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Call Me by Your Name 愛在盛夏終結前

I am not, neither are you."

這是一個彙集了80年代一切美好元素的成長與告白的故事, 一段關於時間與欲望的普魯斯特式冥想。 它也是一封情書, 一段祈禱, 一篇悼文, 同時它還是一個等待回應的問題。

它並不是一部同志電影, 它無關性別, 年齡, 取向。 而關乎愛情與禁忌, 克制與放縱, 一個適用於所有人, 也只屬於Oliver和Elio的一段美好而心碎的故事。 情欲四濺, 但也更欲求不滿。

Set from film

━━━━━━━━━━━━━

"Nature has cunning ways of finding our weakest spots."

━━━━━━━━━━━━━

八個月前的紐約還是冬季, 無意中在書店買到一本《Call Me By Your Name》。 當時這部電影只放出來幾張劇照, 對劇情一無所知的我更談不上期待。

趁著平時空閒的時間, 靠著暖氣, 偶爾拿出來翻上幾頁, 結果越看越著迷, 深陷其中, 無法自拔, 對文字的細膩感到驚喜。

仿佛我成為了Elio, 字裡行間的小心思都跟我出奇的相似, 會把自己的愛意埋得很深。 面對喜歡的人會一點點的試探。 對方給一點回應, 也會跟著欣喜若狂, 找不到對方時, 也會著急沮喪。

顯然, 那些晦澀的欲望不可捉摸又難以道明, 在你意亂情迷匆匆擁住他時早已消失無蹤。 從曖昧的每一個瞬間到衝破桎梏的吻再到每一次肌膚相親, 都像是一場無人打攪的夢。

翻完小說的最後一頁, 合上書, 淚光在眼眶裡打轉, 困惑, 不解, 驚訝, 到最終恍然大悟。

看這部電影會想到《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前》和《Before Sunset 愛在日落黃昏時》,因為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翻譯為《愛在盛夏終結前》,當然這不是一部話癆電影,而是把所有的故事都藏於一個個的眼神和小動作裡面。

其次還想到了茨威格的《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艾米麗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 呼嘯山莊》,甚至李安的《Brokeback Mountain 斷背山》。當然這部電影和《斷背山》做比較並沒有完全的必要。一部是死別,一部是生離。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概更虐一點,雖然最後兩位主人公都健在,但我堅持認為生離比死別更令人痛苦。

"Is it better to speak or die?"

━━━━━━━━━━━━━

Timothée Chalamet

甜茶

Timothée Chalamet,二十一歲,紐約人、一頭飄逸濃密的長卷髮,充滿少年氣息的乾淨清澈的眼睛,溫文爾雅和文藝的他就像是浪漫詩人,散發著一身憂鬱的貴族氣息。

電影裡這個愛情故事的深度取決於Timothée Chalamet的表演能力,它傳達了一種青少年的普遍情緒流動——躁動、欲望、敏感、細膩,就像他和Armie Hammer這個角色的關係一樣。

電影的最後的那個鏡頭裡,Timmy的眼淚似乎是永恆的,在那麼長的鏡頭裡,他成功的把情感轉化成了迷人的表情。

Armie Hammer

錘子

Armie扮演的是來到義大利小鎮的一個訪問學者,可以說是把八十年代美國青年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個子高大,英俊,自信,迷人,有時有點傲慢,說話都充斥著荷爾蒙。從不說Bye,只說Later。

其實Armie差點放棄出演這部電影,在後續的採訪裡他也坦率地說: “說實話, 我認為我拍這部電影的原因, 以及我不得不拍這部電影的原因, 是它嚇到了我。它讓我不舒服, 它挑戰著我, 它促使我去挑戰他。”

Sufjan Stevens

這部電影不僅畫面美到讓人癡醉,配樂也是相當動聽。就像Andre Aciman的同名原著小說一樣,導演Guadagnino的音樂配得恰到好處,既有巴赫和拉威爾的作品,也有80年代流行樂隊The Psychedelic Furs參與,最最打動人的是Sufjan Stevens為電影量身定制的曲子。

Sufjan Stevens於1975年7月出生在密西根底特律,高中時學習雙簧管,大學時專研斑鳩琴,隨後不論是吉他、鋼琴、手風琴、曼陀林、敲擊樂器,都成了Sufjan的精通範圍。出道以來音樂風格之變化多端,讓無數聽眾為之著迷。

當導演把劇本發給他,並要求他創作一首可以將Elio的思想傳遞給觀眾的歌曲,Sufjan看完這個故事很快為他獻上了兩首歌曲"Mystery of Love"和"Visions of Gideon"。令導演感到驚訝的是這兩首歌是Elio與Oliver的經歷極其相似,而且運用了古羅馬神話裡Hephaestion和Alexander至死不渝的柏拉圖式戀情。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候,一瞬間就被這封面上的這句話擊垮了,愛到什麼地步才會想要你擁有我的名字?一段感情只有六周短暫的歡愉,要怎樣才能讓一個人刻骨銘心,末了還要耗盡一生的力氣去回憶?我害怕也會變成書裡的人一樣,太過念舊,為一件襯衫一個吻,不惜用一輩子去銘記。

