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致終將與孩子漸行漸遠的寶媽:莫辜負孩子視我們為天的日子

在孩子最需要你, 最聽從你的時刻, 把母親的慈愛、溫暖、包容、體貼, 一併送給孩子, 並接受孩子最真切的致意, 享受孩子對母親最真誠的愛。

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歲月

閨蜜要主持元旦活動, 托我帶一天孩子。 我去接孩子時, 四歲的娃娃不太情願。 我湊在他耳邊低低誘惑:“我帶你去王府井XX餐廳吃功夫魚, 還給你買巧克力。 ”小娃點點頭, 又皺皺眉:“吃功夫魚我喜歡, 可是巧克力不行, 媽媽說了, 我咳嗽還沒好, 不能吃巧克力!”我心中一動, 又撩撥道:“少吃點沒什麼的。 ”小兒一本正經看著在換衣服的媽媽:“不能吃, 我不想惹媽媽生氣!”他媽忙著化妝沒反應, 我的心裡卻酥暖甜透了。

我們常常聽到做母親的或抱怨或炫耀, 自己在育兒中如何付出, 甚至“喪偶式育兒 ”的吐槽紅極一時。 你哪裡知道, 在母親視為苦役的帶孩子過程, 收穫的愛與信賴多麼厚重和珍貴。 真正毫無保留,

無條件付出愛的, 是我們的孩子。

我親眼見過, 一個女孩被母親暴打, 她哭著喊媽媽, 還抱著母親的大腿不放;

自己小時就一邊抹去被媽媽熊哭的眼淚, 一邊趕緊幹家務, 討好媽媽;

孩提時期無論什麼物件, 只要有大小, 就會被孩子一律冠之於母子稱謂, “樹媽媽與樹孩孩”、“蘋果媽媽與蘋果孩孩”。 因為在孩子心目中, 世間萬物都是母子關係。

劉歡唱過一首歌叫《人生第一次》

“我第一次聽到的吆, 是你的喊,

我第一次看到的吆, 是你的臉,

我第一次煨著的吆, 是你胸口,

我第一次熟悉的吆, 是你的眼,

我第一次流下的淚, 是你為我擦乾,

我第一次熟悉的稱呼, 是你叫我鐵蛋蛋……”

在孩子心目中的媽媽, 就是天, 就是地, 就是一切的神話,

就是自己賴以生存的空氣陽光。

因此, 他們無條件依賴媽媽, 愛媽媽, 以媽媽的喜樂為風向標 , 以媽媽的態度揣測自己生存的意義:

媽媽接納他, 她就覺得自己有價值;

媽媽回應他, 他就覺得自己受到整個世界的歡迎;

媽媽讚賞他, 他就覺得自己有能力有智慧,

可以搬山填海, 創造世界。

如果, 此時媽媽給予孩子最需要的滿足。 孩子就會回饋給母親最大的信任, 最貼心的回應, 最乖順的服從, 按照媽媽希望的樣子長大。

這種愛和信賴, 隨著年華歲月, 深入骨髓, 融進血液, 成為一種孩子濡養一生的精神圖騰。

相反, 如果母親忽視了自己的職責, 逃避, 放棄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愛, 或著以愛為名, 給孩子過多的指責貶斥, 甚至因為控制不好情緒, 對孩子吼叫打罵, 留給孩子的是驚恐不安, 自卑懦弱, 一生深陷低自尊 的泥淖中, 遠離快樂和幸福。

而母親也因被孩子拒之門外, 無法盡到教養的職責, 而焦頭爛額, 心碎神傷。

別辜負孩子, 在孩子最需要你, 最聽從你的時刻, 把母親的慈愛, 溫暖、包容、體貼,

一併送給孩子, 並接受孩子最真切的致意, 享受孩子對母親最真誠的愛。

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從懷抱裡的親吻絮叨, 到蹣跚學步的呢喃攙扶, 再到孩子遊戲時的配合參與。

給孩子及時的回應。 從生理需要的冷暖餓渴, 到心靈的接納, 情緒的認同, 到一舉一動的關注支持。 讓孩子感覺, 母親一直和我在一起。

給孩子“佛性”的關照。 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焦慮, 不虛榮, 不攀比。 在孩子長長的一生中, 陪著孩子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

演員鄧超說:“我現在不給等等報任何補習班, 就是運動, 讓他徹底享受童年。 輸在起跑線就輸在起跑線, 但我要保存一個很好的等等, 我不要那些學習的壓力。 ”其實孩子盡情玩本身, 就是最好的雙商開發, 感統平衡,就是最好的早教。

給孩子最真誠的讚賞。幼年的孩子沒有是非觀念,全憑父母的態度確定黑白真假。多一點看見,多一點賞識,多一點肯定,比直戳戳糾正,話癆般說教,要溫暖有效得多。

古代母親被稱作“家慈”,充分揭示了母親對孩子關係的本質就是——慈愛,愛的能量充足了,孩子自會成長,該來的自然會來。

也許有人說“岳母刺字”,“孟母三遷”不都是嚴母出名人嗎?你只看到個別成才之人的外表光鮮,沒看到絕大多數孩子缺愛導致的心理殘疾。海瑞在嚴母訓教下,成為一代廉吏,但心理嚴重扭曲。五歲女兒因為吃了一個下人給的餅,被他視作行為不檢,逼迫女兒絕食而死。這種人性缺失,焉知不是從母親那裡得到溫暖太少,造成心理底色灰暗冷硬嗎?

智慧母親從不吝惜“慣”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養育;

明智母親一定捨得“寵”孩子——給予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援。

母愛的最終結局是目送兒女漸行漸遠。等孩子離開你了,你再想他依偎在你身旁,眼巴巴追光燈一樣隨著你的身影和情緒轉,再想抱抱他,親親他,跟他膩一會,恐怕都是奢望了。

那就珍惜孩子跟你黏在一起有限時光,給予孩子最本真的母愛吧。

作者簡介:教育達人,頭條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感統平衡,就是最好的早教。

給孩子最真誠的讚賞。幼年的孩子沒有是非觀念,全憑父母的態度確定黑白真假。多一點看見,多一點賞識,多一點肯定,比直戳戳糾正,話癆般說教,要溫暖有效得多。

古代母親被稱作“家慈”,充分揭示了母親對孩子關係的本質就是——慈愛,愛的能量充足了,孩子自會成長,該來的自然會來。

也許有人說“岳母刺字”,“孟母三遷”不都是嚴母出名人嗎?你只看到個別成才之人的外表光鮮,沒看到絕大多數孩子缺愛導致的心理殘疾。海瑞在嚴母訓教下,成為一代廉吏,但心理嚴重扭曲。五歲女兒因為吃了一個下人給的餅,被他視作行為不檢,逼迫女兒絕食而死。這種人性缺失,焉知不是從母親那裡得到溫暖太少,造成心理底色灰暗冷硬嗎?

智慧母親從不吝惜“慣”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養育;

明智母親一定捨得“寵”孩子——給予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援。

母愛的最終結局是目送兒女漸行漸遠。等孩子離開你了,你再想他依偎在你身旁,眼巴巴追光燈一樣隨著你的身影和情緒轉,再想抱抱他,親親他,跟他膩一會,恐怕都是奢望了。

那就珍惜孩子跟你黏在一起有限時光,給予孩子最本真的母愛吧。

作者簡介:教育達人,頭條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