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聯從誕生本就搖搖欲墜,為什麼說戈巴契夫害了蘇聯?

20世紀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蘇聯的解體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潰敗。

1991年12月25日這一天, 在瑟瑟的寒風當中, 在蘇聯克林姆宮飄揚了69年的鐮刀斧頭旗徐徐落下一個時代的結束, 蘇聯作為一個國家結束了。 那麼為什麼蘇聯會解體?

從西方的學者, 中國的學者, 甚至俄國的學者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且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會有新的觀點被發掘出來, 每一個時代對蘇聯為什麼會解體這個問題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 今天小編也是帶著這個問題來探討期中的奧秘。

蘇聯的解體還是要從戈巴契夫的改革談起, 從二戰以後, 史達林、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一直到戈巴契夫都曾經想對蘇聯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體制進行改革。 除了史達林之外也都有所行動, 但是一直到80年代中期, 戈巴契夫上臺之前, 蘇聯的這種改革只是修修補補, 沒有觸及到根本, 沒有確定突破性的成就。

到了80年代中期的時候經濟發展緩慢, 人們生活水準不高, 提高的比較緩慢, 社會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加上是蘇聯深陷阿富汗戰爭, 對外的干預戰線過長, 跟美國的競爭態勢處於下風。 80年代中期, 蘇聯到了一個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也就是說, 在80年代中期, 蘇聯從上到下, 人心思變, 戈巴契夫也是在變革的期待當中成為蘇聯新的領導人,

這種期待即是來自蘇共中央內部, 來自于蘇聯人民, 甚至是來自於西方人。

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本人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歷史使命, 上任後雄心勃勃地大幹一場。 但是戈巴契夫個人有一些弱點, 在他上臺的時候也存在一些問題, 對改革缺乏大局觀,

缺乏戰略眼光, 對改革缺乏科學的思路, 改革也缺少章法, 最重要的是他個人的威望不足, 沒辦法統一黨內的思想。 戈巴契夫的改革缺少章法的提現:

第一:他沒有從最需要改革的農業領域入手, 農業一直是長期困擾蘇聯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因為長期實行農業集體化的政策, 使的農業缺乏活力, 農產品供應短缺一直是蘇聯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蘇聯農業與工業不成正比

這就意味著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 農業是改革最應該優先解決的問題, 改革的目標最終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如果老百姓在改革的過程中嘗不到改革帶來的好處的話, 他們會怎麼想, 得不到老百姓支援的改革肯定是難以為繼的。 到了1989年的時候, 戈巴契夫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但是已經晚了。

第二:另一個缺少規劃的地方就是他貿然地提出了“加速戰略”, 就是在沒有改革蘇聯工業的基本格局下, 加快發展的速度, 我們說蘇聯的工業一直存在著一個問題, 就是經濟結構的不合理,

長期是以重工業為主, 輕工業為輔, 農業發展滯後這樣的格局。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戈巴契夫也沒有打破, 到了戈巴契夫提出“加速戰略”的時候, 也沒有對原來長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進行改變。 反而是在原有經濟結構不變的狀態下加快速度發展, 結果是原有的經濟沒有被改變, 反而更加惡化。 因此, 這樣的改革, 它的成效是有限的, 一直到1988年經濟改革的成效不足, 戈巴契夫意識到這可能是政治體制阻礙的原因到了1988年的時候在經濟改革沒有什麼成效的情況下, 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張。

到1987年戈巴契夫在他的《改革與新思維當中》。 提出了人道的社會主義新思維的核心是承認全人類的利益和價值高於一切, 在1988年時戈巴契夫繼續提出了公開信。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多元化”和“輿論多元化”,這樣一開放。

一些原來長期被蘇聯政治體制壓抑的政治團體開始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一下子就出現了多達500多個的政黨,600多個的社團組織。這些政黨和社團組織反而成為了人們發洩對改革不滿的管道。同時也把蘇共的政權推向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地步。

