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印度人吃飯真的用手抓嗎?

印度人頓頓吃咖喱?吃飯都是直接上手?印度人愛吃米飯還是麵食?去印度能不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當你坐在經常光顧的印度餐廳裡,

左手叉子右手刀、大快朵頤享受著最愛的黃油咖喱雞時, 有沒有好奇過, “真正的”印度飲食是什麼樣?

因為其地理環境、氣候、宗教信仰等因素, 印度飲食形成了極為特別的風格, 而且飲食體系十分豐富, 在世界美食王國中佔據了重要之地。 首先, 我們就從對印度菜最大的誤解——咖喱開始說起。

咖喱?不存在的

圖:wikipedia@Joe mon bkk

在印度本土以外的印度餐廳裡, 翻開菜單, 上面必定會有長長一列各種“咖喱”(Curry), 素食咖喱、雞肉咖喱、羊肉咖喱、魚咖喱應有盡有, 印度因而在世界眼中成了“咖喱王國”。

但傳統的印度菜, 是沒有咖喱這道菜的, 就像在印度見不到“印度飛餅”那樣。 咖喱是以前英國人因為不瞭解豐富的印度菜系, 對使用各種香料做成的糊狀食物取的一個籠統的名稱, 就像許多外國人將中餐等同於炒飯、麵條和餃子一樣。

在印度, 外國遊客聚集地的餐館往往也會量身定做地準備好“咖喱”功能表, 但如果你走進一家當地餐館, 店家送來的功能表上是不會有那些熟悉的“Curry”菜的,

只有在你點了一道名字陌生的主菜嘗了一口才會發現, 原來這也是你以前熟悉的某種咖喱。

其實, 所謂的“咖喱”是各種不同香料的混合。 印度人使用香料的本領絕對世界領先, 通常印度家庭的廚房裡都會常備十幾種不同的香料, 辣椒、芥末籽、豆蔻、蒔蘿籽、薑黃根粉等都是最常用的。

做菜時將各種香料混合搭配, 得到千變萬化的口味, 常見的配方都有自己的名字, 而不會被簡單叫成“咖喱”。

在印度最常見的香料配方叫作瑪莎拉(Masala), 由5-10種香料組成, 可以搭配雞魚羊和各色蔬菜烹煮, 它的香味是如此典型, 甚至讓印度奶茶有時候也被稱為瑪莎拉茶(Masala Tea)。

沒錯, 印度人用手吃飯

圖:wikipedia@Alex Gaylon

傳統的印度菜吃法是直接用右手把食物往嘴裡送, 不用任何餐具。

飯前他們會洗乾淨手, 如果主食是米飯, 那麼就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節簇城小勺狀, 撮起一些飯再舀些湯汁送到嘴裡;如果是餅, 那就撕成小塊折成小包狀, 然後蘸湯汁或夾配菜吃。 如果手法熟練, 吃的時候是不會湯汁淋漓、流得一手都是的。

用手吃飯, 好處是在味覺嗅覺之外增加了一重來自手指的觸覺感官刺激, 可以感受食物的溫度和質感, 也可以利用比餐具靈活得多的手指來更好地混合和搭配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 吃飯時都將食物送入口中的只能是右手, 左手只用於傳遞餐盤或是拿杯子喝水, 因為左手傳統上是用於便後清潔的

如今, 大多數的印度餐廳都是標準的餐桌餐椅, 也會提供餐具, 印度人也有很多會全程使用刀叉進餐。 所以即使你不習慣用手吃飯, 去印度旅行也大可不必擔心, 但有機會的話還是建議嘗試一下這種吃法。

無處不在的塔里餐

圖:wikipedia@Shahid1024

圖:wikipedia@Augustus Binu

一個金屬盤子和幾個小碗裝上各式各樣的菜(南印度還會用芭蕉葉做盤子),這種套餐叫作“塔里”(Thali),是印度相當常見的吃法。

一般來說,塔里餐的餐盤中心是主食面餅或米飯,旁邊圍著一種或幾種蔬菜、Dal(一種由木豆做成的辣味印度菜)、薄脆餅、印度優酪乳(Curd)、甜食以及小量辣椒醬或泡菜。

