笙, 張嘯林, 尤其是杜月笙, 以善於為人處事而著稱的他, 其才智和手段都比黃金榮張嘯林更勝一籌, 因此杜月笙後者居上, 成了上海灘的老大。

自古英雄出煉獄, 從來富貴入凡塵。

杜月笙做夢都想當上海市長,

可是為什麼最終是功虧一簣呢?1902年杜月笙還是一個剛剛來到上海混跡于水果攤兒的小混混, 短短十年之後, 這杜月笙就搖身一變, 成為上海十裡洋場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 那時候的人不認識上海市長的很多, 但是沒有聽說杜月笙這三個字的卻少之又少, 然而儘管杜月笙是黑道出身, 黑白兩道通吃, 但是他終其一生, 都在極力的想擺脫這個黑道的身份, 用現在的話來說, 就是要洗白自己。

1936年, 為了慶祝蔣介石50大壽, 杜月笙送飛機一架, 並將之命名為上海禁煙號。 在1935年, 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能夠控制的飛機總數不過150架, 而杜月笙一次就送來了120架, 可見他真是下了血本, 抗戰勝利以後, 杜月笙仗著自己在抗戰時期發揮的巨大作用,

勞苦功高。 意圖能獲得上海市長的職位, 就算當不了上海市長, 當一個副市長也是可以的, 杜月笙倒不是想過一把官癮, 而是想借上海市長, 為自己進行最後的洗白。

可是杜月笙始終沒有想明白的是, 他不管多麼的努力向蔣介石表達忠心, 多麼的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 可在蔣介石的眼裡, 他這個萬人之上的龍頭老大, 依然是不入流的江湖混混, 甚至還比不上一個小小的縣長。

但是杜月笙在上海灘的勢力越來越大,人緣兒也越來越好。

舉一個例子,這20年代初,黃金榮在一次看戲的時候,得罪了皖系軍閥上海護軍使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盧小嘉也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一怒之下指使盧永祥的老部下何豐林,派手下將黃金榮綁架後並關到一個地牢裡,長達七天七夜。杜月笙親自去拜見何豐林,又是賠禮又是道歉,是給足了面子。最後由黃金榮向羅小嘉賠禮道歉,給盧永祥的部隊捐獻了一架飛機,才算了結此事。這件事讓黃金榮顏面掃地,卻讓年輕的杜月笙脫穎而出。

杜月笙是一個超級大戲迷,不僅自個兒喜歡聽戲唱戲,更喜歡在舞臺上也能夠表演一番,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場選美大賽發生在1946年的上海灘,它的主辦者就是杜月笙。1946年7月26日,上海各大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醒目的啟事:歡迎上海市的名媛佳麗報名競選“上海小姐”。這場選美轟動一時,參選的佳麗多為上海灘當紅歌星、舞女。結果,大獲成功。

就這樣杜月笙忙前忙後,把所有賺到的錢全部用在了賑濟東北災民的身上,後來我們發現這一段時期可以說是杜月笙人生當中非常忙碌的一段時間,一方面他要去負責成立的抗日救國會來反日抵制日貨的活動,而另外一方面又要頻頻地搞這個戶外活動,搞義演,募集善款全部救濟災民,當時有很多手下朋友勸他沒必要這麼操勞,但是每當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杜月笙總是厲聲的呵斥對方,國難當頭,如果再不趕緊做點什麼,那真的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呀,杜月笙雖然說販賣鴉片販賣人口,幹了一些黑幫的事兒,但是在抗日救國這個問題上,咱無法回避杜月笙他所做出的貢獻,就這一點真得為他點贊,為所有在抗日救國當中奉獻的人點贊。

杜月笙在抗戰期間奔走疾呼,出了不少的力,值得我們為他響起響亮的掌聲,正是因為抗戰的原因,杜月笙也結交了許多民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這些人物也成為他一生當中寶貴的財富,接下來即將登場的這位我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他的名字如雷貫耳,那就是少帥張學良,那麼杜月笙和張學良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之後,東北隨即淪喪,作為東北軍的總司令,張學良當時的壓力非常大。

後來張學良帶著老婆孩子去了上海,上海的地盤兒了,作為當時上海的市長,這吳鐵成是非常的頭疼,如果說在918之前張學良作為東北的一個封疆大吏,那來到上海,肯定得得夾道歡迎啊。但現在?