大概是因為Oliver的內心想變成像Elio一樣為愛癡狂的人,他想像Elio愛著他一樣愛著Elio。就在自己的名字當成他的名字來輕喚時,進入了一種無論過去或此後,從未與任何人共用的當下境界,兩人快樂與憂傷交織的每一秒。

在禁忌和打破禁忌的過程中。你成了我,我成了你。

在Andre Aciman的寫作裡,似乎你只要閉上眼睛就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個盛夏裡的一切,真切的感受到Elio的曖昧難言之隱。一草一木,一顰一笑,他都毫不吝嗇的把那個夏日用文字描繪在了紙上。

Set from film

導演Luca Guadagnino

━━━━━━━━━━━━━

"Everytime I go back to Rome, I go back to that one spot. It is still alive for me, still resounds with something totally present."

━━━━━━━━━━━━━

三年前我去了義大利,在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多UNESCO的國家,開始了近三周的旅行。我也遇到了那個他,從米蘭的大教堂到威尼斯的布拉諾,在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斯一夜縱情,在羅馬那夜闌聽雨,從鬥獸場走到特萊維許願池。

義大利的古城美得不真實,在陽光下宛若神話裡的仙境。開心的時候就像電影裡Elio和Oliver在羅馬的夜裡跟著音樂起舞,難過如他們在車站分道揚鑣的淚水。距離,文化,信仰,同樣成為了阻礙我們共同繼續前進的感情。

分開幾年後,我記得那些個穿著薄衫在雨中踽踽而行的日子,它們歷歷在目,卻又遠遠逝去了。平常想起這段倒也不會有什麼劇烈的情緒波瀾,但是我知道,當這個人多年後再出現到我的面前,就算變化成什麼樣,我也一定會像當年的少年一樣臉紅心跳,話都說不清楚。

Set from film

充分體會到我們最想擁有的感情,徹底感受我們最期待的愛,是快樂就不要想著它會消失,是痛苦也不要抑制它。

“如果有痛苦,就去照料;如果有火焰,也不要掐熄,不要粗暴地對待它。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了太多東西,以致不到三十歲就已經‘破產’。每次重新開始一段感情,能付出的東西就變得更少。為了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多麼浪費啊!”

Set from film

Set from film

當我們有機會能聚在一起的時候就卯足了勁的去愛去尋找開心。等到緣分盡了,人散了,誰也別惦記著誰。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去奔,去經歷去感受。在這樣一部以心做封的書中,如此直白、開放式的告解同時也是其最心照不宣又富有挑戰的時刻。

Set from film

“我和你一樣,我什麼都記得。”

我停頓了一會兒,我想說:“如果你什麼都記得,如果你真的和我一樣,那麼在你明天離開之前,或即將關上計程車門的瞬間,當你已經向其他每個人告別,此生已經別無其他話可說,那麼,就這一次,請轉身面向我,即使用開玩笑的口吻,或當作事後無意間想起,當我們在一起時,這對我來說可能極為重要。就像你過去所做的那樣,看著我的臉,與我四目相接,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We had the stars, you and I.

And this is given once only."

撰文|凱文隊長

|紐約|

Ins@asenseofkevin

看這部電影會想到《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前》和《Before Sunset 愛在日落黃昏時》,因為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翻譯為《愛在盛夏終結前》,當然這不是一部話癆電影,而是把所有的故事都藏於一個個的眼神和小動作裡面。

其次還想到了茨威格的《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艾米麗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 呼嘯山莊》,甚至李安的《Brokeback Mountain 斷背山》。當然這部電影和《斷背山》做比較並沒有完全的必要。一部是死別,一部是生離。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概更虐一點,雖然最後兩位主人公都健在,但我堅持認為生離比死別更令人痛苦。

"Is it better to speak or die?"

━━━━━━━━━━━━━

Timothée Chalamet

甜茶

Timothée Chalamet,二十一歲,紐約人、一頭飄逸濃密的長卷髮,充滿少年氣息的乾淨清澈的眼睛,溫文爾雅和文藝的他就像是浪漫詩人,散發著一身憂鬱的貴族氣息。

電影裡這個愛情故事的深度取決於Timothée Chalamet的表演能力,它傳達了一種青少年的普遍情緒流動——躁動、欲望、敏感、細膩,就像他和Armie Hammer這個角色的關係一樣。

電影的最後的那個鏡頭裡,Timmy的眼淚似乎是永恆的,在那麼長的鏡頭裡,他成功的把情感轉化成了迷人的表情。

Armie Hammer

錘子

Armie扮演的是來到義大利小鎮的一個訪問學者,可以說是把八十年代美國青年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個子高大,英俊,自信,迷人,有時有點傲慢,說話都充斥著荷爾蒙。從不說Bye,只說Later。

