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印尼海底發現6萬多件中國珍寶 探海公司向中國開出3億天價出售

印尼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島之間有一個美麗的海島, 名叫勿裡洞島。 上世紀90年代, 島上一個漁民出海打漁, 回來的時候魚沒有打到, 卻帶回來了滿滿一船的珍寶。

這件事情很快引起全世界範圍內的關注, 小小的海島上竟然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家。 這裡面最有名的一個人叫沃特法, 他是一名德國人。

以前他是一家水泥廠的老闆,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後, 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96年, 沃特法帶著工人和各種各樣的專業探險儀器來到了勿裡洞島。

通過海底探查發現, 這艘沉船上竟然有6萬7千多件珍貴的文物, 而且多半是瓷器, 初步判斷這是一艘來自古代中國的沉船, 沃特法將它命名為黑石號。

1998年9月, 黑石號的打撈工作正式開始。 1999年6月, 打撈工作結束。 當人們看到數以萬計的文物時, 直接驚呆了!

2000年開始, 相關部門開始對沉船文物進行清理。 因為出水長沙窯瓷碗上帶有唐代寶曆二年的銘文, 結合其他的文物推斷, 這艘沉船來自中國的唐朝, 年代大致在9世紀的上半葉。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興起的時候, 但是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半路打劫, 收取高額的關稅, 路上絲綢之路被迫中斷,

海上絲綢之路應運而生。

而黑石號的出現, 也證明了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真實性。

黑石號打撈出來過後,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文物歸屬問題, 按道理這是中國唐代文物, 理應歸中國所有。 但是根據《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

屬於國家所有。 但對於境外打撈中國珍寶的情況卻沒有涉及。

2005年, 新加坡富商邱德拔後人捐款, 最終以3000余萬美金購入黑石號文物。 如今這批文物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展覽, 雖然中國沒有購得這批文物, 但最終落戶于華人文化圈的新加坡仍屬幸事。

最後欣賞一下部分黑石號沉船文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