杜月笙知道這消息之後,表示願意去保護張學良在上海的安全,衣食住行全包了。這一下當時的市長那是開心的不得了,這個燙手的山芋終於有人接手了。

於是,杜月笙開始保護張學良。

每個人都有年少無知的時候,這少帥張學良當然也不例外,年輕的時候曾經吸毒,開始每天還定量,後來煩心的事兒越來越多了,怎麼辦呢?真是何以解憂,唯有鴉片呐,一下子就失控了,後來賭癮是越來越大,普通鴉片已經沒法滿足他的需求了,只能靠這個針筒注射嗎啡,以此來度日。其實這會兒在上海戒毒的張學良並非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秘書趙四小姐和他的夫人于鳳至她們也吸毒了,所以剛好一起組團兒開始戒毒,後來經過眾人的努力,包括張學良張少帥本身的頑強意志的堅持,一個月之後,張學良的毒癮終於是戒掉了,此時的張學良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又成為了昔日那個風度翩翩的少帥。

只是不久,張學良造到殺手暗殺,不得不離開上海。

但,杜月笙也算做到了仁至義盡。

1931年9月18日,日本鐵道守備隊的河本末守中尉率領的幾名手下炸毀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反而說是中國軍隊所為,其實大家都知道,九一八事變爆發,也就意味著舉國上下即將陷入到一場血雨腥風的時代了,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不久,上海的工人學生和市民就動員起來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運動。

10月上海5000多名學生前往南京請願,要求政府停止內戰,北上抗日,將日本鬼子趕出東北,面對上海灘這番局面,此時杜月笙正是人生頂峰的時候,那總得做點兒什麼吧?

杜月笙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禁止日貨,杜月笙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由於在這之前的五卅慘案當中,工商學各界聯合對英國人進行了經濟抵制,結果為工人贏得了應有的權益,也給日本人看了一個下馬威,效果相當不錯。

1949年5月1日,一個清瘦的男人偕全家,隨身暗藏著四十萬美元,在上海南外灘十六鋪碼頭登上荷蘭客輪。望著煙雨中的花花世界上海灘,黯然神傷,半晌說了一句話:“當年我是小癟三,在十六鋪起家,想不到成了百萬富翁還是落在十六鋪,重新走上倒運的道路。”

杜月笙一生共明媒正娶了五位太太,有三個太太是舞女或演員,各個有才有貌,姿色上等。

大太太名沈月英,蘇州人,沒有生育。她領養一個兒子,名杜維潘,雖是養子,但此子進門後,杜月笙事事順利,所以愛得勝過己出。後大太太因與表哥通姦被杜月笙幽禁十年。

二太太陳幗英,上海人,原是舞女,後跳舞結識杜並嫁給杜,共生育三個兒子,即維桓,維翰,維寧。

三太太孫佩豪,蘇州人,筱桂蓀外甥女,十六歲嫁給杜。生育兩個兒子,即維屏、維親。

四太太姚玉蘭,北京人,著名京劇演員,父親為著名京劇丑角“七盞燈”,姚玉蘭與母親小蘭英,妹妹姚玉英在上海演出時被杜月笙看中,姐妹同一晚被杜月笙強佔,後一個星期後姚玉英病死,姚玉蘭生育二子和二女,即維善、維嵩和美如、美霞。

五太太孟小冬,北京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姚玉蘭師姐,先前曾經與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一段愛情為世人讚歎。後隨杜月笙在1949年逃往香港後,與其結婚,沒有生育。有京劇皇后之稱的孟小東與梅蘭芳離婚後飽經流言蜚語一度遁入空門,杜月笙曾幫她出頭向梅蘭芳討說法拿到了2萬塊的離婚費。複出之後她剪綵時遇到了當年幫助過他的杜,在杜月笙四姨太的牽線搭橋下,她終於開始和杜月笙同居,沒有名分。

