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個樂天派好嗎?心理學家說癡迷快樂也不好

近年來, 社會逐漸轉變了觀念——人們認為成功的終極標誌不是財富, 而是快樂。 心靈導師教育我們要“摒棄消極念頭”, 那些自助書籍聲稱能夠提供永葆積極的秘訣。

而我們認為, 我們只能擁有積極與快樂的感受。

但丹麥奧爾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vend Brinkmann表示, 我們對快樂的癡迷可能會造成嚴重危害, 強迫自己保持快樂可能會阻礙我們的情緒發展。 此外, 快樂並非所有生活情境中的恰當反應。 所以你可以鬆口氣了。 無法保持快樂不僅沒有問題, 而且是恰當的。

我認為, 想法和情緒應該是對世界的反映。 當壞事發生時, 人們應當被允許擁有消極念頭和感受, 因為這是他們對世界的理解。

Brinkmann認為, 如果我們拼命努力保持快樂, 那麼當不好的事情真正發生時, 我們會無法應對。

生命時而美好, 時而悲劇。 人們會死去, 我們會失去摯愛。 如果我們只習慣於擁有積極念頭,

那麼當悲劇真正發生時, 我們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打擊。 然而, 悲劇總會發生。

當然, Brinkmann不否認, 有些人似乎天生擁有比較積極的人生態度。 然而, 強制性的快樂會造成危害, 所以企業不應該強迫員工永遠保持打雞血的狀態。 當人們進行團隊合作時, 這些人格特質變得格外重要。 人們之所以總是強調這點, 是為了剝削員工的情緒。 這便是積極的陰暗面。 我們的感受淪為了商品, 這意味著我們很容易疏離自己的感受。

他還擔心, 社會將演化到這樣一個狀態:人們甚至認為自己不能和親朋好友談論自己的憂慮和問題, 因為他們覺得應該假裝時時刻刻都很樂觀。

Brinkmann認為, 人人都在承受快樂的壓力。 他反對那些所謂的自助書籍——那些書籍告訴人們,

我們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我們要為自己的悲傷而自我譴責。

生命若無壞事, 也就無從欣賞美好。 悲傷、憤怒、內疚、羞愧、快樂全都是正當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