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人生感悟」成長就是要學會告別 珍惜每一次離別

每一次與人告別, 都讓我們學著長大。 成長的過程是充滿了離別和心痛, 這些憂傷讓我們慢慢看清自己, 學會愛自己。

那一年, 送喜歡的姑娘離開, 她哭得撕心裂肺, 我心裡卻想, 又不是不能再見了, 幹嗎這麼傷心?

美好的未來還在召喚著我, 我的傷感很快就被未來的新鮮感所取代。

我以為告別總會再相見, 所以告別從來不肯用力。 甚至覺得在火車站、機場這些地方抱別流涕, 有些囉唆。

因為年輕, 不肯囿於同一個地方, 甚至不肯囿於愛, 天南海北地去, 總覺得凡是虧欠的, 都有機會再彌補。 我們還年輕,

時間多的是, 交通越來越發達, 思念的距離再遙遠, 也不過是一張車票。 這麼寬慰自己, 甚至信以為真, 再等等, 等我完成手上的工作就陪你浪跡天涯。 再等等, 等我搞定了這單生意就陪你去荒野求生。

所以, 每次告別雖然正式了很多, 但內心深處, 還是不當回事。 覺得還有機會, 還有時間。 因為總是這麼想, 告別的次數就越來越多。

少年意氣輕別離。 直到再也沒有機會。

那次分別之後, 我們再也沒有見過。 即便日後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再次相見, 我們也都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 也不會再有當年親吻和擁抱。

早知道, 當初就不要那麼要強, 應該多抱抱她, 在她耳邊背誦:送君南浦, 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 秋月如珪, 明月白露, 光陰往來,

與子之別, 思心徘徊。

除了告別一些人, 告別過去的自己也毫不心慈手軟。 一心向前, 滿腦子都是未來會更好, 吟鞭東指即天涯。

因此告別過去的自己, 也失去了一些與生俱來的品質。

過去有數不清的“我相信”。

八歲我相信世界是糖果做的。

十四歲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無可奈何這回事兒。

十八歲我相信所有姑娘都好看得像花一樣, 關鍵是所有好看的姑娘都喜歡我。

直到後來, 我才慢慢發現, 原來世界不是糖果做的, 如果我伸出舌頭去舔, 可能舔到地溝油、三聚氰胺還有PM2.5。

我也發現,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無可奈何的, 生離死別, 求之不得, 怨憎相會, 你愛她她卻不愛你, 總有些人輕而易舉地得到你拼了命也得不到的東西。

還有, 所有姑娘確實都像花一樣, 但是有些花帶刺, 有些花無香, 有些花有毒, 還有些花開在鄰居院子裡。 也不是所有姑娘都喜歡我, 總有我喜歡她、她卻不喜歡我的姑娘。

我覺得過去的自己單純, 幼稚, 不切實際, 我在努力不讓自己察覺的前提下, 一點一點告別過去的自己。

我把這種轉變稱之為成熟。 告別幼稚, 慢慢成熟, 就像一個蘋果由青變紅。

過去我有個品質, 叫作害羞。 我不善於跟陌生人說話, 語文課上, 老師講, 上什麼山唱什麼歌, 我聽得懂, 但我做不到。

除了食堂的阿姨, 跟長得好看的陌生姑娘說話, 我會臉紅。 而現在我已經告別了害羞, 失去了這種珍稀的品質。

我覺得自己臉皮厚了, 跟姑娘見面可以從牽手的環節直接跳到摟腰而且根本不臉紅。 甚至能預知到我說什麼話姑娘會開心, 做什麼事姑娘會先惱怒, 然後更開心。

跟陌生人說話, 也遊刃有餘了, 多了一層對陌生人的懷疑, 少了一層對世界的畏懼。

過去沒法跟不喜歡的人玩耍。

如嵇康所說, 不喜俗人, 而當與之共事,

或賓客盈坐, 鳴聲聒耳, 囂塵臭處, 千變百伎, 在人目前。

過去做事情, 只顧著老子爽不爽。

渴望的生活是遊山澤, 觀鳥魚, 心甚樂之。

心心念念的都是活出自我, 不必為一些無聊的人和事煩心。

後來發現, 想要做喜歡的事情, 首先就要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 自我安慰一般地稱之為“自由的代價”。