晚年的杜月笙在香港唯一帶喜氣的事,是和著名京劇演員孟小冬結婚。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也是最後一房。

進入1951年夏,杜月笙已經病入膏肓,他手裡全部的財產是11萬美元和一箱子借條,臨死之前他燒掉了所有的借據,他對子女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

1951年8月16日下午,63歲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後一口氣。他的骨灰葬在臺灣,而他的遺願是在故鄉浦東高橋入土,至今沒有實現。

不管後世對杜月笙的評價如何,但是做人當學杜月笙的名言卻流傳至今。他對抗戰所做的貢獻也永遠不可磨滅。杜月笙可以說是在黑紅白三道唯一得善終的那個人。他的傳奇故事也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但是杜月笙在上海灘的勢力越來越大,人緣兒也越來越好。

舉一個例子,這20年代初,黃金榮在一次看戲的時候,得罪了皖系軍閥上海護軍使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盧小嘉也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一怒之下指使盧永祥的老部下何豐林,派手下將黃金榮綁架後並關到一個地牢裡,長達七天七夜。杜月笙親自去拜見何豐林,又是賠禮又是道歉,是給足了面子。最後由黃金榮向羅小嘉賠禮道歉,給盧永祥的部隊捐獻了一架飛機,才算了結此事。這件事讓黃金榮顏面掃地,卻讓年輕的杜月笙脫穎而出。

杜月笙是一個超級大戲迷,不僅自個兒喜歡聽戲唱戲,更喜歡在舞臺上也能夠表演一番,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場選美大賽發生在1946年的上海灘,它的主辦者就是杜月笙。1946年7月26日,上海各大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醒目的啟事:歡迎上海市的名媛佳麗報名競選“上海小姐”。這場選美轟動一時,參選的佳麗多為上海灘當紅歌星、舞女。結果,大獲成功。

就這樣杜月笙忙前忙後,把所有賺到的錢全部用在了賑濟東北災民的身上,後來我們發現這一段時期可以說是杜月笙人生當中非常忙碌的一段時間,一方面他要去負責成立的抗日救國會來反日抵制日貨的活動,而另外一方面又要頻頻地搞這個戶外活動,搞義演,募集善款全部救濟災民,當時有很多手下朋友勸他沒必要這麼操勞,但是每當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杜月笙總是厲聲的呵斥對方,國難當頭,如果再不趕緊做點什麼,那真的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呀,杜月笙雖然說販賣鴉片販賣人口,幹了一些黑幫的事兒,但是在抗日救國這個問題上,咱無法回避杜月笙他所做出的貢獻,就這一點真得為他點贊,為所有在抗日救國當中奉獻的人點贊。

杜月笙在抗戰期間奔走疾呼,出了不少的力,值得我們為他響起響亮的掌聲,正是因為抗戰的原因,杜月笙也結交了許多民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這些人物也成為他一生當中寶貴的財富,接下來即將登場的這位我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他的名字如雷貫耳,那就是少帥張學良,那麼杜月笙和張學良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之後,東北隨即淪喪,作為東北軍的總司令,張學良當時的壓力非常大。

後來張學良帶著老婆孩子去了上海,上海的地盤兒了,作為當時上海的市長,這吳鐵成是非常的頭疼,如果說在918之前張學良作為東北的一個封疆大吏,那來到上海,肯定得得夾道歡迎啊。但現在?

