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晉文公以禮之名退避三舍

晉文公執政後, 整理朝綱, 發展生產, 使晉國日益強大起來, 他的目標是像齊桓公那樣, 稱霸中原。

這時, 周天子派人求救, 周襄王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叫太叔帶, 聯合大臣, 朝狄國借兵, 爭奪王位, 周天子帶了些僕人, 逃亡鄭國, 請求諸國護送他到洛邑, 有人給周天子送食物, 也有人送衣服, 但是就是沒有人願意出兵幫助周襄王的。

周襄王的僕人對他說, 現在可以幫助您的只有秦晉兩國, 其他人怕是沒有這個能力, 於是周襄王就派人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去洛邑。

晉文公聽後就立即發兵打到東部, 又將太叔帶殺死,

將周天子護送回朝。

又過了兩年, 宋襄王的兒子宋成公又來像晉文公求救, 說宋國遭到楚國聯合鄰國的攻擊, 這時, 有大臣說, 楚國總是欺負中原諸侯國, 您要幫助有困難的國家, 建立霸業, 現在是時候了。

有大臣建議, 曾國與衛國都歸附了楚國,

我們不如先攻下這兩國, 那時楚國一定會派兵營救, 這樣便能解了宋國的危機。 ”於是晉文公便答應了宋成公的請求, 讓他先回到了晉國。

西元前632年, 晉文公攻下了曹國和衛國, 楚成王得到了這個消息, 馬上下令讓成得臣回去。 成得臣覺得很快就能攻破宋國, 因此十分不願意退兵, 於是他向楚成王報告說:“請再等幾天, 打了勝仗便回去,

楚成王心裡很不高興, 便只給了小部分士兵讓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見楚成王一直催促自己, 而且宋國又死守著城門, 於是他下令停止攻擊, 可是又不好意思馬上退兵。 他派人去和晉文公說, 如果您能夠恢復曹國和衛國, 我就不再攻打宋國。

晉文公暗地裡通知了曹國和衛國, 對他們說, 如果和楚國斷交, 就恢復他們的王位, 曹衛兩國按照晉文公的意思做了。

成得臣知道這件事後, 氣的大罵, 立即下令, 讓軍隊朝著晉文公軍隊駐紮的地方去。

晉國大將先軫一瞧楚國人過來, 就打算立刻開戰。 狐偃攔住他說:“當初主公在楚王面前曾經說過,

一旦兩國開戰, 晉國情願退避三舍。 所以今天不能失信。 ”將士們都反對。

狐偃接著說:“我們不能忘了當初楚王的好意。 退避三舍是向楚王表示好意, 並不是害怕成得臣。 如果他們就此退兵或者不再追上來的話, 我們兩國就很容易講和了。 如果他們仍然窮追猛打, 那麼理就在我們這邊了, 將士們打起仗來也更有力氣, 這樣對我們來說不是更有利嗎?

成得臣一向不把晉國放在眼裡, 看到晉國撤退後, 便立刻追了上去, 不料中了計。 問過軍隊前後夾擊, 將楚軍打的魂不守舍。

此時, 晉文公吩咐軍隊向後撤退, 一口氣就退了三十裡。 可是楚軍依然在向前行進, 於是晉軍再向後退了三十裡, 離楚軍已經很遠了。 可是晉文公接到消息, 楚軍又跟上來了。 這樣晉軍又向後退了三十裡, 總共後退了九十裡, 實現了當初“退避三舍”的諾言。 晉軍到了城濮駐紮下來, 不再往後退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