告別了過去那個率性而為的自己, 有些時候也和不喜歡的人玩耍, 有些時候也說一些違心的話, 做事情之前把自己的好惡排在靠後的位置。

說好聽一點, 是為了事情做得更順利, 為了以後更自由。

說坦率一點, 是自己變得狡猾了。

就這樣, 在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時候, 慢慢告別了過去的自己, 一如十八歲的某一晚在煙臺靠近學校的小旅館告別“處子之身”。

而奪走我“處子之身”的那個女孩,如今早已經不知道在哪裡浪跡天涯了。

人總是後知後覺,直到現在才開始想念過去來不及好好告別的一些人,想念沒能好好做的一些事,更想念過去那個一無所知、一無所有的自己。

在不斷地告別中,領悟到了更多。

世界太大,阻礙太多,每一次告別,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很多人,很多事,都只是一時一地的緣分。在一起的時候,莫等閒,當珍惜。無可奈何,不得不告別,要用心用力。生命中遺憾已經夠多,能少一個就少一個。

人總得告別過去,讓不愉快的、帶著傷的往事隨風飄散,讓過去成為過去。讓笑容燦爛的人、簡單美好的少年情事、給我們以力量的擁抱和親吻融入血脈,鼓舞我們一路向前。

告別過去的自己,努力把最初的“我”藏在心裡,讓過去的“我”監督未來的自己感悟人生。

過去的“我”會提醒你,別因為走得太遠,就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我們都是為了變成更好的人,如果每次告別之後都變得更壞,那何必出發?

不停地告別就是成長的儀式。

就像是花謝花開,金蟬脫殼,新陳代謝,1997年出生的姑娘即將年滿十八。

告別一些沉重的負擔,也告別一些美好的過去,告別那些你深愛的或深愛你的,告別一些在你生命中驚鴻一瞥的人和事,告別過去壞的甚至是好的自己,帶著這些好的和壞的繼續迎風發育。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只要在路上,迎風奔跑,回顧過去、想起人生中無數次告別的時候,風會吹掉所有的壞,裸露出所有的好。

這就是告別的意義。

既然人的一生中,都充滿了漫長的告別,那就讓我們每一次都好好地說再見吧。

如果您喜歡《成長就是要學會告別 珍惜每一次離別》記得點擊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而奪走我“處子之身”的那個女孩,如今早已經不知道在哪裡浪跡天涯了。

人總是後知後覺,直到現在才開始想念過去來不及好好告別的一些人,想念沒能好好做的一些事,更想念過去那個一無所知、一無所有的自己。

在不斷地告別中,領悟到了更多。

世界太大,阻礙太多,每一次告別,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很多人,很多事,都只是一時一地的緣分。在一起的時候,莫等閒,當珍惜。無可奈何,不得不告別,要用心用力。生命中遺憾已經夠多,能少一個就少一個。

人總得告別過去,讓不愉快的、帶著傷的往事隨風飄散,讓過去成為過去。讓笑容燦爛的人、簡單美好的少年情事、給我們以力量的擁抱和親吻融入血脈,鼓舞我們一路向前。

告別過去的自己,努力把最初的“我”藏在心裡,讓過去的“我”監督未來的自己感悟人生。

過去的“我”會提醒你,別因為走得太遠,就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我們都是為了變成更好的人,如果每次告別之後都變得更壞,那何必出發?

不停地告別就是成長的儀式。

就像是花謝花開,金蟬脫殼,新陳代謝,1997年出生的姑娘即將年滿十八。

告別一些沉重的負擔,也告別一些美好的過去,告別那些你深愛的或深愛你的,告別一些在你生命中驚鴻一瞥的人和事,告別過去壞的甚至是好的自己,帶著這些好的和壞的繼續迎風發育。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只要在路上,迎風奔跑,回顧過去、想起人生中無數次告別的時候,風會吹掉所有的壞,裸露出所有的好。

這就是告別的意義。

既然人的一生中,都充滿了漫長的告別,那就讓我們每一次都好好地說再見吧。

如果您喜歡《成長就是要學會告別 珍惜每一次離別》記得點擊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