戈巴契夫不僅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在這個政權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反而提出來民主化的改革。 民族化改革,大力推行選舉制度。 也就是在全蘇聯範圍內,實行民主選舉,特別是地方,在地方一些州的選舉結果中,蘇共的一些領導人都沒有當選。

三派勢力

這樣一來,蘇共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力,在這個時候,由於戈巴契夫所實施的一些列的政治改革給蘇聯政局帶來了嚴重的動盪,使得蘇共黨內發生了嚴重的分裂。在蘇共黨內出現了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派,和以利加喬夫為首的保守派,以及戈巴契夫為首的溫和派。

這三派的出現,使得蘇共黨內的鬥爭形勢更加嚴峻。在1989年的8月19日,發生了一場政變,這場政變就是保守派保全自己對蘇共,對蘇共政權的孤注一擲的一搏。8月19號早晨6點,副總統亞納耶夫在電視當中宣佈了接管戈巴契夫的權力,並且命令國防部長亞佐夫把軍隊調入莫斯科。

莫斯科紅場

這個時候戈巴契夫在克裡木半島度假,同時亞納耶夫宣佈限制戈巴契夫的行動,這個時候,保守派和激進派的對抗就擺在了明面上,或者說他們之間的對抗就已經白熱化了。因為這場八一九事件,在這場對抗當中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派是絕對不希望向保守派妥協的,在葉利欽的周圍也聚集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力量,而且葉利欽非常善於利用宣傳管道,通過宣傳來使得莫斯科人名站在他這一邊,並通過電話保持了同西方領導人的聯絡,以此來爭取國際上的支援。

而且葉利欽非常重視,爭取軍隊站在她這邊。在軍事努力之下。蘇聯的空降兵司令、空軍司令、海軍司令、駐紮在莫斯科陸軍師、步兵師都紛紛倒向葉利欽。這個時候保守派勢亞納耶夫發現大勢已去,並跑向正在克裡木島度假的戈巴契夫幫助。戰勝了激進派回來之後亞佐夫就被逮捕了。

蘇聯中俄羅斯依舊是主體

這個時候也宣佈了八一九政變結束,八一九結束後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蘇聯的中央權力迅速向激進派手中轉移。與此同時,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三個波羅的海國家趁著八一九事件在8月20日到21日宣佈獨立。這個時候,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的命運也是岌岌可危的。

雖然在八一九事件之後,還有一些國家獨立了,但是如果俄羅斯不獨立,聯盟還可以保住,所以關鍵的就是看葉利欽的態度。戈巴契夫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他不惜一切代價向葉利欽妥協,要爭取保全蘇聯的聯盟形式。但這個時候,葉利欽已經不耐煩了,他已經不想再等下去,他急著要埋葬蘇聯,埋葬蘇共。所以在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國家宣佈獨立,並且簽署了協定,宣佈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建立就已經宣佈了蘇聯國家在歷史上就不復存在了。

在蘇聯國家內部開始發生巨變的時候,還有一個地方也開始發生了巨變,這個地方就是東歐。

這個過程是從1989年到1991年,東歐國家的劇變是從波蘭開始的,並逐漸蔓延到了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東德等國家。

人民在街頭慶祝共產主義的建立

戰後的東歐國家是在蘇聯的影響下,紛紛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也在蘇聯的影響下大部分照搬了蘇聯模式。所以經濟結構與蘇聯一樣不怎麼合理,長期的發展比較緩慢,人們的生活水準得不到提高。

這些問題跟蘇聯都是一樣的,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東歐的國家所面臨的形勢也是非常嚴峻的。可以說是像一壺開水,一桶炸藥,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旦這個蓋子被掀開,東歐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戈巴契夫

這個蓋子說的也是有緣,也恰恰是被戈巴契夫所掀開的。我們說戰後的東歐國家和蘇聯的歷史是相互影響的,戈巴契夫在國內推行改革的同時,也積極把他的新思維的思想推向到歐洲,也希望歐洲加快民主化的進程。

結果就導致了東歐的劇變。最先倒下去的是波蘭,在1988年,波蘭發生了大規模的罷工潮,1989年的二月份,波蘭反對派力量團結工會,跟當時的統一工人党進行了圓桌會談,也就是宣佈了團結工會的合法地位,同時進行總統制,選舉制。