如果是在餐廳裡,那麼一般會提供肉和素兩種塔里供選擇。

圖:flickr@PriyaBooks

根據印度的傳統飲食理念,一頓像樣的飯應該包含酸、辣、鹹、甜、澀、苦“六味”,而塔里背後的理念就是六味的平衡。

塔里餐的具體搭配在印度各地區各有不同,比如在南印度,傳統的塔里是不會有面餅的,搭配的主食永遠是米飯。

而根據各地區的特色口味,也產生了拉賈斯坦塔里、古吉拉特塔里、馬哈拉施特拉塔里等典型的地區風味塔里。拉賈斯坦塔里請謹慎嘗試,非常辣。

素食天堂,說的就是印度

說到愛吃素,世界上估計沒有一個國家能勝過印度。因為宗教的關係,印度的素食傳統歷史悠久,現在風靡西方的素食主義思潮,起源就是在印度。

如今,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是素食者,人數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特別是在南印度,幾乎全民素食。而且,即使平時吃肉,在主要的節日慶典期間很多印度人也會吃素。

因此,印度菜中的素菜做法花樣繁多,而且相當精美,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素菜。如果你愛吃素,那麼來印度就對了。

如果你無肉不歡,那麼在找餐廳的時候就要仔細看了,大多數餐廳都會明確給自己打上“非素”(non-vegetarian)、“素食”(vegetarian)和“純素”(pure vegetarian)的標籤;而且提供肉菜的餐廳通常也只有雞肉、羊肉,臨海的地方可以吃到海鮮魚蝦,牛肉和豬肉則很少見。

印度麵食同樣豐富多彩

圖:wikipedia@SnapMeUp

關於主食吃什麼這個問題,印度人和中國人差不多: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

印度的麵食種類花樣百出,有名的就有十多種。在以麵食為主的北部,走進一家餐廳,功能表上都能看到Naan、Chapati、Roti、Paratha等面餅。

Roti和Chapati是薄的烤面餅,Chapati類似於中國的死面餅;至於Nang很好理解,就是你在新疆和伊朗都可以見到的烤饢了。Paratha是印度筋餅,酥脆可口。

這些面餅又擁有不同的口味,比如黃油蒜蓉味,乳酪芝士味,黃油洋蔥味等等。

圖:flickr@Scott Dexter

在愛吃米飯的南印度,麵食同樣很豐富。外酥裡嫩的Poori是常見的早餐食品,這是一種炸油餅,外酥裡嫩,現炸會像氣球一樣鼓起來,然後吃之前“砰”一下先戳破,非常香。一般配上豆子醬吃。

另外提一句,除了愛吃的主食不同,南北印度菜的口味也很不一樣:北印地區菜肴整體口味偏淡,而重口的南印度人愛用咖喱葉和芥末做香料,口味酸、鹹、辣。

想喝酒?可能得偷著喝

因為宗教的原因,印度人很少喝酒。

有一些邦是全邦禁酒的,還有許多城市也有自己的禁酒法令;遇上主要的國家節慶日和選舉日等,還會規定這些天為“Dry Day”,就是不允許飲用酒精飲料的日子。

在印度,酒可不好找。很多餐廳和商店是買不到酒精類飲品的,高檔酒店一般提供啤酒或是雞尾酒,但價格相對而言非常昂貴。

如果你實在想喝一杯,也可以私下偷偷詢問餐廳老闆,因為有的餐廳老闆會偷偷賣給你啤酒,但是他會讓你藏起來帶出去。

圖:wikipedia@Goutam Roy

買不到酒怎麼辦?以茶代酒吧!茶(Chai)是印度最常見的飲品,無論是在街邊,還是在人口流動的火車站,茶童吆喝的聲音不絕於耳。

一般常見的茶有Masala茶(加入Masala香料熬成的茶)、檸檬黑茶,還有一種加入了黑胡椒的檸檬茶,喝起來絕對刺激。

當你的腸胃適應了幾天印度的食物以後,就可以試試像當地人一樣去路邊茶攤買茶喝了。

《印度南部》錦囊作者:來去一山

如果對傳說中的“印度大冒險”心懷畏懼,那不妨從寧靜溫婉的南部入手吧~點擊【閱讀原文】,《印度南部》錦囊將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印度~

圖:wikipedia@Shahid1024

圖:wikipedia@Augustus Binu

一個金屬盤子和幾個小碗裝上各式各樣的菜(南印度還會用芭蕉葉做盤子),這種套餐叫作“塔里”(Thali),是印度相當常見的吃法。

一般來說,塔里餐的餐盤中心是主食面餅或米飯,旁邊圍著一種或幾種蔬菜、Dal(一種由木豆做成的辣味印度菜)、薄脆餅、印度優酪乳(Curd)、甜食以及小量辣椒醬或泡菜。

