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預產期越來越近 胎位不正怎麼矯正?

幾乎每一位准媽媽都是抱著必“順”的決心來迎接寶寶的到來, 孕期按時產檢、均衡營養、努力運動、控制體重。 然而, 一個“胎位不正”瞬間讓准媽媽孕期所有的努力似乎都付之東流。

胎位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寶寶能否順利分娩。 如果胎位不正, 有可能導致不能順產, 不得不剖宮產。 那麼, 是不是所有的胎位不正都意味著肚子要“挨一刀”?

什麼是胎位不正?

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稱為胎位。 正常的胎位是枕前位, 即胎兒相對于媽媽來說, 頭在下屁股在上, 背朝前胸向後, 兩手交叉於胸前, 兩腿盤曲, 頭俯曲, 枕部最低。 只有這樣, 胎兒在分娩時, 才能順利娩出母體。

但並不是所有胎兒都喜歡這樣, 除了枕前位, 其它臀圍、橫位、斜位、枕後位等都屬於不正常胎位。

常見胎位不正的分類:

胎位不正是分娩的大敵, 可能會造成難產, 其中臀位是最常見的胎位不正。 臀位怎麼辦呢?危險嗎?

【臀位】

胎兒頭和臀顛倒過來, 即頭在上, 臀在下, 臀、足或膝先露, 然後是身體, 最後才是頭部。 臀位是胎位不正最常見的一種, 發生率約為3%-4%。

1. 完全臀位或合臀位:胎兒雙髖關節屈曲, 胎兒臀部和雙足先露。

2. 單臀位或腿直臀位:胎兒雙髖關節屈曲, 雙腿向上伸直, 胎兒臀部先露。

3. 足位:一足或雙足, 一膝或雙膝先露。

【橫位】

胎兒橫臥于宮腔, 與母體垂直, 根據胎頭在母體左或右側及肩胛骨朝向前或後方, 可分為肩左前、肩左後、肩右前、肩右後四種方位。

胎位不正雖然以臀位最多見, 但橫位其實是最最危險的。 橫位元最常見的情況是胎寶寶的肩膀或手在生產時最先露出來。

【頭位】

1. 顏面位:胎頭極度仰伸, 使頭枕部靠近胎背,

生產時面先露。

2. 額位:胎頭仰伸, 使頭枕部靠近胎背, 生產時胎兒額頭先露。

3. 枕後位:分娩後期胎頭枕部持續位於母體骨盆後方或側方。

4. 枕前位:正常胎位。

胎位不正如何矯正?

妊娠28周以前, 由於羊水相對較多, 胎寶寶又比較小, 在子宮內活動範圍較大, 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 約有半數以上的胎兒是臀位或橫位。 及時發現異常胎位, 採用一定的輔助手法, 尚不難加以轉位。

而妊娠32周以後, 寶寶生長迅速, 羊水相對減少, 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 如果直到這時才進行產前檢查, 萬一胎位不正, 就很難矯正了。 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那麼如何矯正胎位不正呢?

1. 胸膝臥位操

這是准媽媽最常用的自我矯正方法,

在飯前、進食後2小時或早晨起床、晚上睡前先去排尿;然後放開腰帶, 雙膝稍分開(與肩同寬), 胸肩貼在床上, 頭歪向一側, 大腿與小腿成90度直角, 雙手下垂於床兩旁或放在頭兩側, 形成臀高頭低位, 以使胎頭頂到母體的橫膈處, 借重心的改變使胎寶貝由臀位或橫位轉變為頭位。 每天做2次, 每次15分鐘, 一周後進行複查。

注意:這個姿勢的要點, 是你的臀部角度>90°, 也就是你的大腿不要承托在腹部下方, 否則不能提供足夠的空間來讓胎兒退出骨盆重新置位。

2. 側臥式

以往習慣左側臥的准媽媽, 現在可以換成右側臥了, 而原本習慣右側臥睡的則可以換成左側臥睡。 7天一個療程, 使不正的胎位得以矯正(特殊情況請在醫生建議下選擇矯正方法)。

矯正胎位要注意

1. 矯正胎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自作主張很可能會危害到胎兒和自己的健康。

2. 及時到醫院進行用四維彩超看胎位, 隨時觀察胎位的變化。

3. 妊娠超過34周的孕媽要慎用矯正胎位的方法。

4. 一定要在有人陪伴的情況下進行胎位矯正, 以便出現不適或意外時有人幫忙。

5. 准媽媽要保持舒暢的心情, 胎位不正並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不必過分擔心。

如果經過調整, 胎兒轉為頭位, 自然生產方式是首選。 如果調整不回來, 選擇剖腹產較為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