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分佈

當年的11月份,捷克共產黨也交出了自己的權力。在這個時候,柏林牆也倒塌了,第二年兩德統一了,東德也併入了西德。1989年的12月份,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天鵝絨革命”,隨之而來的就是捷克共產黨交出了自己的權力。

1990年6月份,保加利亞也實行了多黨制,這些變化都標誌著東歐國家也紛紛地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蘇聯在短時期內解體,東歐國家也紛紛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冷戰就以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劇變或者說社會主義陣營退出了冷戰以這樣的一種形式結束了。

受民眾擁護的史達林

這個時候,戈巴契夫避免不了要背這口黑鍋,而且背的甩都甩不掉。他曾經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蘇聯,想要改變蘇聯的經濟結構,想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想要......有太多的想要想要,可怎奈何自己沒有足夠的聲望與政治眼光,改變不了蘇聯矛盾重重的內部結構,在改革搞垮了蘇聯後再次用他的理論讓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趴下。歷史總是這樣,也許他就是被歷史選中的人吧。

這樣的一種形式是讓許多人都出乎意料的,包括西方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覺得勝利來的太突然了,因此有的學者拋出了所謂的“歷史總結論”,來唱衰社會主義,他們認為蘇東劇變標誌著西方取得了勝利,而共產主義作為一種道路選擇失敗了,條條大路通西方,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是各國歷史發展的最終歸宿。

這樣的結論下的太早了,西方學者過於樂觀,我們一看冷戰結束以後,歷史就能夠發現,世界並沒有因為美蘇冷戰的結束而結束,而變得天下太平。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價值觀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從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到現在極端恐怖主義的氾濫,世界所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多很多的。

在1988年時戈巴契夫繼續提出了公開信。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多元化”和“輿論多元化”,這樣一開放。

一些原來長期被蘇聯政治體制壓抑的政治團體開始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一下子就出現了多達500多個的政黨,600多個的社團組織。這些政黨和社團組織反而成為了人們發洩對改革不滿的管道。同時也把蘇共的政權推向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地步。

戈巴契夫不僅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在這個政權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反而提出來民主化的改革。 民族化改革,大力推行選舉制度。 也就是在全蘇聯範圍內,實行民主選舉,特別是地方,在地方一些州的選舉結果中,蘇共的一些領導人都沒有當選。

三派勢力

這樣一來,蘇共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力,在這個時候,由於戈巴契夫所實施的一些列的政治改革給蘇聯政局帶來了嚴重的動盪,使得蘇共黨內發生了嚴重的分裂。在蘇共黨內出現了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派,和以利加喬夫為首的保守派,以及戈巴契夫為首的溫和派。

這三派的出現,使得蘇共黨內的鬥爭形勢更加嚴峻。在1989年的8月19日,發生了一場政變,這場政變就是保守派保全自己對蘇共,對蘇共政權的孤注一擲的一搏。8月19號早晨6點,副總統亞納耶夫在電視當中宣佈了接管戈巴契夫的權力,並且命令國防部長亞佐夫把軍隊調入莫斯科。

莫斯科紅場

這個時候戈巴契夫在克裡木半島度假,同時亞納耶夫宣佈限制戈巴契夫的行動,這個時候,保守派和激進派的對抗就擺在了明面上,或者說他們之間的對抗就已經白熱化了。因為這場八一九事件,在這場對抗當中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派是絕對不希望向保守派妥協的,在葉利欽的周圍也聚集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力量,而且葉利欽非常善於利用宣傳管道,通過宣傳來使得莫斯科人名站在他這一邊,並通過電話保持了同西方領導人的聯絡,以此來爭取國際上的支援。

而且葉利欽非常重視,爭取軍隊站在她這邊。在軍事努力之下。蘇聯的空降兵司令、空軍司令、海軍司令、駐紮在莫斯科陸軍師、步兵師都紛紛倒向葉利欽。這個時候保守派勢亞納耶夫發現大勢已去,並跑向正在克裡木島度假的戈巴契夫幫助。戰勝了激進派回來之後亞佐夫就被逮捕了。