如果是在餐廳裡,那麼一般會提供肉和素兩種塔里供選擇。

圖:flickr@PriyaBooks

根據印度的傳統飲食理念,一頓像樣的飯應該包含酸、辣、鹹、甜、澀、苦“六味”,而塔里背後的理念就是六味的平衡。

塔里餐的具體搭配在印度各地區各有不同,比如在南印度,傳統的塔里是不會有面餅的,搭配的主食永遠是米飯。

而根據各地區的特色口味,也產生了拉賈斯坦塔里、古吉拉特塔里、馬哈拉施特拉塔里等典型的地區風味塔里。拉賈斯坦塔里請謹慎嘗試,非常辣。

素食天堂,說的就是印度

說到愛吃素,世界上估計沒有一個國家能勝過印度。因為宗教的關係,印度的素食傳統歷史悠久,現在風靡西方的素食主義思潮,起源就是在印度。

如今,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是素食者,人數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特別是在南印度,幾乎全民素食。而且,即使平時吃肉,在主要的節日慶典期間很多印度人也會吃素。

因此,印度菜中的素菜做法花樣繁多,而且相當精美,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素菜。如果你愛吃素,那麼來印度就對了。

如果你無肉不歡,那麼在找餐廳的時候就要仔細看了,大多數餐廳都會明確給自己打上“非素”(non-vegetarian)、“素食”(vegetarian)和“純素”(pure vegetarian)的標籤;而且提供肉菜的餐廳通常也只有雞肉、羊肉,臨海的地方可以吃到海鮮魚蝦,牛肉和豬肉則很少見。

印度麵食同樣豐富多彩

圖:wikipedia@SnapMeUp

關於主食吃什麼這個問題,印度人和中國人差不多: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

印度的麵食種類花樣百出,有名的就有十多種。在以麵食為主的北部,走進一家餐廳,功能表上都能看到Naan、Chapati、Roti、Paratha等面餅。

Roti和Chapati是薄的烤面餅,Chapati類似於中國的死面餅;至於Nang很好理解,就是你在新疆和伊朗都可以見到的烤饢了。Paratha是印度筋餅,酥脆可口。

這些面餅又擁有不同的口味,比如黃油蒜蓉味,乳酪芝士味,黃油洋蔥味等等。

圖:flickr@Scott Dexter

在愛吃米飯的南印度,麵食同樣很豐富。外酥裡嫩的Poori是常見的早餐食品,這是一種炸油餅,外酥裡嫩,現炸會像氣球一樣鼓起來,然後吃之前“砰”一下先戳破,非常香。一般配上豆子醬吃。

另外提一句,除了愛吃的主食不同,南北印度菜的口味也很不一樣:北印地區菜肴整體口味偏淡,而重口的南印度人愛用咖喱葉和芥末做香料,口味酸、鹹、辣。

想喝酒?可能得偷著喝

因為宗教的原因,印度人很少喝酒。

有一些邦是全邦禁酒的,還有許多城市也有自己的禁酒法令;遇上主要的國家節慶日和選舉日等,還會規定這些天為“Dry Day”,就是不允許飲用酒精飲料的日子。

在印度,酒可不好找。很多餐廳和商店是買不到酒精類飲品的,高檔酒店一般提供啤酒或是雞尾酒,但價格相對而言非常昂貴。

如果你實在想喝一杯,也可以私下偷偷詢問餐廳老闆,因為有的餐廳老闆會偷偷賣給你啤酒,但是他會讓你藏起來帶出去。

圖:wikipedia@Goutam Roy

買不到酒怎麼辦?以茶代酒吧!茶(Chai)是印度最常見的飲品,無論是在街邊,還是在人口流動的火車站,茶童吆喝的聲音不絕於耳。

一般常見的茶有Masala茶(加入Masala香料熬成的茶)、檸檬黑茶,還有一種加入了黑胡椒的檸檬茶,喝起來絕對刺激。

當你的腸胃適應了幾天印度的食物以後,就可以試試像當地人一樣去路邊茶攤買茶喝了。

《印度南部》錦囊作者:來去一山

如果對傳說中的“印度大冒險”心懷畏懼,那不妨從寧靜溫婉的南部入手吧~點擊【閱讀原文】,《印度南部》錦囊將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印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