其實Armie差點放棄出演這部電影,在後續的採訪裡他也坦率地說: “說實話, 我認為我拍這部電影的原因, 以及我不得不拍這部電影的原因, 是它嚇到了我。它讓我不舒服, 它挑戰著我, 它促使我去挑戰他。”

Sufjan Stevens

這部電影不僅畫面美到讓人癡醉,配樂也是相當動聽。就像Andre Aciman的同名原著小說一樣,導演Guadagnino的音樂配得恰到好處,既有巴赫和拉威爾的作品,也有80年代流行樂隊The Psychedelic Furs參與,最最打動人的是Sufjan Stevens為電影量身定制的曲子。

Sufjan Stevens於1975年7月出生在密西根底特律,高中時學習雙簧管,大學時專研斑鳩琴,隨後不論是吉他、鋼琴、手風琴、曼陀林、敲擊樂器,都成了Sufjan的精通範圍。出道以來音樂風格之變化多端,讓無數聽眾為之著迷。

當導演把劇本發給他,並要求他創作一首可以將Elio的思想傳遞給觀眾的歌曲,Sufjan看完這個故事很快為他獻上了兩首歌曲"Mystery of Love"和"Visions of Gideon"。令導演感到驚訝的是這兩首歌是Elio與Oliver的經歷極其相似,而且運用了古羅馬神話裡Hephaestion和Alexander至死不渝的柏拉圖式戀情。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候,一瞬間就被這封面上的這句話擊垮了,愛到什麼地步才會想要你擁有我的名字?一段感情只有六周短暫的歡愉,要怎樣才能讓一個人刻骨銘心,末了還要耗盡一生的力氣去回憶?我害怕也會變成書裡的人一樣,太過念舊,為一件襯衫一個吻,不惜用一輩子去銘記。

大概是因為Oliver的內心想變成像Elio一樣為愛癡狂的人,他想像Elio愛著他一樣愛著Elio。就在自己的名字當成他的名字來輕喚時,進入了一種無論過去或此後,從未與任何人共用的當下境界,兩人快樂與憂傷交織的每一秒。

在禁忌和打破禁忌的過程中。你成了我,我成了你。

在Andre Aciman的寫作裡,似乎你只要閉上眼睛就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個盛夏裡的一切,真切的感受到Elio的曖昧難言之隱。一草一木,一顰一笑,他都毫不吝嗇的把那個夏日用文字描繪在了紙上。

Set from film

導演Luca Guadagnino

━━━━━━━━━━━━━

"Everytime I go back to Rome, I go back to that one spot. It is still alive for me, still resounds with something totally present."

━━━━━━━━━━━━━

三年前我去了義大利,在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多UNESCO的國家,開始了近三周的旅行。我也遇到了那個他,從米蘭的大教堂到威尼斯的布拉諾,在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斯一夜縱情,在羅馬那夜闌聽雨,從鬥獸場走到特萊維許願池。

義大利的古城美得不真實,在陽光下宛若神話裡的仙境。開心的時候就像電影裡Elio和Oliver在羅馬的夜裡跟著音樂起舞,難過如他們在車站分道揚鑣的淚水。距離,文化,信仰,同樣成為了阻礙我們共同繼續前進的感情。

分開幾年後,我記得那些個穿著薄衫在雨中踽踽而行的日子,它們歷歷在目,卻又遠遠逝去了。平常想起這段倒也不會有什麼劇烈的情緒波瀾,但是我知道,當這個人多年後再出現到我的面前,就算變化成什麼樣,我也一定會像當年的少年一樣臉紅心跳,話都說不清楚。

Set from film

充分體會到我們最想擁有的感情,徹底感受我們最期待的愛,是快樂就不要想著它會消失,是痛苦也不要抑制它。

“如果有痛苦,就去照料;如果有火焰,也不要掐熄,不要粗暴地對待它。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了太多東西,以致不到三十歲就已經‘破產’。每次重新開始一段感情,能付出的東西就變得更少。為了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多麼浪費啊!”

Set from film

Set from film

當我們有機會能聚在一起的時候就卯足了勁的去愛去尋找開心。等到緣分盡了,人散了,誰也別惦記著誰。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去奔,去經歷去感受。在這樣一部以心做封的書中,如此直白、開放式的告解同時也是其最心照不宣又富有挑戰的時刻。

Set from film

“我和你一樣,我什麼都記得。”

我停頓了一會兒,我想說:“如果你什麼都記得,如果你真的和我一樣,那麼在你明天離開之前,或即將關上計程車門的瞬間,當你已經向其他每個人告別,此生已經別無其他話可說,那麼,就這一次,請轉身面向我,即使用開玩笑的口吻,或當作事後無意間想起,當我們在一起時,這對我來說可能極為重要。就像你過去所做的那樣,看著我的臉,與我四目相接,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We had the stars, you and I.

And this is given once only."

撰文|凱文隊長

|紐約|

Ins@asenseofkevi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