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做了多年的割據軍閥,最後還是一無所有,後世家族連忙改姓

我們知道,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 唐王朝顧此失彼, 各地鄉紳豪強只好自己招兵買馬以求自保。 如江西撫州富紳危全諷、危仔倡兩兄弟。

實際上, 兩兄弟早在王仙芝率起義軍橫行江淮一帶時, 就開始招募鄉里青壯年, 以保家鄉為名, 築城自衛。

不久, 黃巢派大將柳彥璋率軍從九江南下, 準備攻取撫州。

當時的撫州城, 因年久失修城、缺兵少糧, 更要命的是還沒有任何備戰, 當然不是起義軍的對手, 不久就被起義軍佔領。

不久, 趁著黃巢大軍向北進軍長安, 撫州刺史鐘傳在危全諷的協助下, 全力追擊柳彥璋。 在象牙潭(南昌西南)這個地方, 撫州軍大敗黃巢, 並將黃可思、李道謙等斬首。

一戰成名, 危全諷因此晉升為討捕將。

此時在南豐、黎川、崇仁、宜黃一帶剛好有土匪出沒, 為首的是黃天撼、朱從立。

他們不僅對抗官府, 還禍害百姓。

危全諷奉命前往鎮壓, 這是他出征的第一仗,

因此仗打得很漂亮, 不僅將匪首斬了, 還收編了剩下的土匪, 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中和二年(882)五月, 危全諷的頂頭上司撫州刺史鐘傳, 將江西觀察使高茂卿趕出了洪州(南昌市)。

而危全諷趁機率部攻佔撫州, 還讓老弟危仔倡進駐信州(上饒縣)。

不久, 唐王朝就授予危全諷撫州刺史之職, 危仔倡則就任信州刺史。

就這樣, 在這亂世中, 危全諷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撫州。

為站住腳跟, 他將女兒嫁給鐘傳之子、袁州(宜春)刺史鐘匡時, 還和吉州(吉安)刺史彭王幹、虔州(贛州)刺史盧光稠結交朋友, 自此, 撫州全境逐漸平靜下來。

此外, 危全諷還勸課農桑, 實施經商政策, 吸引一大批商旅, 使撫州的經濟快速發展, 一片繁榮。

不過, 隋唐時期的撫州可比不上現在。 當時的撫州城靠近樊水, 不僅地勢低窪, 容易內澇, 還不利戰守。

危全諷乾脆將州治向東移至形勢險峻的羊角山, 並開始了撫州史上首次修築城牆, 歷時三年才完工。

儘管規模不大, 但是新建成的撫州城還是佈局很合理的,

是現代撫州城的基礎。

城分內外兩重, 內為子城, 外為羅城, 城內有大街兩條, 為農副產品的交流和商業服務提供了便利。

難怪大順元年(890)的張保和, 為此還寫下了《撫州羅城記》, 其中盛讚“賈貨駢肩, 豪華接袂”。

主政撫州二十七年的危全諷, 在唐末亂世中也算是一方割據軍閥了。

經過多年割據經營, 隨著實力的增強, 危全諷也漸漸有了野心。

為了吞併洪州, 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 聯合袁州的彭彥章、吉州的彭玕和信州的危仔倡, 號稱十萬大軍。

不過, 危全諷儘管有野心, 但是缺乏帶兵的能力, 要是守城還是可以的, 若論攻城, 還差很多。

當時吳王楊隆演剛繼位, 僅幾千人助手洪州, 城中人人自危。

此時節度使劉威, 一面派人向楊隆演告急, 一面和城中官吏開酒會, 故做鎮定。

沒想到危全諷獲此消息後, 真的不敢輕進, 在象牙潭安營紮寨。

內亂剛平的吳國, 大權卻早已落入大將徐溫手中。

徐溫向謀士嚴可求請教:誰可救洪州?

嚴可求隨即推薦周本。

徐溫立即任命周本為西南面行營招討應援使, 率七千士兵前往解圍。

這個周本還真有點本事,他率軍直搗象牙潭,即使路過洪州也不跟劉威打招呼,說:“賊眾十倍於我,我軍聞之必懼,不若乘其銳而用之。”

要說危全諷還真不是個帶兵的料,士兵缺乏訓練也就罷了,還將全軍全部聚集在象牙潭上的一條河的旁邊。

周本當然不敢強攻,因為只有七千人嘛,誰敢去送死?

他隔溪佈陣,先派一些老弱的士兵誘敵,假裝敗退。

危全諷果然上當,以為周本害怕了,就下命令全軍出擊。

周本乘危全諷大軍剛剛走到江中心時,埋伏在兩旁的士兵突然發起攻擊。

危全諷的軍隊慌了神,自顧不暇,自相蹂藉,淹死一大半。

最後,周本生擒危全諷本人和將士五千人,並趁機攻克袁州、吉州、信州、饒州,四州刺史不是跑了,就是投降了。

危仔倡投降後,以為吳國還會讓自己繼續當信州刺史,誰知徐溫早就任命張景思為信州刺史了。

危仔倡迫不得已逃亡吳越,吳越王錢鏐任命危仔倡為淮南節度副使,還幫他將姓改為元。

楊隆演當然不會殺危全諷,因為他曾救過自己父親楊行密一命,但是卻將他囚禁在廣陵,直到去世。

危全諷去世後,其家族後人就有人認為“危”字為姓氏不好,況且危全諷做了那麼多年的割據軍閥,最後還是一無所有,乾脆將“危”為古姓“諷”。這樣一來,不僅避了遠祖的名諱,又可以警誡後代子孫。

率七千士兵前往解圍。

這個周本還真有點本事,他率軍直搗象牙潭,即使路過洪州也不跟劉威打招呼,說:“賊眾十倍於我,我軍聞之必懼,不若乘其銳而用之。”

要說危全諷還真不是個帶兵的料,士兵缺乏訓練也就罷了,還將全軍全部聚集在象牙潭上的一條河的旁邊。

周本當然不敢強攻,因為只有七千人嘛,誰敢去送死?

他隔溪佈陣,先派一些老弱的士兵誘敵,假裝敗退。

危全諷果然上當,以為周本害怕了,就下命令全軍出擊。

周本乘危全諷大軍剛剛走到江中心時,埋伏在兩旁的士兵突然發起攻擊。

危全諷的軍隊慌了神,自顧不暇,自相蹂藉,淹死一大半。

最後,周本生擒危全諷本人和將士五千人,並趁機攻克袁州、吉州、信州、饒州,四州刺史不是跑了,就是投降了。

危仔倡投降後,以為吳國還會讓自己繼續當信州刺史,誰知徐溫早就任命張景思為信州刺史了。

危仔倡迫不得已逃亡吳越,吳越王錢鏐任命危仔倡為淮南節度副使,還幫他將姓改為元。

楊隆演當然不會殺危全諷,因為他曾救過自己父親楊行密一命,但是卻將他囚禁在廣陵,直到去世。

危全諷去世後,其家族後人就有人認為“危”字為姓氏不好,況且危全諷做了那麼多年的割據軍閥,最後還是一無所有,乾脆將“危”為古姓“諷”。這樣一來,不僅避了遠祖的名諱,又可以警誡後代子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