杜月笙知道這消息之後,表示願意去保護張學良在上海的安全,衣食住行全包了。這一下當時的市長那是開心的不得了,這個燙手的山芋終於有人接手了。

於是,杜月笙開始保護張學良。

每個人都有年少無知的時候,這少帥張學良當然也不例外,年輕的時候曾經吸毒,開始每天還定量,後來煩心的事兒越來越多了,怎麼辦呢?真是何以解憂,唯有鴉片呐,一下子就失控了,後來賭癮是越來越大,普通鴉片已經沒法滿足他的需求了,只能靠這個針筒注射嗎啡,以此來度日。其實這會兒在上海戒毒的張學良並非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秘書趙四小姐和他的夫人于鳳至她們也吸毒了,所以剛好一起組團兒開始戒毒,後來經過眾人的努力,包括張學良張少帥本身的頑強意志的堅持,一個月之後,張學良的毒癮終於是戒掉了,此時的張學良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又成為了昔日那個風度翩翩的少帥。

只是不久,張學良造到殺手暗殺,不得不離開上海。

但,杜月笙也算做到了仁至義盡。

1931年9月18日,日本鐵道守備隊的河本末守中尉率領的幾名手下炸毀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反而說是中國軍隊所為,其實大家都知道,九一八事變爆發,也就意味著舉國上下即將陷入到一場血雨腥風的時代了,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不久,上海的工人學生和市民就動員起來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運動。

10月上海5000多名學生前往南京請願,要求政府停止內戰,北上抗日,將日本鬼子趕出東北,面對上海灘這番局面,此時杜月笙正是人生頂峰的時候,那總得做點兒什麼吧?

杜月笙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禁止日貨,杜月笙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由於在這之前的五卅慘案當中,工商學各界聯合對英國人進行了經濟抵制,結果為工人贏得了應有的權益,也給日本人看了一個下馬威,效果相當不錯。

1949年5月1日,一個清瘦的男人偕全家,隨身暗藏著四十萬美元,在上海南外灘十六鋪碼頭登上荷蘭客輪。望著煙雨中的花花世界上海灘,黯然神傷,半晌說了一句話:“當年我是小癟三,在十六鋪起家,想不到成了百萬富翁還是落在十六鋪,重新走上倒運的道路。”

杜月笙一生共明媒正娶了五位太太,有三個太太是舞女或演員,各個有才有貌,姿色上等。

大太太名沈月英,蘇州人,沒有生育。她領養一個兒子,名杜維潘,雖是養子,但此子進門後,杜月笙事事順利,所以愛得勝過己出。後大太太因與表哥通姦被杜月笙幽禁十年。

二太太陳幗英,上海人,原是舞女,後跳舞結識杜並嫁給杜,共生育三個兒子,即維桓,維翰,維寧。

三太太孫佩豪,蘇州人,筱桂蓀外甥女,十六歲嫁給杜。生育兩個兒子,即維屏、維親。

四太太姚玉蘭,北京人,著名京劇演員,父親為著名京劇丑角“七盞燈”,姚玉蘭與母親小蘭英,妹妹姚玉英在上海演出時被杜月笙看中,姐妹同一晚被杜月笙強佔,後一個星期後姚玉英病死,姚玉蘭生育二子和二女,即維善、維嵩和美如、美霞。

五太太孟小冬,北京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姚玉蘭師姐,先前曾經與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一段愛情為世人讚歎。後隨杜月笙在1949年逃往香港後,與其結婚,沒有生育。有京劇皇后之稱的孟小東與梅蘭芳離婚後飽經流言蜚語一度遁入空門,杜月笙曾幫她出頭向梅蘭芳討說法拿到了2萬塊的離婚費。複出之後她剪綵時遇到了當年幫助過他的杜,在杜月笙四姨太的牽線搭橋下,她終於開始和杜月笙同居,沒有名分。

晚年的杜月笙在香港唯一帶喜氣的事,是和著名京劇演員孟小冬結婚。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也是最後一房。

進入1951年夏,杜月笙已經病入膏肓,他手裡全部的財產是11萬美元和一箱子借條,臨死之前他燒掉了所有的借據,他對子女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

1951年8月16日下午,63歲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後一口氣。他的骨灰葬在臺灣,而他的遺願是在故鄉浦東高橋入土,至今沒有實現。

不管後世對杜月笙的評價如何,但是做人當學杜月笙的名言卻流傳至今。他對抗戰所做的貢獻也永遠不可磨滅。杜月笙可以說是在黑紅白三道唯一得善終的那個人。他的傳奇故事也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