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居然把開國功臣比喻成獵狗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 劉邦消滅項羽, 建立漢朝, 大封功臣。 劉邦認為丞相蕭何功勞最大, 特封為鄖候, 食邑8000戶, 名列眾將之首。 對此, 一些功臣很是不服。

他們認為, 楚、漢爭奪天下五年, 蕭何安居關中, 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勞, 為什麼反將其封為賚【lài】候, 食邑最多?於是, 他們聯合起來, 一起來到高祖面前質問道:“我們都是身穿鎧甲, 手持兵器, 在前線拼搏奮殺, 不顧生死;大小戰鬥, 多的經歷百餘次, 少的也有幾十次。 而蕭何呢, 只憑舞文弄墨, 地位在我們之上, 這是為什麼呢?臣等不解, 還請陛下明示。 ”劉邦並不正面回答, 只是微微一笑問道:“眾卿可知道打獵的故事麼?獵人和獵狗在行獵中各起什麼作用, 你們知道嗎?”眾將一齊回答說知道。 高祖道:“在行獵中, 追殺野獸, 靠的是獵狗的功勞(《史記》作“功狗”), 然而發現野獸行蹤足跡, 進而指揮獵狗行動, 則是獵人的功勞(《史記》“功人”)。
大家試想, 如果沒有獵人的發現, 獵狗不是空追麼?”大家點頭稱是。 高祖接著說道:“諸卿攻城克敵, 拼命衝殺, 其功勞只不過像獵狗一樣, 只能抓住和殺死幾隻野獸罷了;而蕭何呢, 卻能及時發現敵人的蹤跡, 判定敵人的行動, 設計揮軍, 其功勞不正像獵人一樣嗎?況且, 在我起兵建立之中, 蕭何舉旗相隨, 多至數十人。 對這一點, 哪位將軍又能辦的到呢?我所以重封蕭何, 其原因就在於此, 還望諸將勿疑。 ”大家聽後, 便不敢在言。

後來, 在排列所封諸將名次的時候, 又有一些人來至高祖面前說:“平陽侯曹參, 攻城掠地, 功勞最大, 應遵其首位。 ”高祖聽後眉宇微蹙, 設詞欲答, 忽有一官鄂千秋出班奏道:“平陽侯雖能攻城掠地, 只不過是一時功勞;試想我主與楚相爭, 先後經歷五年, 損兵折將, 屢屢失敗, 如不是有賴蕭何居守關中, 及時運糧解困, 調兵遣將, 陛下能屢屢轉危為安嗎?這才是蓋世功績。 我認為, 陛下的江山, 少一百個曹參, 可能無妨;失一蕭何, 則漢業無成。 ”一席話, 真使高祖稱心如意,

頓時眉開眼笑地對左右說:“鄂卿之論, 很是公平。 ”隨後, 即命蕭何列第一位, 並囊其可劍履上殿, 入朝不趨。

從此, 人們便常常用“功人功狗”比喻謀臣、武將, 而用“發蹤指示”比喻幕後操縱指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