蘇聯中俄羅斯依舊是主體

這個時候也宣佈了八一九政變結束,八一九結束後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蘇聯的中央權力迅速向激進派手中轉移。與此同時,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三個波羅的海國家趁著八一九事件在8月20日到21日宣佈獨立。這個時候,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的命運也是岌岌可危的。

雖然在八一九事件之後,還有一些國家獨立了,但是如果俄羅斯不獨立,聯盟還可以保住,所以關鍵的就是看葉利欽的態度。戈巴契夫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他不惜一切代價向葉利欽妥協,要爭取保全蘇聯的聯盟形式。但這個時候,葉利欽已經不耐煩了,他已經不想再等下去,他急著要埋葬蘇聯,埋葬蘇共。所以在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國家宣佈獨立,並且簽署了協定,宣佈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建立就已經宣佈了蘇聯國家在歷史上就不復存在了。

在蘇聯國家內部開始發生巨變的時候,還有一個地方也開始發生了巨變,這個地方就是東歐。

這個過程是從1989年到1991年,東歐國家的劇變是從波蘭開始的,並逐漸蔓延到了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東德等國家。

人民在街頭慶祝共產主義的建立

戰後的東歐國家是在蘇聯的影響下,紛紛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也在蘇聯的影響下大部分照搬了蘇聯模式。所以經濟結構與蘇聯一樣不怎麼合理,長期的發展比較緩慢,人們的生活水準得不到提高。

這些問題跟蘇聯都是一樣的,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東歐的國家所面臨的形勢也是非常嚴峻的。可以說是像一壺開水,一桶炸藥,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旦這個蓋子被掀開,東歐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戈巴契夫

這個蓋子說的也是有緣,也恰恰是被戈巴契夫所掀開的。我們說戰後的東歐國家和蘇聯的歷史是相互影響的,戈巴契夫在國內推行改革的同時,也積極把他的新思維的思想推向到歐洲,也希望歐洲加快民主化的進程。

結果就導致了東歐的劇變。最先倒下去的是波蘭,在1988年,波蘭發生了大規模的罷工潮,1989年的二月份,波蘭反對派力量團結工會,跟當時的統一工人党進行了圓桌會談,也就是宣佈了團結工會的合法地位,同時進行總統制,選舉制。

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分佈

當年的11月份,捷克共產黨也交出了自己的權力。在這個時候,柏林牆也倒塌了,第二年兩德統一了,東德也併入了西德。1989年的12月份,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天鵝絨革命”,隨之而來的就是捷克共產黨交出了自己的權力。

1990年6月份,保加利亞也實行了多黨制,這些變化都標誌著東歐國家也紛紛地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蘇聯在短時期內解體,東歐國家也紛紛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冷戰就以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劇變或者說社會主義陣營退出了冷戰以這樣的一種形式結束了。

受民眾擁護的史達林

這個時候,戈巴契夫避免不了要背這口黑鍋,而且背的甩都甩不掉。他曾經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蘇聯,想要改變蘇聯的經濟結構,想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想要......有太多的想要想要,可怎奈何自己沒有足夠的聲望與政治眼光,改變不了蘇聯矛盾重重的內部結構,在改革搞垮了蘇聯後再次用他的理論讓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趴下。歷史總是這樣,也許他就是被歷史選中的人吧。

這樣的一種形式是讓許多人都出乎意料的,包括西方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覺得勝利來的太突然了,因此有的學者拋出了所謂的“歷史總結論”,來唱衰社會主義,他們認為蘇東劇變標誌著西方取得了勝利,而共產主義作為一種道路選擇失敗了,條條大路通西方,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是各國歷史發展的最終歸宿。

這樣的結論下的太早了,西方學者過於樂觀,我們一看冷戰結束以後,歷史就能夠發現,世界並沒有因為美蘇冷戰的結束而結束,而變得天下太平。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價值觀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從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到現在極端恐怖主義的氾濫,世界所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多很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